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論文集
關於初中的物理的教學論文有很多,怎樣寫好初中物理教學論文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優秀的初中物理教學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一
一、運用生活物品,匯入新課
新課匯入作為課堂教學展開的第一個環節,其匯入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後期教學的展開.為此,教師必須具體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匯入環節,讓學生能夠第一時間就投入到物理知識學習中,調動學習興趣.這時,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教師可藉助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物品來匯入新課.如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的5節“昇華與凝華”知識的時候,筆者將一舊白熾燈泡帶入教室展示給學生看,並引導學生思考“用久了的白熾燈泡,為什麼會變成黑色?”而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昇華與凝華的概念,以此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又如講到“凸透鏡成像規律”內容的時候,筆者引導學生回想凸透鏡出現的兩種現象:一放大物體;二在太陽下可以聚集光燃燒紙片,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同一個凸透鏡於不同情況下,其成像是不同的,到底是為什麼?其中有什麼規律嗎?”問題丟擲來後,學生的求知慾得到了大大的激發,探究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上課態度也異常認真了.
二、自制生活道具,活躍氛圍
就初中生而言,學習物理的時間並不長,對物理現象多半會比較好奇.這時,教師若能調動其興趣,學生勢必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探究活動,整個課堂氛圍會變得更加活躍.生活中,一個紙杯、一張紙、一塊磁鐵,均能變成物理實驗的材料,用這些材料開展物理實驗,演示物理現象,學生會感到更親切,會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物理,從而不再覺得物理理論是遙不可及的,並樹立起學習物理的信心,主動參與物理課堂.如學習“物體的浮與沉”知識的時候,筆者就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乒乓球向學生演示物理的沉浮條件.學生普遍都知道若將乒乓球放入水中,它就會浮起來的.但是,在此次實驗中,筆者帶了三個兵乓球:一個原裝的,用於演示物體上浮到漂浮;一個注入了適量水之後,再將其封閉,用於演示懸浮情況;而第三個則注入足量的水,用於演示下沉實驗.這一過程中,學生親眼見到了乒乓球的沉與浮,既眼見為實,又非常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時,筆者讓學生自己掂量兵乓球的重量,進而引出“物體沉浮,是由物體所承受的浮力與物體所受重力所決定的”的知識點.
三、展開生活實踐,掌握新知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掌握知識,教學中教師可積極引導學生展開生活實踐活動,通過實驗來掌握新知.如“練習電能表讀數”實驗時,為了更貼近生活,筆者就組織學生設計一表格,並利用雙休時間,從8:00~21:00點,每隔1小時記錄一次自家電能表計數,進而算出其每小時的耗電量,後繪製出一張有關耗電量時間變化圖.這樣一來,不僅幫助學生認識到了電錶讀數的方法,還訓練了學生畫圖、實驗與操作的能力.又如練習“測量物體質量”的時候,筆者先讓學生預估一下一個文具盒、一本物理課文的質量,後引導學生利用天平準確測量,從而引導學生如何使用天平,又培養了學生的預估能力.想必,這些實驗的進行,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調動了其學習慾望,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也吻合“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物理課程教學理念.
四、深入現實生活,學以致用
課堂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認識了大千世界的奇妙多彩,而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集合了哲學、科學與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其知識不僅源於生活,而且又被廣泛的應用於生活,在學習中,只有讓學生真正意識到物理知識的實用性與價值,才能讓學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學習目標.如學習蘇教版八***下***第八章第3節內容“摩擦力”之後,學生基本上能夠解說生活中關於摩擦的現象,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該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在購買鞋子的時候,注意鞋底的波紋,瞭解其鞋底是否有較高的摩擦力;是否能夠在下雨天、下雪天不滑倒等.又如,將學生比較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車帶到課堂上,讓學生思考自行車執行中的摩擦力是個怎樣的過程,從而在實踐中鞏固新知.
