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在日趨嚴重的社會競爭下,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已經成了各位家長的共識,讓孩子多掌握一門外語,就等於多給孩子一個機會。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少兒英語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少兒英語學習方法

  0~2歲寶寶語言如何啟蒙?

  關鍵是要感受不同語音、音素、人種。一方面是開闊視野,一方面是鍛鍊孩子聽力的敏感度。可以帶孩子到有外國小朋友的地方去玩,讓孩子感受到:這個小朋友是黑頭髮的,這個小朋友是金色頭髮、藍色眼睛的。他是那樣子叫媽媽的,我是這樣子叫媽媽的,讓他知道不同人說話的方式不一樣。

  要的是讓孩子適應環境,通過眼睛、耳朵,還有嘴巴。讓他感受不同人種、語言、食物等等,未來孩子的適應性才更強。

  3~4歲寶寶學英語的關鍵點?

  強調興趣的激發,通過有效地互動,進行語感培養。

  首先,興趣的激發很重要。我曾看到有媽媽在路上一個勁兒問孩子:“這個用英語怎麼說,那個用英語怎麼說?”一路上都在問,孩子非常牴觸。其實,這位媽媽讓孩子從小形成英漢互譯的概念很可怕。我們如果總問:這個書叫什麼,這個桌子叫什麼,不斷地重複,實際上在刻意讓孩子建立這樣一個訊號,就是書是Book,電腦是Computer,從小他腦子裡面就是英語、漢語,英語、漢語對照的,而不是直接建立英語思維,同時還損害了孩子的興趣。

  另外,還有語感的培養,如語調、語速等。3、4歲的時候,可以做得稍微刻意一點。如大家都知道要看英語動畫片,聽英語兒歌,很多人也開始這樣做了。選動畫片和書也是有講究的,一定要有節奏,最好能簡單一點,比如說英文書一頁就幾行字。很多英文版書都比較押韻,而且裡面總會有一個音反覆重複。剛開始家長讀的時候,孩子會跟你讀,讀幾遍,你停頓一下,孩子也能跟著說出來。這樣的書就比較好。

  5~6歲寶寶如何學英語?

  這一時期要初步培養自然拼讀能力,能音、形、義簡單結合,建立早期閱讀興趣。

  到了幼兒園階段,可以進行一些自然拼讀能力的培養。聽起來可能有一點點“學術”,但家長如果知道拼音的話,應該也能理解這個意思。英文就像咱們中文的拼音一樣,絕大多數單詞都可以拼出來,所以,這時我們可以幫孩子練習拼讀能力,實現簡單的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我不太建議讓3~4歲孩子去拼寫,這時候僅僅讓他能夠簡單地做到音和義能夠結合就可以了,5~6歲開始知道怎麼寫比較合適。另外,就是閱讀興趣的建立。如果說早些時候還只是激發,那麼這時必須要開始讓孩子建立一種閱讀興趣了,也要讓他知道自己去閱讀一些英文圖書了。

  6歲以後的孩子學英語,要注意什麼?

  平和對待孩子英語語法干擾期、學習曲線上升期。

  6歲的寶寶一般都會說一些英文了,但說的時候,因為環境不夠,肯定會出現語法干擾期。比如會出現語音錯誤、語法錯誤等等,這些都沒關係,都可以通過日後的其他活動或遊戲去改正。

  另外,要經歷學習的曲線上升期。4~5歲是一個上升,6~8歲是一個平線。這時候在積累,不能放棄。8歲開始再往上又有一個飛躍。所有人學英文,包括成人學英文的時候也會出現曲線上升的情況。比如,他的口語一直是某個水平,猛然間好像就有了提高,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積累。要不斷地重複和積累。才能由量變產生質變。當然,這裡說的是一個整體的規律,不同的人會有所差異。

  這時希望孩子能夠廣泛閱讀,對閱讀內容充分地理解,保持英語學習的持續進步。

  父母英語不好,怎麼給孩子創造輕鬆的英語環境?

  爸爸媽媽自己的英文不好也不要緊,可以藉助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多媒體工具,像全英文的VCD、圖書等,也可以藉助一些英文貼紙,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英語的韻律以及用處。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英文水平差,不妨讓孩子充當你的“小英語教師”,告訴孩子自己不會的地方。其實父母積極的學習心態,本身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正向的鼓勵和影響。在當小老師的過程中,也能激發孩子自身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從而保持持久的學習動機。語言不太好的家長,千萬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

  為什麼孩子一聽學英語就不高興呢?

