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繪畫課程設計素材圖

  小學生美術繪畫在教學過程中應採用靈活有效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繪畫學習的興趣,下面是小編向你推薦整理的和中小學美術繪畫課程的必要性及基本設定,希望你滿意。









     小學美術繪畫課程的必要性

  隨著中外交流的密切和深入,綜合繪畫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被介紹進中國,並日益得到美術界的重視。在各高校逐漸開設課程,相關研究也隨之展開,有大量的介紹性和研究性著作問世。對我國綜合繪畫的發展起到了推廣作用,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並在高校教學中得到了具體實踐。綜合繪畫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繪畫手段,對多種材料、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已經成為當代繪畫的重要特徵之一,出現了相當數量的以此作為主要創作方向的藝術家和代表作品。

  新課改明確提出:以激發學生興趣和提高美術基本素養為美術教學的重要目的,而綜合繪畫課程對此有著傳統繪畫方式難以達到的效果。首先,綜合繪畫課程對繪畫技巧的要求較低,能夠使大多數學生得到成就感,從而使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其次,綜合繪畫課程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物”之特性的理解和把握具有個人化的色彩,學生的作品中將承載更多的個性化因素和情感表現。再次,綜合繪畫課程能夠提高學生對於現當代美術作品的鑑賞力和感受力。鑑於此,在中小學美術,綜合繪畫已經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並在中小學美術課本中也設計了相應的課題。

  美術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對於綜合繪畫的理解和具體課程細節設計直接決定了中小學美術課中綜合繪畫課題的教授效果,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事實是,由於美術教師客觀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年齡較大,畢業時間較長的老教師,往往對綜合繪畫缺乏基本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美術課就是教學生畫畫,老師在上面畫一筆,學生在下面畫一筆”的階段,而繪畫風格、繪畫工具、繪畫效果千人一面,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個性創作毫無益處。由此可見,對中小學美術教師綜合繪畫課程的繼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美術繪畫課程的基本設定

  鑑於中小學教學實際,對教師進行長期的脫產教學是不現實的,但假期是開設繼續教育課程的好時機。隨著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各個城市或區域大都有一所甚至是幾所綜合類或藝術類院校開設相關美術課程,相應的也有一批長期從事綜合繪畫教學的高校教師,對綜合繪畫有深入的研究和教學經驗,可以利用暑期較長時間——3周左右進行集中教學。

  1.理論講授

  對於現代美術、後現代美術中綜合繪畫的起源、發展和成就的理解是綜合繪畫課程開設的理論基礎,故而應當進行相關理論講授。大學中普遍開設的美術史教程的任課教師能夠勝任此工作,由於時間限制,可以以講座形式分幾個相關主題進行講解,並推薦相關書目,從而使參加繼續教育的中小學美術教師能夠整體理解綜合繪畫的發展沿革。

  2.繪畫主題創作

  綜合繪畫的主題創作是課程的主體部分。綜合繪畫不是一個畫種,而是將混合材料和混合技法在繪畫創作有機使用,使其服務於繪畫者的創作意圖,從而引發觀看者的聯想和綜合感受的創作方式。綜合繪畫因其使用材料的豐富,很難進行明確的分類,但一般來說,可以根據其承託材料的不同,分為紙本綜合繪畫、布本綜合繪畫和板上綜合繪畫。又因為不同紙本、布本、板材的不同性質和繪畫製作使用的具體材料的不同使得綜合繪畫呈現多種面貌。

  在針對中小學美術教師開設的綜合繪畫課程中,首先進行的第一部分創作練習要將各種常見材料的性質、使用方法、侷限性以及優缺點進行集中講授,並以2個課時左右進行材料練習,這部分的練習可以以不同材料為主體進行訓練,從而使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夠迅速地對常見材料有基本的認知。第二部分創作練習可以以具有抽象性質的詞語作為創作的主題,如“力量”、“喜悅”、“憂傷”等,請參訓教師選擇適合自己表達需要的材料,進行創作。創作時應當繪製草稿,並輔以文字說明,與輔導教師對實施方案進行研討後再進行具體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