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論文集

  寫論文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一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此,教師的角色非常的複雜,他應該是一個參與者,是與學生一起探究的隊員之一,但他同時也是引導者,是引導學生一步步朝著自己設計的情景裡發展的一個領導者。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願意聆聽學生的想法,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一段和諧的師生關係,不僅能夠讓課堂氣氛更加的活躍,而且也可以讓教師的引導進行得如魚得水。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探究

  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認知需要的關鍵是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學生經過努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學習風格;要做學習內容分析,目的在於規定學習內容的範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絡,以保證達到教學最優化的內容效度;運用各種可能的課程資源,為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情境,從而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達成教學目標打下基礎。例如,在講“自感”這課時,教師用如下的辦法創設教學情境:人能承受的最大安全電壓是多大?***36V***。再拿出三節乾電池問:將其串聯後人接上去有無感覺?***沒有***。緊接著教師將三節電池與幾匝線圈***日光燈的鎮流器***串聯,再請三位學生上去,手牽手與上述電路串聯,閉合開關問其有無感覺?***沒有***,再突然將開關斷開,三個學生都感到手一麻———觸電了,趕緊鬆手。學生對此現象感到異常驚奇,想知道三節乾電池的電壓為什麼會觸電呢?這樣一來,矛盾就自然的交到了學生手中,起到了激發興趣、引導探究的作用。

  三、藉助實驗,發現問題,引發探究知識基於實踐,始於觀察

  實驗是物理課程的突出特點,物理實驗作為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是物理研究和發展的基礎,許多物理問題多是由實驗引發的。因而,物理實驗在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物理實驗中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比較,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教師要適時點撥,防止學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想。引導學生不讓任何一個現象從自己的眼前溜走,捕捉現象,尋求原因,揭示本質。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的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觀察、綜合討論尋求規律性的結論。例如,在學習《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這一節時,讓學生知道分子很小,其直徑的數量級為10的-10次方後。問:以我們實驗室現有條件能否粗略測定分子的大小?利用什麼原理,要測哪些物理量?用到哪些材料和器具?具體步驟有哪些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討論,由學生回答總結後得到:可以測定,事先測出油酸的體積V,讓油酸在水面上鋪成單分子油膜,這測出油膜的面積S,則分子直徑d=V/S。之後根據學生要求,每組分發了油酸、小水槽、量筒,同學們準備了水。這時有學生髮現了問題:***1***用量筒測量油酸太多。***2***油酸滴到水面無法顯影。此時,有學生指出:水面有漂浮物可以顯影。量多可以用滴管。於是分發爽身粉和滴管。問題又出現:如何測定油膜的面積?思考後提出:畫顯影的輪廓。如何畫?分割成相同的正方形。學生都為找到答案而高興,可動手的結果比10的-10次方大多了,問題出在哪兒?眼看陷入僵局,我提示:從d=V/S出發分析。有學生想到了:油膜面積太小,追問:可能原因?不是單分子層,接著問:如何克服?幾經討論得出:稀釋,至此問題終於解決。