  不要讓學英語成為負面反射。很多家長會對孩子說:“那兒有英文CD,學英文去,別在這兒瞎鬧!”孩子就會感覺到,只要他不聽話了,媽媽就讓他說英文。這種條件反射是不對的。

  睡覺的時候、遊戲的時候、不乖的時候,覺得這個孩子很淘的時候給他放英語聽,我覺得這些都是不對的。英語應該是在他情緒最好的時候聽。比如,媽媽上班一天回來,跟他玩的第一個遊戲是英語遊戲,讓他對英語有一種美好的期待。

  最科學的少兒英語學習方法

  缺什麼?

  我們最缺的是英語的語言環境。有關英語的節目、圖書、交流機會都非常少,因此,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好的英語聽的環境非常重要。每天都要進行,但不用非要正式讓孩子老老實實坐在那裡一個勁聽,可以邊玩邊聽。如果每天堅持30分鐘的英語聽的習慣養成,會為孩子打下良好的語言認知能力和語音意識。

  聽什麼?

  歌曲、童謠和故事都可以,在保護視力的前提下可以看看原版英文動畫片。

  漢語翻譯要不要?

  建議家長不要把英語翻譯成中文,這樣的輔助翻譯其實是對孩子認知的干擾,是負荷。英語的經驗、對話要和孩子當前做的事情、正在進行的活動和理解水平相關。尤其不要在讀故事書時,一字一句的翻譯。要鼓勵孩子從繪本中理解猜測。同時,語言的對話交流和閱讀故事要在上下關聯的語境中進行,有助於孩子的推理能力。如果故事很複雜,可以在朗讀之前把中文簡單概述下內容,而非讀一句英文翻譯一句中文。

  何時開始學英語?

  越小的孩子越早聽英語可能講的英語會更好聽,但不表示孩子大了學英語就晚了。孩子大了理解能力也增加了,同時注意的時間也可以長了。那麼對英語的文化功能和風俗習慣也會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中國孩子應在講好漢語後,把漢語發音講清楚之後,再來教他們英語。而我個人更願意使用的是讓孩子早接觸英語。而非學,正式的學習,不利於孩子的積極性。如果是自然的玩的狀態,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就可以用英語影響他們。

  漢語的重要性

  漢語培養的是孩子的語言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這些學習中文的方法、經驗和理解水平,可以應用並遷移到英語學習中去。很多家長追風英語卻忽略了我們中文的美妙,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因為語文是任何學科的基礎,同樣是英語的基礎。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大聲朗讀和複述故事的能力、樂於交流的勇氣、以及喜歡錶達的動力,都是英語學習必備的。

  孩子怎麼就不說英語呢?

  這是因為還是聽的不多,遠遠不夠,事實上,聽作為語言的輸入是前提,而說是輸出——這個功能的要求非常高也對孩子更難。輸入的刺激不夠,就不會形成一種自主說的意識。有可能你聽了半年孩子什麼都不說,但某天會突然爆發!就跟孩子叫第一聲媽媽一樣,他是聽了成千上萬次才模仿出了第一聲媽媽。所以,說是由聽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

  幼兒英語學習方法

  怎麼聽?可以在寶貝們玩時,吃飯時放英語兒歌,適合的英語歌曲,故事。

  怎麼說?在看英文卡通時,和寶貝們一起重複電視裡卡通角色說的。鼓勵多和外國人說話

  怎麼讀?跟著CD大聲讀。

  怎麼學?在各種遊戲中學。常見遊戲:字母遊戲:找字母,排順序,字母組詞,卡片遊戲:找卡片,猜少了什麼卡片,猜卡片,動作表演遊戲:看圖做動作,以不同動作來到正確卡片前,競賽遊戲:釣魚釣指定卡片,龜兔賽跑,實踐與手工遊戲:畫出所學事物,做出指定事物,娛樂遊戲:盲人摸象,老狼,幾點鐘了?故事遊戲,利用精彩有趣的遊戲吸引孩子。

  二是生活英語化,現在的年輕家長,多少都有一些英語基礎,在生活中能用的時候就儘量地用。有些家長怕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高,給孩子找家教,放原聲電影,其實,父母的語言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的英語是在生活中“習”得的,而不是“學”來的,在生活中滲透很重要。

  三是語音語調要準確,家長在和孩子說英語時不要求多,要求準,有把握的要多說,自己拿不準的不要亂說。因為孩子是先入為主,習慣形成就不好改。

  四是選擇合適的教材,孩子用的教材圖文並茂,活潑有趣,內容上適合孩子的需要,單詞、句子都是是生活中常見。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多鼓勵,不管說對說錯,對要對寶貝們的嘗試一番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