五、總結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新課程標準引領下,初中物理教學必須緊密貼合生活實際,而作為教師,更應該認識到物理源於生活的道理,進而在立足課文知識講解的基礎上,靈活選用生活素材,製作生活道具,並將其用到課堂實踐探究活動中,以此來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掌握物理知識,學以致用,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最終獲得自身的全面發展.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二
一、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對於物理這種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學生的興趣在其中就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可以說沒有興趣的學習會讓學生感覺到物理的枯燥和複雜,也會讓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感覺到無從下手,這裡應了那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自然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在動力的驅使下,學習物理也就會變得簡單而有趣的多.眾所周知,物理力學知識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比較困難的內容之一,這部分學習內容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對於那些擅長於力學內容的學生來說,在初中階段就遇到了令自己“省心”的內容,自然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動力;對於那些不擅長力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力學知識的學習就成了他們步入初中課程學習中第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並且有不少學生因為克服不了力學知識的學習而放棄了物理學科的學習.所以提高學生對力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充分結合生活中的有趣現象來激發學生對力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時,教師不要上來就向學生羅列一系列的定理和概念,這樣只會降低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選擇兩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拔河比賽,也可以讓同桌之間進行掰手腕比賽,在學生比賽的興頭上教師就可以提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概念,由此激發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好奇心和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必然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自信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自信對於一個人的生活和學習來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物理的學習更是這樣,自信心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很多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一旦失去自信心的支撐,他們很有可能被困難打敗,從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而言,有百分之八十的初中生明確表明自己在物理的學習中缺乏足夠的自信心.很多學生的學習都是在教師的“拉扯”中完成的,物理彷彿成了他們初中學習階段的致命傷.因此幫助初中生建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成了初中物理教師一項艱鉅的任務.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總結出一些對於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的題目,比如偏向於簡單概念理解的題目,讓學生能夠輕鬆的應對,從而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從精神層面對學生實行激勵措施.在物理學科成為初中教學內容以來,經過多年的總結,一些難度較大、容易讓學生產生抗拒和受挫心理的內容基本上已經被教師所熟知,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從精神方面來激勵學生的鬥志.比如教師可以通過以往成功克服物理學習困難的學長們的成功案例出發,給學生講述別人在面對困難時是如何面對的,當學生認識到自己目前的處境是很多學生都會面對的時候,自信心就會被重新的激發出來,學生就會坦然對待眼前的困難,從而在物理學習上邁出關鍵的一步.
三、觀察力在學習物理中的應用
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對初中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傳統的物理教學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素質教育要求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主體地位,要想讓學生勝任教學主體的地位,就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觀察的能力,才能在學習物理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物理題目的觀察能力.物理是一門極為複雜的學科,它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小到原子,大到宇宙,處理物理問題時用到了各種各樣的原理和方法,所以學生面對較為複雜的綜合題目時,能夠準確而快速的觀察出題目主要涉及到哪幾個領域,用到哪些原理和方法.比如題目涉及到了力學方面的知識還是運動學方面的知識?用到了機械能守恆定律還是動能定理等等.只有觀察出出題者的目的,才能快速的完成相應的題目.另一方面就是教會學生觀察物理實驗,觀察物理實驗的整個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特別要培養學生觀察物理實驗中的特殊現象及細微變化,通過對物理實驗的觀察,總結出規律再與教材結論相比較,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四、想象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物理已經涉及到了一些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抽象名詞和原理.剛接觸這些抽象的名詞和原理時,自然會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難,所以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就成了解決這一學習問題的最佳“武器”.比如在學習“質點”的概念時,很多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到這種理想化的名詞時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但是隻要學生能夠靜下心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有的學生把質點想象成自己的一根頭髮絲,有的學生把質點想象成了自己身體裡的一個小小的細胞等等,正是這種看似離譜的想象卻成了學生理解質點概念的關鍵.如此,一旦涉及到抽象的物理名詞和原理,學生都可以通過豐富的想象力來強化自己的理解,從而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而這種想象能力是可能通過後天鍛鍊提高的,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種應用.