  四、把握好探究的自由度

  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相對於講授式教學,學生有很大的自由度,但這決不是對學生的放任自流,它重視學生的學,也重視教師的導,沒有教師的導,是種“放羊式”的探究活動,只是一種表面的熱鬧,學生沒有掌握任何東西,或者說至少目前大部分的同學還沒有達到這樣一種探究水平。相反教師及時、適度介入可以很好控制探究的程序,在探究課題的選擇、探究的重點、難點的突破等方面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教師的指導必須是謹慎的,過分干涉必然會削弱學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還會剝奪學生的自由創造和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因此,探究式課堂中教師的“收”和“放”必須做到恰到好處,其中的“度”要教師不斷實踐、反覆揣摩。一般而言探究的自由度和問題的深度、難度有關聯。淺顯、簡單的問題教師引導少一些,學生探究的自由度可以大一些,複雜的問題引導可以多一些,自由度小一些,但切忌過分引導,應做到教不越位。通常自由程度越高的探究,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高,而且耗費的時間也更多,因此,探究的自由度和探究的廣度、深度是密切聯絡的。自由度的大小取定於設計的探究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又通過控制自由度,進而控制探究的廣度、和深度,把握好自由度,關鍵在於教師引導的尺度要把握好,引導不到位,學生會顯得盲目,引導過於具體,就代替了學生的思維,成為變相的灌輸,因此,教師在介入學生探究過程時,一般不是急於告訴學生怎樣做,或是結果是什麼,而是提出一些建議,或者做一下鋪墊,讓學生受到啟發,獲得頓悟。把握好了探究的廣度,即選好探究點,確定好一節課重點探究問題和環節.要把握好探究的深度,教師就需弄清探究點和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起點之間的距離.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根據情況靈活調節探究活動的自由度,體現教師的主導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如果這三方面做好了,探究的基本問題就解決了.當然以上三點僅僅是探究式教學實施中需注意的最基本的幾個方面,其他還有需多的因素影響著探究的成效,如把握好對學生探究成果的評價,怎樣創設最佳的問題情景等,本文僅僅拋磚引玉。高中物理新課程將科學探究貫穿於整個教材,在新課程的教材中,設計了許多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對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的設計的過程是對教材再創造的過程,只有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才能真正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的、有個性化特色課堂教學,設計出體現自己風格的傑作。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二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採用滲透教育法的意義

  ***一***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高中物理與其他課程相比,是一門實踐性和探究性相對較強的學科,要想學好高中物理,不是死記硬背基本理論知識就可以實現的,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物理學科更是如此,不僅要了解各物理運動的基本定律,還應瞭解其運動的原理和具體操作流程,才能將物理知識點了解得更為透徹.採用滲透教育法,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和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增加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效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僅僅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論知識,而是要通過學習來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各方面的專業技能,提高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滲透教育法,恰巧具有這樣的作用,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鍛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將滲透教育法充分應用於高中物理的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不斷創新思想,創新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採用滲透教育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具體實踐

  ***一***在教學內容的傳授中進行滲透

  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原理需要學生去了解和掌握,比如“牛頓三大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等,都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的學習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比較吃力,所以在進行這些物理知識的講授時,如果能夠適當的運用滲透教育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些概念比較相似,我們可以通過類比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融匯貫通.另外,通過課堂的教學,學生雖然已經基本上對課程的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但是學生的知識還是零散的,而且缺乏系統性,這時教師就可以發揮滲透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將知識系統化.並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立足於教材,又超越教材,挖掘出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以開放的思維方式,聯絡生活實際,多角度、多學科進行滲透,將物理知識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方法中進行滲透

  在對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採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將滲透教育法應用於教學方法中,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首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科學裝置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在進行滲透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比如對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加直觀的表達出現,更為具體化和簡單化,通過這種圖片和聲音等的配合,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對那些無法在課堂上進行長時間實驗觀察,或者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的實驗,可以採用課外小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磁場”和“電磁感應”等章節的知識後,可以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小實驗供學生選擇,提前將小實驗目錄公佈給學生,由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實驗,學生通過聯絡教師所教知識,反覆進行實驗,分析和思考實驗的工作原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動手實踐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在創新意識培養過程中進行滲透

  物理是一門創新性極強的學科,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發掘出事物中所包含的原理,所以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課堂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渠道,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只一味的給學生傳道授業,應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空間,使學生了解創新的重要性.比如,在講授“光源與鐳射”的知識時,可以適當給學生提一些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讓學生能夠發散思維,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夠自主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老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根據學科的性質,與學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教學的內容中,教學方法上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滲透教育,增加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三

  一、細緻地瞭解自己的學生,方便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方式大多都是大班教學方式,這樣不利於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習思維的培養以及興趣的激發。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情況中針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與引導,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一點的要求,還有在思想上給予更多的指導,使其能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對於基礎較差的同學,應當給予更多關注,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在其取得一定的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給予其更多提問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樹立自信心。

