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區域活動隨筆_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隨筆

  開展區域活動的意義,就是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和提高思考能力。那麼大班區域活動隨筆會寫些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大班區域活動隨筆,希望你喜歡。

  大班區域活動隨筆篇一

  區域活動是實現大班孩子教育發展目標的良好途徑,針對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給孩子們開設了美食一條街,益智區,閱讀區,手工四個活動區,讓孩子自由遊戲,以促進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在進行區域活動時,我通過細心觀察發現益智區中的“找不同”無人來玩,這種遊戲材料是新投放的,“找不同”遊戲的材料也算豐富,圖片色彩鮮豔,孩子們應該喜歡的,可為什麼不能吸引孩子們呢?

  我通過認真的觀察孩子的行為,分析他們的心理特徵,思考這個區域的材料環境,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原因:

  1.材料缺乏趣味性

  投放“找不同”這個遊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觀察的能力、有耐心、認真、專心做一件事的好習慣。但是很多孩子來到都是一看看,二翻翻,三就走人了,沒有一個感興趣的。

  2.活動中幼兒缺乏成功感

  幼兒在其他活動區中活動結束後都有作品給大家展示,從中得到一種滿足,快樂,而益智區中的“找不同”卻沒有作品呈現。

  3.材料有難度

  兩幅畫或是兩種物體進行比較找出不同之處,這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因為這種活動要求孩子必須有耐心、細心、還要專心才能完成。

  大班區域活動隨筆篇二

  根據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和區域的更換,本週所設定的區域有——小醫院、探索區、建構區、圖書角、數學區、健康區。在每個區域中也相應地投放了不同的材料,有探索類的玻璃紙,小電筒,電線等,還有各類書籍,在繪本分享區中有各種材質精美的繪本故事。每個區域的設定我們班內老師都進行了周到的考慮。

  和往常一樣,幼兒在自主地進行著區域活動,我觀察著各個區域中幼兒的區域活動情況,從中我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幼兒對於自己進入的區域都是自由選擇,但缺少對區域的認識性,存在著幾個區域亂玩的現象。這樣一方面各區域的活動情況顯地比較亂,沒有規則性,另一方面區域的材料也會隨幼兒的到處更換而變換到另外的幾個不同區域中。在活動進行中,我也給予了區域活動中的幼兒及時的指導,希望在對本次活動的反思中吸取不足之處,在下次的活動中一定會考慮地更加周到,讓區域活動更加地完善。

  大班區域活動隨筆篇三

  管子積木是小朋友們的最愛。最近的一週,我在區域活動裡安排了建構區,請幼兒建構積木小人。這一天,我巡視到了那裡,看到浩浩、勳勳、帥帥等幼兒拼了個長長的棒子一樣的東西,握在手裡還不停地開槍。我對他們說:“能不能搭個小人呢?”他們開始木然。我接著啟發說:“瞧,我這塊積木當作頭,行嗎?”聰明的涵涵開始迅速地用幾塊積木擺了個小人。我問他:“這個小人在幹什麼呢?”他說:“他在走路。”於是,我誇張地表揚了他,並且說:“能不能拼個大力士、射擊運動員……?”他們勁頭十足,紛紛動起手來。不一會兒,一個個小人拼出來了,有各種動作,各種姿態。

  幼兒在建構區遊戲,尤其是男孩子,如果讓他們按意願構建會始終停留在自己的興趣上。那麼老師該怎麼辦呢。所以老師的適時啟發和有方向性的引導很關鍵。本次的區域活動裡它是顯而易見的。

  在第二天的區域活動中,我仍然繼續觀察建構區。他們有了前一天的活動經驗後,小朋友都想撘一個自己的運動小人。只是純粹模仿別人的大力士等。那我又想,怎麼才讓他們拼出多種運動的小人呢。正當我無計可施時,一個孩子拿著自己的小人同時還擺出了小人的動作。於是,我請他們先做動作,然後再按照動作拼小人。結果好了起來。當我再次巡視到這個區域時,還發現了一個拼好的大方框,我想這可以當作足球門嗎!接著引導幼兒想象這個方框是什麼,在我多次耐心地啟發下,幼兒才想到是足球門。那我就對他們說:“我們拼成的運動小人需要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械,你能不能幫忙拼一些和運動有關的東西來呢?像足球門不就很好嗎!經過這樣的啟發後,幼兒們又開始動腦筋建構了,而且還引起更多幼兒的興趣,參與的幼兒多了。

  在一個活動中,老師的啟發與引導應該是多角度,多層次的,不但有橫向的思考,還要有縱向的審視。老師也需要發散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的活動更充分,更加精彩!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大班區域活動隨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