企業文化落地實施該把握的要點

  很多企業對企業文化如何在企業中具體實施,如何操作,感到茫然,下面小編告訴你企業文化落地實施該把握哪些要點。

  一:企業文化是"實用"文化

  企業文化通俗地說,是指企業的風氣與企業的氛圍,具體而言指的是,企業哲學、經營理念、公司傳統精神、禮儀、活動、商標、信譽象徵性角色、CI、Logo、公司徽章、制服、公司形象、主管領導風格、員工行為規範等。

  概括而言,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由大多數企業成員所共有的觀念、信念、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以及由此導致的行為模式,是絕大多數員工信奉並付諸實踐的價值觀和價值理念。企業文化不是脫離企業的泛泛意義上的社會文化或一般文化,是“企業範圍內”或“企業背景下”的文化,是對企業實踐有指導意義的文化。

  一句話,企業文化是“實用”文化,是解決問題的文化,企業文化管理對企業而言,本質上是一種管理方式和戰略實現手段。

  二:企業文化是企業家的文化

  企業文化管理和建設離不開企業家。企業家的管理哲學、人生觀和精神世界是企業文化的主要淵源。企業家在企業中的領袖地位,決定了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決定性作用。

  企業家是工業社會的重要產物,企業家屬於現代群體中的一個特殊階層,擁有一整套獨特的心態、價值觀念和思維勢態。他們立足企業,關注社會,致力各種資源的最優組合,推動生產力發展,最終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就企業文化來講,筆者以為,其實質是人文化。因為文化的產生就源於人的群體,而企業是一定條件下人的聚合,在企業這些特定的群體人中,企業家是他們的領袖人物,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文化,是企業經營者文化,是企業領導人文化。沒有優秀企業家就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企業文化。如海爾的張瑞敏、松下的松下幸之助,他們的價值觀念和性格特徵決定著企業精神、企業形象的個性。

  文化的本質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企業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企業文化的動力源泉。

  一方面,靜態地看,企業家的價值觀、企業家精神、企業家道德等個性文化因素與企業文化呈現出內在結構一一對應的關係,企業家的知識、能力和品質等要素成為企業文化生成的基因,決定著企業文化的性質和風格,並制約和指導著企業文化的個性和發展。從這種意義上說,一個企業有什麼樣的企業家,就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

  另一方面,在企業文化塑造、控制、發展的動態過程中,企業家又扮演了定位、建立、控制、變革等舉足輕重的角色,從而成為某一企業文化動態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躍因素。任何企業文化的重大變化都是由企業家來推動完成的。

  從企業文化的實踐來看,大凡成功的企業文化案例,都不外乎這樣幾個共同點:

  企業家親自倡導的。不管是國有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企業家如果不倡導企業文化,你想借助外力的影響力,在一戶企業鼓勵什麼,反對什麼,都是事倍功半的,甚至說是徒勞的。沒有哪一家成功的企業文化,不是企業家自己在最初的企業文化萌芽時提出來,再經過專家策劃、提煉、昇華直至變革,形成這個企業文化的特質,也就是與別人不同的東西。所以,企業文化必須是“一把手工程”。

  企業家內心認同的。企業文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形成企業的凝聚力、經濟力、競爭力。只有企業家真心認同,才能帶領管理團隊和員工去認真地實行。

  企業家自覺實踐的。有不少企業家坐在臺上,也能說出一些頭頭道道來,但實際做的怎麼樣呢?殊不知,企業文化有個特性,說了不做,不如不說,負效應是不言而喻的。企業家只有言行一致,自己率先垂範,自覺執行,才有可能形成統一的企業文化。

  企業家自己努力整合的。企業文化的理念、符號、氛圍的形成,必須是廣泛地吸納了先進文化的東西,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東西,來與本企業經營管理規律實際相結合,保持自己企業的文化個性特質,保持企業所在行業的文化個性特質,而不能千篇一律。這種整合主要是靠企業家自己完成的。企業文化從決定意義上來說,是企業家自己的文化。

  三:企業文化具有階段性

  企業具有生命週期,處於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企業,具有不同特質的文化。同時,企業文化建設也具有周期性,隨著企業組織的生命週期變遷,一個企業的文化經歷三個狀態:變革狀態,穩定狀態,衰退狀態。企業文化建設不能一勞永逸,必須階段性地進行審視,當企業文化不再能夠適應企業的外在環境和內部發展時,必須重新進行變革。

  四:企業文化要與企業戰略相適應

  一方面,企業戰略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單元,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反映,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便會產生什麼樣的企業戰略。企業戰略反映著企業宗旨和核心價值觀,有著深刻的企業文化烙印。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會指導形成有效的企業戰略,並且是實現企業戰略的驅動力與重要支柱。

  另一方面,企業文化應該服務於企業的戰略,企業要建立有利於企業戰略實現的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在指導企業制定戰略的同時,又是調動企業全體員工實施戰略的保證,是“軟”管理的核心。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來導航和支撐,用文化打造企業品牌,用文化樹立企業信譽,用文化傳播企業形象,用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管理就是要培育和建立支援和促進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戰略相助性企業文化,就是要將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相適應。

  五: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制度化

  所謂企業文化制度化,在現實中包含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指企業文化必須要充分體現在企業的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中,雖然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和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觀念上的反應,但是要看到企業文化對企業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的能動作用,也就是企業文化對企業執行要有指導作用,因此,要真正使企業文化能夠形成,就必須要把企業文化制度化,使人的價值理念充分地體現在企業的現實執行過程中,形成一種制度,使企業文化浸透於企業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之中。

  企業文化建設制度化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指企業文化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必須日常化,制度化,不能搞突擊,必須有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並嚴格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