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楓鬥怎麼吃食用方法

  鐵皮楓鬥在保健產品中算是比較珍貴的了,在民間,被譽為“救命仙草”,藥界的“大熊貓”。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鐵皮楓斗的食用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鐵皮楓斗的食用方法

  1、新鮮食用

  在以前沒有抗生素退燒的年代,新鮮鐵皮石斛對小孩的的發熱有特效作用,而且沒有抗生素的副作用。對各種發燒引起的發熱,只要將新鮮鐵皮石斛搗爛和開水吞服,或直介面嚼,或用開水煎煮服,即可起到退燒作用,也可用於成人治虛火牙痛。

  2、泡茶

  老雁山鐵皮楓鬥粉碎成末,3~5克/人/天,沸水衝飲,持續30天有特效。也可將鐵皮楓鬥加水煮30分鐘以上使用,可迴圈食用,當日吃完,連渣一起吃掉。可清熱滋陰,抗疲勞。

  3、膳食食用

  可將鐵皮楓鬥加到日常飲食中,例如燉雞,燉鴿子。以下兩例作參考:⑴鐵皮楓鬥粥:鐵皮楓鬥5克,梗米50克,冰糖適量。⑵蟲草鐵皮楓鬥湯:生哈蚧一對,冬蟲夏草5條,鐵皮楓鬥5克,瘦豬肉200克,陳皮一角。養陰生津、滋補肝腎,老幼皆宜。

  4、楓鬥清胃飲

  老雁山鐵皮楓鬥10克,竹茹12克,蘆根30克,公英15克,枳殼10克,麥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200毫升,早晚各一次,飯前溫服。輕清涼潤,理氣止痛。適合於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偏熱者。

  5、延年鐵皮楓斗酒

  鐵皮楓鬥250克,生地黃60克,懷牛膝30克,杜仲20克,丹蔘20克,白酒10升。治療腰腿疼痛,體倦無力,風溼痺等症。可補腎,強筋骨,除瘁。

  6、育陰滋腎湯

  冬蟲夏草、鐵皮石斛、白芍、山萸肉各15克,桑椹子、女貞子、旱蓮草、熟地各25克,用清水4碗煎至1碗。冬蟲草既滋腎又補肝,加上鐵皮石斛、白芍、桑椹子、山萸肉等都是滋陰的中藥,最適合陰虛人士補肝腎之用。

  7、西洋參石斛茶

  西洋參5克,老雁山鐵皮楓鬥30克。先將西洋參揀雜,洗淨,晒乾或烘乾,切成飲片,放入較大容器內,備用。將老雁山鐵皮楓鬥,放入沙鍋,加200ml水,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30分鐘,用潔淨紗布過濾,去渣,收集濾汁盛入入有西洋參飲片的容器中,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當茶,上、下午各2次,頻頻飲用。代茶飲服,當日吃完。滋陰養胃,生津止咳。本方適用於胃陰虛實熱型白血病併發口腔炎患者。

  8、養陰消渴湯

  材料:石斛6~9克,天冬、玉竹、南沙蔘、黃精、熟地、淮山、茯苓各12克、陳皮5克。用法:可隨意酌加瘦肉或雞肉適量,加沸水八碗同煲三小時。食時下鹽調味。功效:對糖尿病消渴症、菸酒過多致肝胃陰傷諸症頗有效。

  9、石斛決明沖劑

  石斛、花旗參各30~50克、杞子、菊花、菟絲子、沙苑子、女貞子、決明子、車前子各60克,丹蔘60~80克。上藥共研細末,每日二次,每次3~5克。開水沖服,連續服用三個月以上效果更佳。對肝腎陰虛所致之高血壓、青光眼、白內障等症有效。

  10、茶飲料

  玉竹、北沙蔘、石斛、麥冬各15克,烏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適量代茶飲用,可治熱病傷陰,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乾思飲,大便乾燥。

  鐵皮石斛什麼時候吃最好

  1、上午的八點左右

  首先是上午的八點左右,在六點半的時候最佳的選擇是起床喝水,這樣的話你可以排除身體裡一晚上折騰出來的毒素,加上一點蜂蜜也可以幫助你清晨排毒。八點的時候一般是你用過早飯以後半小時左右,這個時候胃部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水分,加上石斛的藥性可以一起良好的吸收,並且可以幫助你一天精神奕奕,消除疲勞。這個時候不要服用太多,一點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是吸收最好的時候,但是不要在飯後直接服用石斛,這樣會把消化系統折騰壞的。

  2、下午的一點半左右

  第二個黃金時間是在下午的一點半左右,根據你的身體習慣不一樣,看你什麼時候可以抽出時間進行午休,午休結束以後的時候非常適合服用石斛,可為你的大腦提供下午工作學習的能量,是一個非常好的吸收養分的機會,這個時間段最佳是在飯後的一個半小時,你如果吃完飯比較早或者比較晚,那麼這個時間還是會有所不同,有所變化。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剛剛好運動過或者是休息過,稍作休整再服用效果是最好的,所以下午的這一個時間非常適合服用。如果你有喝下午茶的習慣,就把下午茶改成石斛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3、晚上的七點左右

  第三個黃金時間是在晚上的七點左右,最佳的選擇是在晚飯之後,散步一小時以後,綜合來說是在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這個時間範圍之內是最好的吸收時間,也是石斛能夠吸收比較好的時間段,儘量不要選擇在睡覺之前服用,因為會有一定浮腫的可能性。

  這幾個時間段都是石斛養生服用的最佳時間,你如果能夠注意到具體的時間,在最佳的時間去服用一般都可以起到更加出色的功效。

  鐵皮石斛的適宜人群

  女性美容、滋養面板鐵皮石斛;中醫診斷為陰虛體弱者;壓力過大、工作過勞、熬夜加班導致的亞健康;長期飲酒、吸菸導致的肝肺受損;生活不規律導致的胃腸羸弱;傳染性肺炎、流感引發的呼吸道急症;上火引起的咽喉疼痛;體液迴圈不佳引起的便祕、痤瘡、口乾舌燥;糖尿病患者;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