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區域隨筆
近年來,關於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相關研究激增,成為學前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閱讀!
篇一
在我的幼教生涯中,每一年每一個學期,都會碰到一些缺點較多的孩子,他們經常會出現一些讓人頭痛的不良表現,如任性、固執、愛發脾氣、說謊、搗亂、不守紀律、打人、罵人等。這些在性格上、行為上具有一些特殊不良表現的孩子,一般稱為“個別孩子”。經過觀察和分析,我發現這些孩子,主要是由於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不同,接受的教育條件不同,在生活中經受的鍛鍊不同,所以他們除了具有本年齡階段孩子所具有的共同特點以外,在生理、心理方面也會出現千差萬別的個性特徵。
孩子缺點較多,並不是一生下來就那樣,多是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和不良教育的結果。作為教師和家長,面對孩子這些不良的性格及行為的時候,只要我們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採取科學、正確的方法,是可以改正的。但是,教育這些“個別”的孩子,我們需要比教育一般孩子花費更多的耐心和付出更多的精力。
那麼我們該怎樣教育“個別孩子”呢?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家長、教師要認真調查瞭解孩子不良性格及行為產生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耐心細緻地進行教育。
一、因材施教
俗話說:“一百個人一百個性格”,孩子更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教師、家長要針對孩子的愛好和性格特徵,採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個有心人,時刻關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及特點,抓住有利時機,適時引導教育。比如我們班伍振豪這個孩子,剛接手教他的時候,是一個紀律非常散漫,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常常隨意在教室裡走動,老師上課的時候,我上我的,他玩他的,可真一點沒把老師放在眼裡,教育多次也不見改變,真的是令人頭痛。但經過我細心的觀察,我發現在我講故事的時候,這個孩子可認真了,從頭到尾都乖乖地睜大眼睛入迷地聽,而且在我講完故事後,還常常發表自己的看法。看到這種情況,我馬上因利制勢,常常利用課餘的時候,和他一些閱讀故事書,而且還常請他給小朋友們講故事。慢慢地,這孩子不但故事講得好,而且在聽、講故事的過程中,慢慢地接受到了教育,現在,他不但成了班上大受歡迎的的故事大王,而且學習習慣也好了很多。
二、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歡你,才會樂意聽從,接受你的教育。教師、家長要對孩子熱愛、瞭解、同情、關心、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賴,使他從心眼裡願意接受教育。對此我深有感受。今年我帶的是學前班,班上有一個孩子叫譚創傑,他是園裡一個非常“有名”的孩子,任性、固執、愛發脾氣、搗亂、不守紀律、打人、罵人,這些就是他上任老師給我對他的介紹。剛開學時,他的行為確實如他老師所說的一樣,但我沒有在小朋友面前批評過他,因為我知道批評對他來說應該是家常便飯。我常利用空餘的時間,把他拉到我跟前,握著他的小手,和他聊聊天,讓他說說一些自己的事情。每次他都非常的開心,從我開始對他的一問一答,到現在,他已經非常樂意主動地和我聊關於他一切開心和不開心的事,連他家裡的事也一大早回園就和我聊,生怕忘記了一樣。慢慢地,我發現,這個孩子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腦子轉得特別快,而且還很會關心人,是一個比較貼心的孩子。現在,他不但變得聽話、懂事,而且做事也積極多了,連他的媽媽都說他現在在家比以前進步了很多。看到他的轉變,我確信,只要有愛,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會變成一粒會發光的金子。
三、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
作為孩子,,每一個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表揚的話,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激勵。特別是那些被大家定格為不聽話的孩子,更加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只怕是一個溫柔的目光,都會讓他們感動。然而,很多老師,常常會把焦點放在那些乖孩子身上,從而忽略那些“個別孩子”讓他們備受冷落。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如有的孩子比較很好動、調皮,常常屁股不粘椅子,破壞班級紀律,然而他們的在動手能力方面卻有著突出的表現。作為家長、教師,我們要用放大鏡來看孩子的優點,發掘孩子的長處,以長制短,依靠孩子的優點來克服缺點。有的家長和教師對“個別孩子”往往把焦點放在了孩子的短處上,很容易只看到缺點,常常恨鐵不成鋼,不分場合、不講情由地訓斥、挖苦、諷刺,還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不要過多談論孩子的缺點,因為這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產生對立情緒,效果很不好。要不斷髮現、表揚孩子的長處和優點,調動其積極性。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相信他們會有進步。對孩子微小的進步要及時肯定和表揚,同時提出希望和要求,使孩子有信心改正缺點。
