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習方式有哪些

  幼兒的這一學習特點是有其年齡段特徵、認知特徵的特徵等所決定的。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幼兒的學習方式,供你參考。

  幼兒的學習方式篇一

  1、觀察學習法

  孩子並不是天生會觀察的,如果孩子不會運用正確的方法觀察事物,就會把事物的重要特徵遺漏掉,這樣不但達不到觀察目的還會形成不良的觀察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發達的智力的一個極重要的特點,就是善於觀察。

  觀察,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的基礎應歸於感知,而感知又是認識的開端,培養幼兒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過程。觀察與單單地觀看是不同的,觀察是使幼兒的眼、口、耳、鼻、舌等器官充分活動起來,從而能對事物全面的瞭解。另外,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活動中,對操作材料的觀察感知也尤為重要。根據綱要中提出的“幼兒園的活動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精神指導,在遊戲“找相同”中,我們提出讓幼兒準確地將具有相同特徵的雞的圖片放在一起的任務。這樣,幼兒就必須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去尋找,而且要想找得快而準,就要掌握適宜的觀察方法。

  2、分享式學習法

  重視結果的分享與交流,能有效地拓展幼兒思維空間。在師生互動過程中,當幼兒與教師的興趣、智慧在共同的問題上集合時,雙方就會在認知、情感、社會經驗等方面進行積極的交流、互動,幼兒可以分享教師豐富的經驗,教師可以分享幼兒獨特的視角。同樣,當幼兒之間帶著各自的興趣、需要直接對話、互動時,他們也可以分享彼此的經驗,並在分享中激勵探索。

  目前,在多數幼兒園中,幼兒的人數是遠遠大於教師的人數的,由於生活、學習的環境 不同,每個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而動手能力卻不能協調好;有的孩子觀察能力很強,能發現許多細節,但卻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3、探究式學習法

  探究式學習主要是為了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養成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態度。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廣闊的空間與充分的時間,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材料,鼓勵幼兒在尋找資料、調查採訪、實驗操作等動手、動腦、動口的探究過程中掌握有關的知識與技能,體驗探究的樂趣,從而使幼兒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4、體驗式學習法

  當今的幼兒知識面廣、個性獨立,對於陌生的成人社會有著太多的好奇和探索的衝動。

  5、合作式學習法

  合作式學習是一種小團體式的學習方式,它要求團體裡的每一個成員在合作中完成共同的目標任務,由此,學習者必須學會協商、配合和互助,學會體諒他人和控制自我。

  6、實踐式學習法

  實踐式學習側重於讓幼兒走出幼兒園,在社會實踐中去親身經歷。幼兒的學習不是一種封閉在書本上或禁銅在教室裡的機械識記的過程。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會實踐中發掘學習資源,學習才是生動的;只有在豐富多樣的社會實踐中展開學習過程,學習才是完整的;只有在絢麗多姿的社會實踐中體驗感受,學習才是深刻的。

  7、多媒體演示學習法

  多媒體資源,可以為幼兒提供友好的互動功能,用擬人化形式、多彩的畫面、悅耳的音樂,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寓教於樂,融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於一體,把枯燥的學習變成快樂的遊戲,使幼兒感受藝術之美,為幼兒營造充滿情感,如臨其境的氛圍,多方

  因此,我們老師運用這樣的教育資源來吸引幼兒,讓他們在活動中感覺到趣味性,從而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

  8、傾聽與表達學習法

  “傾聽與表達”是幼兒交流的主要方法。幼兒在交流中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不僅要求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自己動手操作、自己體驗發現、自己得出結論,還要鼓勵他們運用準確恰當的語言將自己的體驗、發現表述出來,與同伴交流獲得更加豐富的經驗。在交流講述的環節,我們要用“你是怎麼做的?”“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進行講述,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梳理自己的思路,明晰所發現事物間的關係。

  幼兒的學習方式篇二

  1. ?

