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

  當今社會英語學習日益重要,小學英語也是從無到有。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也隨著年級的增高而遞減,這是一個阻礙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問題。家長應從以下諸方面著重培養,促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學習方法】

  一、每天朗讀的習慣

  語言不是寂靜的字元,而是有聲的藝術,學習外語就要進行朗讀。朗讀、背誦是聽、說、讀、寫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道出了朗讀與理解的意義。朗讀是培養語感的唯一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朗讀要力求準確、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切不可“有口無心”。讀的內容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課文、故事或簡易讀物,精彩句段要熟讀成誦。

  二、養成勤記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充分地道出了勤記的重要性。在外語學習中同樣要學會勤記筆記。上課時要記下一些語言點、語法點,以便課後複習。課外要記一些諺語、名句,作為朗讀的材料,也可記下一些生詞,以便自己能常常地背誦。此外,應從做過的題中選出做錯的題形成“錯題集”。這樣日積月累,就會豐富自己的知識,擴大自己的詞彙量,增加答題的正確率。也可寫一些日記或週記,以便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每位中學生都應備一本語法書、一本雙解詞典***如《牛津現代雙解詞典》***,便於在學習中隨時查閱,力求通過自己的努力查證自己的疑惑,並在此基礎上多問老師、同學,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查閱工具書還可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可謂一舉兩得。

  四、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沒有大量的閱讀,就不可能有紮實的知識。因此,課外閱讀非常重要。教師可在詞典、語法書等的幫助下讓學生閱讀適宜的英文版的報紙雜誌。這樣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想象,瞭解最新的資訊,接受新思想,獲取豐富的詞彙、語法及英語特有的表達法、習慣用法、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等。而學生只有大大增加了大腦儲備,有了充足的輸入,才不會感到知識的貧乏。

  五、堅持每天聽的習慣

  一切語言的習得都是從聽開始的,自從我們在媽媽肚子裡開始,我們的學習就從聽開始了。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必須養成每天聽讀的習慣。聽也是一種輸入方式,我們的教材編排就是按照語言學習的規律聽說讀寫順序編排的,特別是英語學習初始階段,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容易養成,教師要早開始,嚴要求,多引導,勤督促,常鼓勵,在教學過程中逐一落實。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貴在堅持,只要持之以恆,當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教”和“學”英語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