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備考計劃

  做好高考化學的備考複習,會讓你在化學考試中如魚得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指導思想

  以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為目標,圍繞“夯實基礎、提高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這個中心而工作。依據新課程教學標準和高考考試說明,科學備考,精細化備考。緊抓學科特點,強化學科思維訓練。做到知識與能力同重,進度與質量並舉。

  二、總體計劃

  根據學習本身規律,結合多年高三備考經驗,我們採用三輪複習。

  1.三輪複習的時間與內容

  第一輪複習以課本為主線,在2013年三月中旬結束;第二輪複習以專題形式進行,時間為2013年3月下旬至2013年5月上旬;第三輪複習以訓練為主,時間為2013年5月中旬至高考。

  2.三輪複習的功能定位

  第一輪複習,夯基固本,打牢基礎,儲備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同時訓練學科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第二輪複習,重溫熱點知識、主幹知識,突破難點知識,盤活重點知識,構建熱點、重點知識體系,使之系統化、網路化、結構化;第三輪複習,迴歸課本,查漏補缺,規範答題,強化訓練。三輪複習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三、具體措施

  為了貫徹指導思想,高效落實計劃,我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

  1.不斷學習

  學習、借鑑、創新是教學過程中必經之路,只有通過學習,才能開闊眼界,借鑑別人的好做法,進而進行創新。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學習:

  ***1***同伴學習 認真組織本組內的聽課活動,借組內“課內比教學”的機會,實現組內同行間的相互學習。我們每位老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點,這是我們學習的資源,值得我們開發和利用。

  ***2***專家學習 利用省、市組織的一些化學複習備考活動的機會,向專家學習。瞭解新資訊,借鑑別人成功的做法。

  同時搞好“問題學習”、“反思學習”,讓學習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2.深入研究

  研究的內容有三個:研究高考、研究學生、研究教法。通過研究高考,領會高考命題意圖,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備考真對性、實效性;通過研究學生,瞭解學生實情,包括學習中的薄弱點、思維習慣等,及時改變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通過研究教法,找到最佳教學方法,精心設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研究考綱,我們老師人手一份《2012年高考化學大綱》,便於老師備課時參考,做到備課有依據,不超綱做無謂時間浪費,也能把握住重點,提高備課質量。

  ***2***研究教法,教法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向課堂要效率,除了要有端正的教學態度和較高教學激情外,還需要恰當的教學方法。對於複習課,可採用如下教學流程:①寫考綱、讀考綱、釋考綱,將高考要求板書在黑板上,或投影,並要求學生激情朗讀,然後逐一解釋。讓學生明確複習目標。做到“一到位、二圍繞、三回扣”,即在接下來的複習中,緊緊圍繞考綱而展開,做到前呼後應。②基礎知識自主回顧,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回憶,給一定時間學生完成名師一號上的基礎知識回扣欄目,初步回顧,達到知識再現。③基礎知識掃描,由師生一起回顧基本知識,對基礎知識梳理,做好縱向拓展,橫向聯絡。④核心突破,細化熱點考點知識,以小專題形式複習,注重知識內在聯絡,體現邏輯性,做好歸納整理。⑤高考真題體驗,讓學生體驗、感悟,做好引導、點撥。在整個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參與,搞好互動、交流,從而高效完成課堂教學。

  ***3***研究考題,各地交流卷、資訊卷以及高考真題都是很好的資源。高考試題很多來源民間的試題,將民間試題進行改編組合。特別是對高考試題要深入研究,為此我們將近幾年來的高考試題彙編成冊,做到人手一份,便於老師研究。從中領會出題意圖,瞭解出題難度,把握出題方向。據此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廣度和重難點。

  ***4***研究學生,平時教學中,注意學生學習狀況,瞭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困惑的原因,採取措施及時解決,同時注意人文關懷,耐心做好幫扶、培優等細緻工作。以月考為契機,查詢教學中的不足,找出學生的薄弱點,做好分析總結。

  3.加大交流

  深入交流,交換觀點,碰撞思維,分享成果,共同提高。達到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充分利用備課活動這個平臺,以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學生學習上的困惑點,教學方式方法等作為主題,積極開展活動,特別是搞好聽課、評課以及月考分析等的交流。以“備課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備課有收穫”的高標準來要求。

  4.分工合作

  為了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在我們的工作中需要分工合作,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一輪複習實行中心人負責制,主要任務是①利用備課時間,由中心發言人,對本章複習內容,就考點解讀、複習課時安排、複習策略建議等進行交流。②組編針對性訓練試題,在複習的過程中,通過練習暴露出的問題很多,經過老師的講解,是否掌握?為此,以月為單位時間,將平時學生出錯比較集中的試題,稍加改變,編製成一套試卷,給學生再做,進行檢測,達到回爐鞏固的目的。

  ***2***二輪複習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經過討論確定專題後,每個人負責一個專題,從高考考綱解讀、高考展望、知識網路、典例精講、針對性訓練、高考真題體驗等方面進行著手準備,最終制成教案形式,並利用集體備課時間,進行講座,統一認識,統一教案,統一行動。