  二、採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一改往日的呆板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運用也在越來越多地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多媒體的使用就很好地印證了這點,在現在的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正在越來越多地改變著我們的教學,因為多媒體相比較於傳統的教學是有著相當大的優勢的,使用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變為更加直觀的視訊動畫的效果,這樣對於學生來說能夠更加便於理解,比如其中的磁場的表現,實際中磁場是我們無法看到的,使用多媒體可以模擬出磁場的效果,學生對於磁場的理解也就能夠更好。所以在合適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相應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幫助提升教學效果。

  三、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物理實驗的教學

  對於高中的物理而言,其中絕大部分的知識都是建立在相關的物理實驗上的,在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規律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和積極思考的優秀品質。高中物理知識理論基礎比較強,對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連續性都要求比較高,知識比較抽象,如果可以用有形的實驗讓無形理論得到論證,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物理。例如,在學習勻速直線運動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打點計時器來驗證演示勻速直線運動的效果,一個運動的物體,我們只是直觀地憑肉眼判斷是勻速直線運動往往說服力不強,但是使用打點計時器我們可以觀察上面的兩點之間的距離,這樣能夠合理地得到印證,這個實驗的過程可以更加深刻地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做實驗還可以使得學生複習相關的知識內容,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高中物理實驗的教學。

  四、展開相關的物理活動,增強學生對於物理課程的興趣

  高中物理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很多的學生多數情況下對於物理不是特別感興趣,怎樣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於物理的興趣也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問題。我們可以蒐集與物理學科相關的一些資料,以及當前物理學科有創新發展的突破,創辦與之相關的科普專欄或者板報,這樣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從而逐漸激發出學生對於物理的強烈的認知感。同時物理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學好物理可以更好地方便於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讓每個學生舉一個例子,找出物理與實際的生活息息相關之處,在課堂上進行總結。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勢必可以在相當的程度上改變學生對於物理的態度,這對於我們進行教學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便於我們展開下一步的教學。

  五、重視解題技巧以及解題方法的教學

  對於高中物理知識而言,涉及的方面比較廣,聲光電熱都包含在其中,考試的時候面對的問題也是海量的,倘若不能夠掌握一定的解題的技巧和方法,面對這樣或著那樣的物理題目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比較頭疼,所以相關的技巧以及方法就顯得尤為必要了,所以在習題課上我們應該重視相關的方法和技巧的教學。例如,在力學部分的學習中,很多時候學生會說我不知道該怎樣去分析,面對一個受力體不知道從何處切入,這就是沒有掌握好相關的分析的方法,這個時候應該教授給學生相關的分析方法,根據實際的題目中的要求,或者是從整體到部分或者從部分到整體,必要的時候還需要採取隔離的方法來進行分析,這樣掌握好了方法就能夠面對問題的時候不慌不亂,才能更好地進行解題。解題的能力是需要相關練習的,所以在完成相關的課程之後我們應該及時給學生根據本課時學習的內容佈置一定的作業,來讓學生進行復習和回顧,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在實際做題的過程中完成對課堂內容的複習。針對有固定的解題模式的題目,教師應該及時做好相關的總結,每種題目舉出一個或者多個例子,讓學生練習,這樣可以逐漸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技巧。

  六、增強師生的交流,及時進行總結

  高中階段的學生尚處在青春期,心理上還不成熟,這時我們應該重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完成相關的課程之後,可以隨機問問學生對我們所講過的內容的感受以及理解的程度,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點,讓學生提出來,多詢問學生的意見。我們還應該不斷地進行自我總結,在實際教學中不斷髮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不斷地向別人學習,學習別的教師的教學長處,不斷髮展自己,以求能夠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學任務。高中物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程,我們每個物理教師都應該該更好地採取合適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我們高中物理的教學效果,為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