五、總結
總而言之,物理高難度的特點給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奠定了有利的基礎,作為教師,要關注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爭取用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初中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三
一、新授課中的文化挖掘
就初中物理的學科特點,我們在新授課中非常注重過程和方法的體驗與積累,在整個過程和方法中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建構和提升.而新授課中的文化價值不會影響學生的解題和應試,所以很多教師經常置之不理,而如果真的把文化價值置之不理的話,學生不會發現物理學習的內在價值和物理學科的內在魅力,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興趣再生和可持續發展.而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在物理學習成績上的提升,還會影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更遠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新授課的教學內容,有效的挖掘其中的文化價值,並通過我們教學行為的開展慢慢的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之中,並促使學生的興趣再生.比如,在蘇科版教材的《聲音的特性》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滲透很多的文化素材,我們在探究絃樂器的音調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時候,就可以藉助我國古人發明的二胡來探究影響絃樂器音調的影響因素.還可以藉助視訊給學生呈現我們古代的編鐘,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人的智慧與才華.類似素材在初中物理中還有很多,比如光現象《墨經》中的小孔成像、磁現象《夢溪筆談》中的地磁場等等,而這一切文化素材都需要教師不斷的挖掘,不僅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還有挖掘教參中的、物理學史上的,並篩選適合的內容進行教學和滲透.
二、習題課中的文化滲透
目前初中物理習題課中對文化素養的滲透更是少之又少,現狀決定著很多物理教師在習題課堂上一味的講題,總結習題中的重點和難點,或是進行變式和再訓練,以此促使學生對習題中知識與技能的理解,促使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而教師如果一味的進行習題訓練和變式訓練,學生很容易對現狀產生厭倦,如果教師在習題情境中滲透一些文化元素,學生首先會對題目中的文化元素產生好感和好奇,從而提升學生對文化素養中所含物理問題的思考和分析,此時的物理習題教學不僅僅是為了習題的解決,而是通過解題服務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價值所在,提升物理教學的價值.而這些需要教師注重文化的有效的滲透.比如,我們要給學生的訓練“密度的測量”時,可以把測量的物件和情境設定成對一石器的測量,測量的目的是為了鑑定這一石器的文物價值和文化底蘊,帶著這樣的研究目的去測量一個石器的密度,我們習題的價值不僅僅是提升學生對密度的理解深度,還可以滲透學生對密度價值的理解,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促使內在學習的動力.這個滲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付出很多,教師不僅要分析如何提高習題教學的策略,還有注重習題教學過程中文化價值的渲染和滲透,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如此付出的價值也是非常客觀和理想的.
三、複習課中的文化建構
複習課是初中物理常態課中的一種,除了常規的單元複習、期末複習等,最為重要的就是初三中考總複習,這個總複習一般持續三個月以上,包括一輪複習、二輪複習等.而複習課的效率和達成度不僅取決於複習內容的執行策略,還取決於複習內容呈現的形式,讓學生在整個複習的過程中不僅收穫知識與技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而且還能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內在魅力、文化價值等等,比如江蘇省特級教師滕玉英老師上次在《機械能和內能的複習》過程中,並沒有簡單的通過知識的羅列、習題的訓練、重難點的點評和延伸來達成複習,而是以神舟號為情境原型,通過介紹神舟號的大體結構,到神舟號的升空、變軌、回收等多個運動情境,不僅把整個機械能與內能的重點、難點得以突破,還延伸至蛟龍號的情境內容.到這個環節,教師已經達成三個效果:***1***複習本章的重點和難點,構建知識框架.***2***在情境中對相應的內容得以訓練和鞏固,並暴露學生在本章中存在的問題.***3***通過對蛟龍號的延伸達成變式、延伸、提升的效果.到此為此,滕老師的課已經達到很高的知識、技能目標,而且還通過神舟號、蛟龍號達成較高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價值.滕老師還在課堂的最後環節引入當地為神舟號、蛟龍號作出巨大貢獻的兩名高階工程師,這個人物的引入讓學生大吃一驚,興趣大增,再次通過教師教學行為的開展讓學生對現在的學習內容產生更大興趣,並讓學生因為這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而提升對物理的興趣,促使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提升.複習課中除了類似滕老師呈現的蛟龍號、神舟號等物理情境,還有很多的素材,比如遼寧號、南極考察船“雪龍”號等等,這些素材不僅可以挖掘大量的物理知識和技能,還能滲透其中的文化價值,促使學生的情感價值的達成.而教師則需要不斷地建構這些文化價值,讓我們的複習達成多維教學目標.
四、總結
如果說物理教學是為了促使學生的智商提升的話,那麼我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情商,並通過物理教學的巧妙滲透,達成以情促智的效果,真正實現我們教學行為的素質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