薺菜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薺菜味道鮮美,又是具有多種功效、用途廣泛的中藥,可涼拌、可炒、可入湯,還可用來做餡,薺菜是不可多得的綠色佳品,營養價值與功效特別顯著和廣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薺菜的營養價值

  薺菜每百克含水分85.1克,蛋白質5.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鈣420毫克,磷73毫克,鐵6.3毫克,胡蘿蔔素3.2毫克,維生素B10.14毫克,維生素B20.19毫克,尼克酸0.7毫克,維生素C55毫克,還含有黃酮甙、膽鹼、乙醯膽鹼等。

  據現代科學分析,薺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E、維生素C、鈣、磷、鐵、鉀、鈉、鎂、錳、鋅、銅和硒等成分。

  薺菜所含的蛋白質、鈣、維生素C尤多,鈣含量超過豆腐,胡蘿蔔素含量與胡蘿蔔相仿。薺菜為野菜中味最鮮美者,是因為它富含氨基酸達11種之多。

  薺菜的5大功效

  1、明目:薺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其含量與胡蘿蔔相當,是治療乾眼症、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2、降脂降壓:薺菜含有乙醯膽鹼、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僅可以降低血及肝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還能起到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每年春季採集薺菜全草,洗淨晾乾後切碎。每次取10-15克沸水沖泡,能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主要表現為血壓高伴有頭痛頭暈,兩顴潮紅,急躁易怒***此外,還可用薺菜花、夏枯草各30克,每日水煎服,長期堅持會對血壓的控制有所幫助***注意:脾胃虛寒的人要慎用***。

  3、防癌抗癌 :薺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可防止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消化道中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胺,預防胃癌和食管癌。

  4、消炎抗病毒: 薺菜所含的橙皮甙能夠消炎抗菌,有增強體內維生素C含量的作用,還能抗病毒,臨床上可用薺菜預防和治療麻疹、感冒,以及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5、止血: 現代藥理學及臨床應用研究證實,薺菜所含的薺菜酸能縮短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降低毛細血管的滲透性,起到治療毛細血管性出血的作用,特別是可以止內血,如內傷出血、咯血、視網膜出血等。

  薺菜的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

  薺菜栽培要選擇土地肥沃、雜草極少的地塊。耕翻土地不宜太深,畦面一定要整平、細,土塊切勿過粗,以防種子漏入深處,不易出苗,做到深溝高墒,排灌方便。

  2、播種

  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4月下旬播種,夏季栽培7月上旬~8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9月上旬~10月上旬播種。播種量春季每畝0.75~1公斤,夏播每畝1.5~2公斤,秋播每畝1~1.5公斤。播種前,種子與幹細土2~3倍拌勻,以撒播為主,力求均勻。播後用腳輕輕將畦面踏一遍,使種子與泥土緊密接觸,澆足水。春、秋播種採用地膜覆蓋,夏季播種採用遮陽網覆蓋,以利出苗整齊。出苗後將地膜或遮陽網揭掉,保持畦面溼潤,促進生長。

  3、田間管理

  合理施肥。一般秋播後3~4天出苗,春播的6~15天出苗。當幼苗2 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施0.3%尿素液1000公斤,第崐2次追肥於收穫前7~10天進行,以後每收穫一次追肥一次。

  適時澆水。薺菜種子小,易受土壤水份影響,出苗前注意澆水保溼,澆水時間以早晚為宜。要掌握輕澆、勤澆的原則,不能一次澆透。

  及時除草。薺菜植株矮小,通常是撒播,雜草與薺菜混生在一起除草比較困難,費工,應結合收穫拔除雜草。

  病蟲防治。霜黴病與蚜蟲是薺菜的主要病蟲害,要採用綜合防治。一是清溝理墒,防止田間積水,及時拔除雜草,使植株通風透光;二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2%克露600~800倍液,噴霧防治霜黴病。蚜蟲防治可用吡蟲林或菊脂類農藥。

  4、採收

  薺菜是分次採收,每次採收應採大留小,留植株要均勻適當。早秋播種薺菜,真葉10~13片採收,播種後30~35天採收,以後分期收穫4~5次,至翌年3月下旬結束,畝總產量2500~3000公斤。10月上旬播種的秋薺菜,需45~60天,才能開始採收。2月下旬播種的薺菜,4月上旬採收上市。春播一般採收1~2次,畝產量達1000公斤左右。

  5、留種

  栽培薺菜需單獨建立留種田,留種田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肥力適中的地塊。留種田一般在9 月下旬~10月初播,用種量1公斤左右,撒播稀勻。2月中旬進行一次株選,拔除細弱、劣株和不符本品種特徵的雜株,保持12釐米見方的株行距,並追肥一次。3月下旬抽苔現蕾,4月下旬開花,5月初採收種子。適時採收是薺菜留種的關鍵。當種莢由青轉黃七、八成熟時,為採收適宜時期,晴天上午10時前收割,就地晒1小時,再用薄膜或被單鋪在田間,搓出種子,揚淨涼幹,切忌曝晒,每畝收種子50公斤左右。種子橘紅色,色澤豔麗,使用年限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