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財政政策

  供給側,相對於需求側,涉及供給各個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所謂“供給側”,即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中國經濟的增長邁入了泥潭,供給側的改革登上了舞臺。此次中國經濟的下滑已經不再是週期性的波動,而是一場結構性的危機。

  供給的範圍和水平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切影響社會生產總量的因素也都影響供給量;但是,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提供給市場的商品,不僅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且具有凝結著一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價值。因此,供給不單純是一種提供一定數量的特定的使用價值的行為,而且還是實現一定價值量的行為。

  供給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賣出的某貨物的數量。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在不同價格下,供給量會不同。供給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若以影象表示,便稱為供給曲線。

  凱恩斯學派強調通過需求管理來調節經濟週期,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時通過加大政府公共支出來保持經濟的穩定***屬於擴張性財政政策***;古典學派和供給學派強調供給一方的作用,強調通過財政貨幣政策激勵生產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強調依靠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升來提高國民經濟的供給能力。

  重要性

  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在理論界數年調研基礎上,中央不失時機的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針,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使供給側和需求側得以合理匹配,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供給側相關評價

  吳敬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要改善供給也有兩種不同的辦法,在我看來,正確的辦法是建立有利於創新創業的制度體系,通過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制度體系來推動供給側的改善、供給體系和供給結構的改善。

  厲以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需求調控轉到供給方面的調控,其中會碰到一系列難題,需要加大改革的速度和力度。大家都知道,發展方式的轉變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發展方式的轉變涉及關停並轉,這樣就容易產生問題。

  賈康***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供給側改革必須把核心內涵放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來解放生產力的命題上。我們需更注重以中長期的高質量制度供給統領全域性的創新模式,在優化供給側環境機制中,強調以高效的制度供給和開放的市場空間,激發微觀主體創新、創業、創造的潛能,構建、塑造和強化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