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趣味數學教案

  讓幼兒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欣賞學習吧!

  範文一

  目標: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2、複習9以內的數字、數數,並區分6與9。

  準備: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還有小動物***。

  2、幼兒每人一份數字卡片

  3、每組提供白色紙條、漿糊、記號筆。

  過程: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1*** 我們將要去春遊了,我想邀請小動物一起去請大家想想辦法用什麼方法通知它們?***幼兒泛講***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麼,用什麼方法最好呢?

  ***2*** 打電話要查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動物家的電話。

  教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師:這是小猴家的電話。讓幼兒觀察發現小猴家只有圖形,沒有號碼。

  ***3*** 引導幼兒看圖數數編號碼。***三家全部觀察後,人人翻譯號碼******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數字貼號碼,也可用筆寫號碼***

  請各組派代表在黑板上貼數字

  集體念號碼 583469 583496 582734

  驗證號碼的正確性,老師***。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思考: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字,為什麼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數字排列的順序不同***

  ***2*** 觀察:在三個電話號碼中有哪些是不一樣的?

  ***小猴家的號碼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麼?

  ***三個號碼都是六位數,前兩位數都有5、8*** ***3***區分6和9

  問:老師也常把6和9搞錯,請你們幫助我記住它。

  *** 讓幼兒說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

  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數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增強幼兒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 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

  瞭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 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上海地區的家庭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我們用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所編的號碼。

  ***2***教師巡視後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

  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5延伸活動: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範文二

  活動背景:

  我園處在小城鎮,大部分幼兒都生活在現代化的小區,多層建築較多,門牌號在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有好幾次發現幼兒與幼兒在說自己家住在什麼地方,住的樓房有幾層,相互間討論的非常熱烈,興趣很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群的教育資源,擴充套件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空間。於是我就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主題活動中設計了《有趣的門牌號》這一科學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豐富幼兒對門牌號的知識,擴充套件幼兒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瞭解樓房中門牌號碼的意義。

  2、能在遊戲中理解數序、相鄰數並能熟練運用。

  3、發展思維的邏輯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1、自制門牌號、筆。

  2、自制XX小區圖***按序畫好6幢多層樓房***。

  3、幼兒操作用紙***每組***。

  4、編好門牌號的積木。***在每塊積木上寫好101、102…***

  活動重點:瞭解樓房中門牌號碼的意義,能根據門牌號碼找到相應的房間。

  活動過程:

  1、認識小區的樓房號。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樂樂家做客,他家住在XX小區4號303室,我們一起出發吧!”

  “呀,XX小區到了,裡面有這麼多的樓房我們怎麼去找呢?”

  ***出示畫好的小區圖,通過趣味性的遊戲,啟發幼兒從樓房上數字與樂樂家的住址產生聯想,初步感知門牌號在生活中的運用。***

  ***1***當有幼兒說到樓房上有數字時,教師及時說明前面數字表示樓房號。

  “樓房上都有些什麼啊?”***幼兒交流***“這些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呢?”

  ***通過討論知道小區裡樓房較多,樓房上的數字是用來辨別樓房號的。***

  “樂樂家住在4號303室,哪個小朋友來幫老師找到樂樂家的樓房號呢”

  ***2***根據樂樂家的住址找到相應的樓房。

  “找到了樓房,哪扇門才是樂樂家的?”

  ***引導幼兒根據樂樂家的住址對應觀察圖上的樓房,瞭解住址前面的數字表示樓房號***

  “樂樂家的樓房找到了,可是樓房裡有好多戶人家,到底哪一家才是樂樂家的呢?誰來幫老師找找?”

  ***通過設疑,引發幼兒瞭解門牌號的興趣***

  2、理解樓房的門牌號:***重點部分:教師講清楚門牌各數字表示的意思。先請幼兒討論後教師及時總結***

  “找到了樂樂家,他家的門牌是303,那樂樂家鄰居的門牌是多少?樂樂家樓下鄰居家門牌是多少?”

  ***相互比較中初步感知門牌數字表示是第幾層第幾間***

  “那哪個小朋友知道樂樂門牌號303表示什麼意思,前面一個3是代表什麼?後面一個3又是代表什麼?”

  ***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看來小朋友不是很清楚,那老師來告訴小朋友,門牌303,前面一個3表示的是這座樓房的第3層樓,而後面的一個3表示的是第3間,小朋友要先找到前面的3,然後在這一層上找到第3間,這樣就找到樂樂的家了。***教師邊說邊用動作在樓房上指示,形象化地幫助幼兒理解303的意義***那這次老師要去202,誰願意幫老師來找找?

  ***幼兒上來操作在背景圖上圈出後,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再重複操作一遍:我們先找到第2層再找第2間就成功啦!***

  同樣方法:那老師這次要去1號樓第4層的第2間?誰能夠幫老師找到門牌號?”