  這次主要是小小班和小班的幼兒,感覺上幼兒的學習方式都是比較類似的, 小小班和小班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經典條件作用

  ***1***就好像中午睡覺的時候,要把等關了,而且把窗簾拉上,營造一個睡覺的環境,而當要起床的時候,就把燈開了,幼兒們通過感受這種亮度的變化就知道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了

  2. 操作條件作用

  操作性條件作用以獎勵某種行為作為重點,而在幼兒年齡增長過程中,起更多作用的是操作性條件作用,而在幼兒園中,教師用的操作性條件強化物,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下面就從物質和精神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操作性物質條件

  ①在小小班的時候,每天下午將近放學的時候,老師就會進行一天生活的反思,哪裡做得不好,她會先說出現象然後慢慢地引導小朋友,叫小朋友自己說出自己哪裡做的不好,而這些是包括一天的行為教育,安全,禮儀等方面,

  而且老師會表揚一些做得好的同學,因為也是小小班和小班的孩子,對行為的控制能力也比較弱,通常要通過外在的一些條件來幫助他們行為的養成,就好像獎

  ②而我觀察到了有一些不好的操作性條件作用

  3.觀察模仿學習

  觀察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幼兒主要通過感官直接接觸,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等,即廣義的觀察來學習。而幼兒的觀察學習常常與模仿相聯絡,而年幼的孩子主要模仿一些表面現象,就好像我在小班時候,觀察到了有一個小孩子老師說一句話,他在下面就要說一句話,有時候是學老師有時候是自己再說,但是我有發現,這個孩子的語言能力很強,在其他大部分的孩子只會說話不連續的時候,他卻可以說一些很複雜的詞句,語言發展能力比其他一些小朋友強,我覺得這可能與他平時喜歡模仿成人說話有關。

  而且有時候老師會稱讚有一些小朋友行為表現得好,例如有些小朋友走路比較好,背挺得比較直,吃飯吃得很快,真棒等等,這些都無形中成為其他幼兒的學習的榜樣,激勵他向其學習,

  4.操作學習

  在操作,擺弄物體的過程中,幼兒會發現操作與物體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絡,同時,通過操作幼兒不僅通過感知覺,而且通過改變物體的部分屬性,從不同角度來觀察物體。對物體有更加深刻的影響。

  ***2.***操作學習會使幼兒獲得成就感與自我價值感

  在操作物體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活動,引起物體一系列變化。

  在觀察小班的建構課時,幼兒在建構大型小區時,能自我控制所建構的建築外形,而且能有創造性地給以改造,這對其創造能力的鍛鍊也是有好處的,而且當幼兒們合作把一個大型的小區建構出來的時候,這給予幼兒很大的成就感

  和價值感,這對於形成他們自信也是有幫助的,而且更加樂於去操作學習,而老師在這個時候應該先給予幼兒肯定,才針對他的建構的建築加以改正。

  幼兒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音樂活動往往離不開想象,而想象又是幼兒從音樂活動中獲取快樂的重要途徑之一。創造性律動則更是一項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獨創性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經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與幼兒一起共同設計動作的過程,幼兒的想象力和獨創性會有較大提高。如:請幼兒跟隨《玩具兵進行曲》創編律動,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姿態各異的玩具形象,有優美的洋娃娃跳舞、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玩具、堅強有力的變形金剛玩具、有趣的小木偶玩具等。單是一種木偶玩具,孩子們又能創編出千姿百態的木偶動作。孩子們會隨著音樂開啟記憶的閘門,展開想象的翅膀,創造出常常讓教師始料不及、為之驚喜的新穎獨特的動作。

  2.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

  幼兒期正是一個從情感由低階向高階逐步發展的重要階段之一,在這時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樂活動對幼兒的情感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潛力,幼兒越是能夠有機會接觸各種音樂作品,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就越會逐步懂得愛、溫柔、同情、自豪、集體精神、憎恨醜惡和追求美善。在創造性律動活動中,幼兒首先需要欣賞音樂作品,瞭解音樂性質,引起共鳴,激發情感,在此基礎上創編動作。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了表現解放軍的進行曲後便會產生熱愛解放軍的積極情感,從而創編出各種解放軍的動作。

  3.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首先,幼兒在創造性韻律活動中感受和表現音樂時,需要有意識地認識自己身體的活動狀況,並需要有意識、有目的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身體活動,使自己的身體活動與音樂相一致,使身體各部分的活動相互協調一致。其次,幼兒在理解和感受音樂時也需要不斷地想象和情感體驗。

  4.促進幼兒交往合作能力的發展

  音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人際交往的機會,滿足人的交往需要,人們可以通過音樂彼此溝通並進而建立感情上的和諧關係。在創造性律動活動中,一個完善的律動往往是在多名幼兒的共同創造的基礎上形成的,他不但使幼兒用更加優美的動作表現音樂,而且使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在欣賞成品音樂進行創造性律動活動中,有時需要根據音樂的性質與結構,引導幼兒想象不同的角色創編動作,同時由教師與幼兒或幼兒與幼兒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完成律動。這種成人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音樂交往,可以給幼兒提供大量人際交往的機會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