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種植要注意的方面

  蘆筍是個很好的蔬菜在種植蘆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東西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肥水管理 蘆筍留秋莖時已經追足了肥料。進入10月,若發現蘆筍早衰應葉面噴施惠滿豐500倍液,每畝每次用惠滿豐100~200克可防止蘆筍脫肥。噴施次數因苗情而定,10月可噴2~3次。近期土壤含水量低,可輕澆水,到10月底或11月上旬若偏乾旱應灌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促根系和鱗芽發育,但不可灌大水。若10月降大雨,應注意排水。

  防治病蟲 常見的病害有紫紋羽病、炭疽病和裼斑病,莖枯病也易於此時暴發。今年又發現了根莖腐病,必須及時防治。可採取灌根和葉面噴霧相結合的方法。

  灌根的方法是將噴霧器噴頭擰下,可接噴莖基部,讓藥水下滲。灌根用藥是50%消菌靈1000倍加1.5%菌立滅1000倍加豐收純800倍***或稀唑醇1500倍***或50%消菌靈800~1000倍加70%超微代森錳鋅800~1000倍。以上兩種方法可以交替噴霧。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以免傳染其它植株。10月底,由於天氣變涼應噴施一次含高脂膜的菌立滅,可提高抗寒能力。

  蘆筍枝葉的主要害蟲是斜紋夜蛾等,其咬食莖枝和擬葉,嚴重時會把擬葉吃光並啃食莖枝表皮,根據試驗,用甲基異柳磷和衛農1號混合液殺滅效果良好,一旦發現應及時防治。

  化學調節 為了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根盤生長、增加鱗芽的數量,應於10月上、中旬噴施田星細胞分裂素。據測定,新蘆筍田於10月噴2~3次田星細胞分裂素可使根盤重量增加20%~30%,老蘆筍可在次年增加幼莖2條左右,並使幼筍粗度增加。所以噴田星細胞分裂素500倍液是增產和提高品質的重要調節措施。

  採摘蘆筍 10月蘆筍莖枝已經固定,已留的每株6~10條秋莖都已打頂進入功能期。進入10月再生出的幼莖在其生長初期需根盤供應養分,等其長成之後才能自己進行光合作用供應根盤。新生幼莖留與否主要看其生長初期所需養分和它長成枝葉能供根盤的養分多少差異而定,由於10月以後新生幼莖待長成後可供根盤的養分少,往往抵補不了其初生時所需養分,所以進入10月的新生幼莖應採收出售,此時價格尚好,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蘆筍種子多少溫度適合萌發

  蘆筍種子萌發以5℃為最低界限,地溫溫降至5℃以下幾乎不發芽,低於15℃發芽率和發芽勢明顯降低。因此在氣溫低的地區,早春播種後需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發芽,必須注意在播種前採取一定的措施以及在播種後進行一定的保溫處理。

  蔬菜種子萌發最適宜的溫度為20-25℃,發芽率可達90%以上。將以浸脹的種子放置在25℃的環境下,約3天開始發芽,經10天大部分種子發芽。在25-30℃的條件下,種子發芽開始的時間稍早,但發芽時間延長,發芽勢比20-25℃要差。高於30℃的條件下種子發芽率、發芽勢明顯下降,超過35℃發芽基本停止。

  蘆筍種子在較高溫度下發芽勢和發芽率很低,可能與高溫下a-澱粉酶活性隨催芽時間的延長而迅速降低有關。在一定溫度範圍內,變溫催芽的發芽率優於恆溫催芽,特別是晝夜低的變溫處理效果比較明顯。採用白天25℃、夜晚20℃的變溫催芽處理,發芽率可高達98%。

  蘆筍種子處理方法

  首先將幹種子放在55-58攝氏度熱水中浸種,殺死種子內外的病菌。浸種時,要求種子入熱水中後,水溫保持在54-56攝氏度,維持20分鐘,並定時攪拌種子,當溫度降下至54攝氏度時及時加進70攝氏度以上熱上調至56攝氏度。浸泡達20分鐘後,立即倒出熱水,加入25攝氏度左右的冷水降溫,然後用手搓洗種子10-15秒,再換清水浸泡種子。

  蘆筍種子浸泡水量要高出種子5釐米以上,每天早晚各換清水1次。每次換水時均要用手搓洗種子,將種子表面的黏質物搓洗掉,搓洗的力度一次比一次輕。

  在20-25攝氏度室溫下浸泡72小時後,瀝去水分,放在乾淨的盆或盤中,上覆溼布,置25-28攝氏度的溫度下催芽24小時,即可播種。此時可見少數種子已破胸露白。 有報道催芽48小時或更長一些時間,待種子長出胚根後再播種。這樣做在實際操作時易損壞胚根。

  蘆筍種子處理原因:

  只要浸泡時間充足和浸泡時水溫保持20-25攝氏度,經過3天浸泡,播種後10天左右即可開始出苗。有人擔心用55攝氏度熱水浸泡種子會影響種子萌發,經過對比試驗結果表明,55攝氏度熱水處理20分鐘後的種子,可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並可有效殺滅種子所帶病菌,是預防通過種子傳播的莖枯病等有效措施。

  蘆筍種子處理時需注意的事項:

  注意一、必須準確掌握浸泡處理的水溫,不能以三開對一涼的粗放方法取代溫度計測定的方法,要求種子投入前的水溫達到57-58攝氏度,種子投進去後可降至55攝氏度左右。

  注意二、採用54-56攝氏度浸泡持續時間不能少於20分鐘。

  注意三、浸泡處理結束後,立即倒熱水加進冷水 降溫。如果無溫度計測量水溫或缺乏有關條件不能進行溫湯浸種,可先用冷水浸泡48小時後,改用1:500倍的50%多菌靈水溶液浸泡24小時,浸泡時藥液 必須高出種子2-3釐米,浸泡結束後瀝去藥液即可播種。為了在點播時避免種子因潮溼而沾附在手指上及相互黏在一起,可用少許幹細土或煤灰拌種吸去表面水分,使種子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