  ***運用不同的方法多次練習,加深門牌號的認識***

  3、幼兒練習操作,鞏固對門牌號的認識。

  “小朋友你看,這個小區裡面的門牌號有的都掉了,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忙把這些門牌補好呢?”

  ***1***幼兒分組練習,每組一份作業紙,請幼兒集體把門牌號貼上到相應的位置。

  ***2***在投影儀上檢查作業結果。

  4、延伸活動——造樓房:

  “小朋友真厲害都能幫忙把門牌號都補好了,那我們現在去看看樂樂在幹什麼吧,原來他在搭積木造樓房,那我們一起去吧!”

  ***幼兒搭積木***

  “現在老師要把門牌號發給小朋友,請小朋友按照順序來安裝門牌號,好嗎?”

  ***幼兒自由搭積木並安裝門牌號,教師巡迴指導***

  範文三

  設計意圖及教育理論依據:

  兒童的數學經驗是在生活情境、遊戲情境和幼兒園教學情境中不斷獲取並得以提升的。對我班幼兒來說,按顏色和形狀分類、按數取物是大多數幼兒已經掌握的經驗,但按照顏色、形狀和數量三項特徵進行對應計數是大多數幼兒不具備的能力,而且,這樣的複雜經驗在平時的生活情境中並不容易接觸到。因此,這種經驗的提升需要通過我們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活動來完成。

  兒童的活動要來自於他們的生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與積極性。而且從生活中的問題入手,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會更有利於幼兒的認知發展與技能獲得。《開心農場》這個活動來源於班級秋遊活動,孩子們去農場玩,採摘了茄子、蘿蔔等農作物,回來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還在興奮地討論著。我抓住這個興趣點設計了這個活動,將顏色、形狀和數量三項特徵的對應融入到活動中,意圖讓幼兒通過活動來提升自己的數學經驗。

  我園在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資助金專案課題——《幼兒園數學活動情境創設的實踐研究》的研究中發現:有效的活動情境,能夠積極促進幼兒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我的活動設計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到開心農場做客作為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並且設計了遊戲場景,賦予幼兒遊戲的角色,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輕鬆自然地獲取知識,真正感受到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按照顏色、形狀和數量三項特徵進行7以內對應計數,進一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發展仔細觀察的能力,知道對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檢查驗證。

  活動重點:

  幼兒能根據形狀、顏色、數量三項特徵條件選出相應的蔬菜。

  活動難點:

  幼兒能根據“菜譜”上的要求,取出相應種類、顏色和數量的蔬菜,檢查後進行拼盤、貼上。

  活動準備:

  1.毛蟲及蚊子圖片若干***卡片上的蚊蟲數量在7以內***擺放在場地中,每人一筐數字卡,每筐7張卡片,上面標有從1到7的阿拉伯數字。

  2.蘋果卡片,紅蘋果7個、黃蘋果6個、藍蘋果5個、綠蘋果4個,掛在果樹上;4個動物朋友的水果店,大的色卡和數字磁鐵,每人一套4~7的數字卡和小色卡,小色卡用來標記顏色。

  3.不同標記的農田三塊,有選單的盤子若干***不同難度***,四種顏色的蘿蔔、甜椒和蘑菇若干,膠水。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來到“開心農場”:“今天開心農場邀請我們去做客,聽說這是個神奇的農場,裡邊種滿了各種各樣神奇又好吃的水果和蔬菜!我們一起去玩玩吧!”

  跟隨音樂進入農場。

  二、遊戲情境:消滅害蟲。***複習認識7以內數字和點數***

  1.教師帶領幼兒步入場景一***如下圖***

  教師:“聽開心農場的老闆說,農場裡草叢很茂密,裡邊有許多蚊子和毛毛蟲,老闆想請你們幫忙把這些害蟲消滅掉!”

  玩“發現毛蟲圖片後玩消滅害蟲”的遊戲,要求:圖片上有1只蚊蟲,就踩/拍一下,有2只蚊蟲就踩/拍兩下,以此類推,圖片上有幾隻蚊蟲就做幾次相應的踩地或者拍打動作。

  2.7以內點數、認識7以內數字

  教師:“害蟲消滅掉了,大家都是滅蟲小能手,咱們一起數數看到底每個地方消滅了幾隻害蟲吧!”

  請幼兒去拿一筐數字卡,自由去點數分別消滅了多少隻蚊蟲,有幾隻就在圖片上擺上相應的數字卡,最後幼兒和老師共同點數檢查。

  三、活動情境:到蘋果園摘蘋果。***學習7以內對應計數,進行顏色、數量兩項特徵的對應***

  1.帶領幼兒到 “蘋果園”***如下圖***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都有什麼顏色的?”

