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化學教學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初中加入的理科學科,跟語數英三門基礎學科同要重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些化學的常用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通過循序漸進的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資訊、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規律、定律、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並促進學生的智力與品德的發展。由於語言是傳遞經驗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講授是教學的一種主要方法,運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講授。講授法要求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系統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又要系統、全面,使學生獲得可靠知識同時在思想上有提高;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啟發,講究語言藝術。

  二、實驗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化學實驗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堅決反對“黑板上畫實驗,課堂上講實驗,課下背實驗”的應試模式,要把教材中選的演示實驗認真做好。做到課前進行周密的準備,使現象明顯,效果良好,讓全班學生都看清楚;實驗時要做到操作規範化,並注意啟發引導學生從具體觀察上升到抽象思維。對分組實驗應要求學生做好預習,仔細觀察實驗現象,聯想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實驗報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對於選做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在課外活動中老師應指導和鼓勵學生做,培養他們綜合運用知識,善於自學和勇於創新的意識。

  三、實驗探究法

  所謂“實驗探究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發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充當新知識的探索者和發現者的角色,通過自己設計方案,進行操作實驗,去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基本結構為“問題 ----實驗事實----結論----應用”。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是:為了認識某物質,探究某種化學現象,常常提出一個問題,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作出與問題有關的推測,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化學實驗,查閱資料,通過分析、歸納、推理和論證,證實、修正自己的猜測,得出合理的結論和問題的答案。

  四、廣泛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物件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資訊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多媒體作為新生事物,進入課堂已經顯示它強大的生命力。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在以下情況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

  1、化學課堂不能做實驗時宜用多媒體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應用性較強的基礎課,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在教學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實驗***如危險性大***不能現場操作,這樣就會使某些教學內容抽象、枯燥、說服力不強,造成學生難以理解,達不到較好的課堂效果。如果這時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用多媒體畫面中的模擬事實來吸引學生、刺激學生感官,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例如在講一氧化碳的毒性時,我們不能用具體的實驗來表達,但為了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這一性質,我們可以通過形象的動畫來演示,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解決抽象問題時宜用多媒體

  初三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現象能力,但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還很缺乏,在講原子的構成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形象的表示出原子的結構:原子核、核外電子,電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運動,把抽象概念具體化。

  3、對結構相似、性質相似的物質進行比較時宜用多媒體

  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很多,但有些物質具有相似的結構或性質,對比學習利於知識的掌握。例如在進行一氧化碳的性質教學時,可以將一競聘演講稿 氧化碳和氫氣的性質作比較,可以用幻燈片將要比較的內容呈現出來。對於一氧化碳的性質我們可以通過實驗驗證,對於氫氣的性質我們已經學過,可以通過錄象的形式放映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同時強化了安全教育。通過對兩種物質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的比較,找出不同點,強化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各章複習課和總複習宜用多媒體

  複習階段往往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很難把這些內容條理化,教師串講起來也感到費時費力。這時應將這些知識製作成多媒體課件。譬如,將所要複習的內容分類總結後利用 PowerPoint軟體製作一個課件,同時新增一些播放效果,先顯示提綱,讓學生回答問題,再顯示提綱以下內容,使得條理非常清晰。教師利用這些課件進行串講,學生很容易弄清知識的脈絡,便於系統理解和掌握。

  5、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宜用多媒體

  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證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離不開化學。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在化學工藝的貢獻,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能源、材料、健康、環境等方面知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化學工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化學現象和化學本質的本辨證認識,樹立物質由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些知識的介紹光靠語言描述,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果通過觀看錄象、影片等形象直觀的手段,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五、觀察法

  觀察是學習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質發生的變化,必須從觀察入手,在觀察中思考,對物質的變化條件、現象和結論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還可以藉助儀器通過實驗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的條件、現象和結果。在化學實驗中要特別注意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觀察的內容包括:物質原來的顏色、狀態;變化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例如物質的狀態與顏色的變化、發光、放熱、形成煙或霧和放出氣體等***;變化後生成物質的顏色、狀態變化。

  六、對比歸納法

  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為了使知識便於提取和應用,就要對知識及時歸納、總結,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初中化學知識覆蓋面大,內在聯絡千絲萬縷,而化學用語和化學量的規定與運用又千差萬別,不少學生由於沒有掌握好已學過的知識,在知識系統中失去了線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識上,表示出記憶效果不佳。要幫助學提高記憶效果,就力求在教學中將新舊知識系統化,使學生搞清知識的來龍去脈,真正理解並掌握一個完整的概念。例如:關於氣體的實驗室製法,我們可以通過對氧氣和二氧化碳實驗室製法的對比、歸納和整理得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即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檢驗。

  七、練習法

  “練”,是知識實驗階段,也是對知識的鞏固深化、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環節,有利於學生學習情況的資訊反饋。練,首先要加強課堂練習,在課堂上做到“讀做議”中有練,根據教材的需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編選基本練習題和綜合練習題,有計劃地佈置給學生練習,這樣既照顧到大多數,又有利於對尖子生的培養。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統一考慮。萬能的方法是沒有的,只依賴於一二種方法進行教學無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個教師都應當恰當地選擇和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