  5.“精、細”備考

  面對高中三年的教材和紛繁的試題,哪些講?哪些不講?是多講還是少講?這需要我們在“精”、“細”字上花功夫,做到精講精練。選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題目作為例題和練習,避免無謂重複,講解時重思路分析,重方法傳授。做到學生一看就懂的不講,經過學生鑽研能懂的少講,經過思考還弄不懂的要重點講、詳細講。通過精講精練,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能預留更多時間,保證進度的落實。

  ***二***

  高三化學的第一輪複習按照原計劃,將要在二月底結束,從三月開始的第二輪複習是高考複習備考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鞏固基礎、建構網路、總結規律、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階段,複習效果如保將直接影響高考成績的好壞。為了使第二輪複習能紮實有效地順利進行,確保今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我經過認真學習,深入思考,特制訂如下的複習計劃與工作安排。

  一、吃透教材,落實教綱:我認真學習鑽研《考試大綱》,按《考試大綱》要求複習備考,把握要求、明確方向;其次,要把《考試大綱》與高考試題、教材、練習相結合,重在發現高考內容的必考點,把握領會高考試題特點及其變化規律,發現今年處在高考考查方向上的知識點,在吃透《考試大綱》的基礎上,還要把握命題趨向,增強備考的目的性,強調學科內的真正融合和學科間的交融。

  二、確立好專題:高三第一輪複習對所學知識已進行了充分的回憶和加工建立了高中化學知識體系,因此在第二輪複習中要注意主幹知識的重新梳理,將對基礎知識的單純記憶轉化為理解和應用,要做到概念準、規律清,準確理解化字概念和原理的意義及適用條件,以教材為立足點,切實做到重視課本而不完全依賴課本。第二輪複習我們將化學分為五大塊:化學實驗,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及化合物,有機化學。體安排如下:

  第二輪複習分五大部分十六個專題時間從3月1日至4月30日。

  一、實驗部分:專題一:基本儀器,基本操作、實驗安全預防和處理,時間:3月2日~3日

  專題二:物質的檢驗、分離與提純。

  時間:3月4日~5日。

  專題三:物質的性質與製備實驗

  時間:3月5日~7日。

  專題四:實驗設計與評價題型應對策略

  時間:3月9日~10日。

  二、基本概念部分:

  專題五:物質的組成分類及化學用語表示式的書寫

  時間:3月11日~12日。

  專題六:無機反應型別、反應熱

  時間:3月13日~14日。

  三、基本理論部分:

  專題七:物質的量、守恆思想

  時間:3月16日~18日。

  專題八: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

  時間:3月19日~21日。

  專題九:電解質溶液、膠體

  時間:3月23日~24日。

  專題十:電化學

  時間:3月25日~28日。

  專題十一: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

  時間:3月30日~31日。

  四、元素及化合物:

  專題十二:元素化合物

  時間:4月1日~4月4日。

  專題十三:無機推斷題型應對策略

  時間:4月7日~4月15日。

  五、有機部分

  專題十四:有機物結構、組成、性質

  時間:4月16日—4月20日

  專題十五:有機物的同系物、同分異構體應對策略

  時間:4月21日—4月25日

  專題十六:有機推斷、有機含成題型應對策略

  時間:4月27日—4月30日

  專題確立後,組織本專題知識內容時,不能簡單重複一輪內容,而是要突出主幹知識的整合,把握主幹知識要做到兩點:

  一是要抓住每一專題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法論;

  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與日常生活中相結合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在複習本專題內容時,會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聯絡現實進行分析,為後面熱點專題複習打下基礎;

  三、明確教師在第二輪複習中的角色:第二輪複習不同於第一輪複習,因此教師在第二輪複習中要適當地轉換角色。教師在第二輪複習中要當好一名指揮者和策劃者。所謂指揮者,即要指導學生幹什麼,怎麼幹,知識要精講,課堂上要少講、多引導、多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所謂策劃者,即要教師要精選試題,每一次訓練、測驗都要在時間上、難度上,內容上做周密的計劃與安排,爭取使每次訓練,達到好的效果,使學生有效地從題海中解脫出來,提高複習效率;

  四、強化訓練,增強適應性:第二輪複習以提升能力為目標,以加強綜合、突出應用為特徵,為實現這一目標,抓好訓練這一環節顯得十分重要。 1.抓好自主性學習,精講精練,提高能力  縱觀近年高考命題立意旨在降低知識難度,突出能力立意,而能力考查中思維能力是核心,四月以後我們化學科內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學生反映的綜合問題精講精練,多留足時間學生的自主複習,去領會還不會做的題目來龍去脈,以求能力昇華,同時讓學生自己查漏補老師跟蹤輔導。 2.組織理綜訓練,增強高考適應性  化學單科測試主要安排在週四下午,命題模式採用8道選擇題和4道大題的形式。理科綜合測試安排在週日下午進行,然後統一進行閱卷,分析評價考試情況。通過這些訓練提升學生適應能力,例如:在做題時,如何進行思維切換、答題規範化、審題準確化,並且要求我們老師認真配合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才能演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