  幼兒每人摘一個蘋果。

  2.出示動物磁鐵,請幼兒按顏色給小動物們送蘋果。

  教師提出送蘋果的規則:“每位小朋友只能送一個蘋果,每個動物寶寶的框子裡只能放一種顏色的蘋果!”

  3.共同點數,學習顏色、數量兩項特徵對應計數。

  ***1***請個別幼兒觀察、點數寶寶兔籃子裡蘋果的顏色和數量,並從黑板上取出色卡和數字卡,貼到寶寶兔籃子下方進行表示;然後請所有幼兒一起點數並從自己的筐裡取出對應的色卡和數字卡。

  ***2***請幼兒觀察胖胖豬籃子裡蘋果的顏色和數量,然後從自己的筐裡取出相對應的色卡和數字卡,請一名幼兒上前操作,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3***請幼兒獨立操作,分別觀察、點數嘟嘟牛、貝貝羊籃子裡蘋果的顏色和數量,用色卡和數字卡擺放做出記錄,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用畫圈的方式,在多項條件中圈出正確的顏色和數量的計數方法。

  四、新的問題情境:製作午餐,進行正確的顏色、形狀和數量三項特徵的對應。***在過程中帶領幼兒檢查驗證操作結果。***

  教師:“開心農場裡還種了好多好多好吃的蔬菜,待會咱們再去摘一些回來作出美味的餐點吧。不過要做出美味的午餐,可必須得認真地看清楚菜譜,不然做出來的菜味道就不好吃了。”***培養兒童認真觀察的能力。***

  要求一:幼兒取一個盤子,仔細觀察上邊的菜譜,按照菜譜的標記到菜地找到對應的蔬菜,菜譜上有幾種蔬菜就要找夠幾種。

  要求二:幼兒按照菜譜上要求的顏色和數量把蔬菜放進盤子裡,並檢查。

  要求三:幼兒將蔬菜按自己的喜好擺好造型,貼上在盤子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之前和孩子們去農場秋遊,他們對農場裡的事情充滿興趣,我便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了本次活動。因為熟悉並喜歡情境,幼兒全程非常積極,以一種輕鬆、自由、自然的狀態愉快操作、投入學習。在活動中的每個環節,我都給幼兒多一點挑戰,既保證了他們探索的慾望,也讓他們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活動第一個環節我提供了數量在1~7以內的蚊蟲圖片和數字卡,在一個開放性的花園情境中,讓幼兒通過消滅蚊蟲這個遊戲來複習7以內的點數及數量間的對應。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從一開始就將自己融入到遊戲情境中,非常投入,也非常開心。大多數幼兒都能夠認真點數圖片上的蚊蟲數量並取出相應的卡片,但也有少部分幼兒在放卡片時發生了錯誤。基於我對孩子的瞭解和觀察,放錯的幼兒事實上也已經具備了數字符號與量之間的對應,他們的失誤應該是因為沒有聽清要求或看清圖片造成的。於是我沒有直接指出,而是通過集體檢查的環節讓幼兒能夠馬上調整失誤,同時這也讓孩子知道聽清要求和檢查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強化了他們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在送蘋果的環節,蘋果樹和小動物是平行擺放的,這樣的放置更利於幼兒直觀地觀察與思考。在這個環節,情境向幼兒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找出顏色與數量兩項條件下對應的物品。這個挑戰對幼兒來說並不難,但在規則理解、操作方式以及常規方面可能會出現混亂。因此,我在設計活動時通過層次性的活動讓幼兒注意到操作規則與常規:開始由我來示範送色卡和數字卡,讓幼兒集體檢查;接著我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其他幼兒集體檢查。此時我通過觀察,確認大部分幼兒已經瞭解了活動規則並能基本完成,就在給後面兩個小動物送蘋果時使用了新的方式——讓幼兒在四種顏色和四個數字裡圈出正確的答案。這一操作要求幼兒從多項條件中選出正確的內容,既是新挑戰,又為後面的個體操作提供了鋪墊。正是通過這幾個不同層次的活動,我逐漸退出對幼兒活動的介入,將操作還給孩子。

  第三個情境是做大餐,這個環節涉及了按照形狀、顏色和數量三項條件進行正確對應,幼兒需要完全自主操作並嘗試自己檢查,這對他們來說是更大的挑戰。由於是個體的操作,所以場景設定更為開放,便於幼兒獨立思考和自主操作。考慮到幼兒間的個體差異,我將菜譜分為初級、中級和高階三種難度供他們自主選擇。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能全情投入,真正感受到了在玩中學的快樂。

  整個活動,我一直充分尊重幼兒的主動性,為他們營造了一個自主參與、主動學習的心理氛圍,讓幼兒自主地參與遊戲,並在活動中形成和諧的師幼、幼幼、幼兒個體與教育中介之間的互動,幼兒在主動操作中,經歷認知結構的變化,自主建構知識、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