四、靈活運用教育方法
對於“個別孩子”,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教師要從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教育,要機敏地、有原則又靈活地運用教育方法。例如,當孩子正在發脾氣時,我們不要和他僵持下去也不要為了省事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這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暫時離開現場,避免孩子的情緒繼續發展下去,等孩子情緒平靜後,再向他講道理。這時,孩子的情緒安定了,家長或教師再去教育他,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也能容易意識到自己的不對。
五、依靠集體教育“個別孩子”
教師和集體配合,對“個別孩子”進行教育,效果比較大。小朋友集體的正確輿論及約束的力量是相當大的,社會集體的新風尚、好行為對“個別孩子”的教育、感染也是很重要的。通過遊戲幫助糾正“個別孩子”的缺點,效果也是很顯著的。比如在角色遊戲中,我們可以請好動的孩子擔任需要控制自己活動的角色,讓他們在遊戲中瞭解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準則、規則……這一切可以使“個別孩子”的行為適合集體的要求,去掉或控制自己不利於集體的性格及行為。`
四、正確區分“淘氣”與“好動”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用“老實”和淘氣作為區別“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其實這樣的標準是不正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一般地說,“淘氣”的孩子智力並不差,相反他們是往往是高於“老實”孩子的。孩子“淘氣”,在某種意義上講,反映出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表現出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管處理的方法不一定是恰當,而這卻表明了孩子的智力正在積極地發展。當然,”淘氣“並不包括任性、說謊、罵人等,這些缺點是應及時糾正的。特別淘氣的孩子,有時是因為對教師教給的東西不感興趣,或者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而故事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看到好動、好奇、好發問正是體現著蓬勃的朝氣,只要我們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把注意力轉移到正確的方面,則“淘氣“孩子將會很快在各方面取得進步。
教育專家周弘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孩子的父母。”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作為家長和老師,只要我們對這些“個別”孩子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的教育原則,我相信,孩子將會勾畫出彩色的未來。
篇二
天氣愈來愈涼了,幼兒園裡的菊花開得潑辣,有的菊花花瓣凋落了,靜靜地躺在花盆裡,孩子們看著那些花瓣,有些沮喪:“老師,如果這些花不落,那多漂亮啊!”
“是啊,可是花開花落是大自然的規律啊!花兒的生命雖然結束了,可是它的美在下一個春天、夏天、秋天或者冬天還會再綻放的!”我安慰孩子們道:“美可以輪迴,不必悲傷,只要有顆愛心就可以再次欣賞到美的!”
孩子們神情不再那麼悲傷,一個叫梅子的女孩拿了一個紙盒,用小巧玲瓏的手,輕輕地把那些掉落在盆土上花瓣撿起,放入紙盒……又有一個孩子也拿起紙盒,撿起了花瓣……
看著他們一個個憐香惜玉的表情,我的心一陣陣地感動:“孩子,你們這是做什麼?”梅子笑了:“掉落的花瓣也是生命啊,也是美的,我們想把這些美收藏起來。”
我心悅、動容了:“好啊,孩子們,我們一起收藏美吧!”孩子們笑了。
一群可愛的孩子,有著純真美好的心靈,每天被愛溫暖著,懂得愛別人,也就懂得收藏愛!
孩子們,你們可知道?老師在心裡也收藏了你們這群充滿愛心的孩子!
篇三
在週三的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都玩得很投入,忙得也不亦樂乎,心情愉快的我在每個小組裡指導著。
忽然,王俊龍對我說:“老師,她不肯給我積木,我搭不出好看的房子了。”邱雨也搶著說:“他一直問我要,我自己都搭不好了。”
原來,邱雨和王俊龍在認真的玩建構區,邱雨想搭一個漂亮的花園,王俊龍想搭建一座小房子。但是由於材料比較有限,所以他們在玩的時候感覺自己少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積木,於是王俊龍只好問對方要一些積木,但是要了幾次,邱雨也不願意給他了,因為自己也越來越少了,感覺自己要完不成漂亮的花園了。看到邱雨不願意給自己積木了,王俊龍只好向我“求救”了。
瞭解了情況後,我問:“你們搭的一個是花園,一個是房子,那麼,房子可以不可以建在花園裡呢?”“可以!”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那你們能不能合作呢?王俊龍可以在邱雨的花園裡搭建房子,邱雨可以在王俊龍的房子外面搭建圍牆和一些玩的地方,邱雨也可以用雪花片來裝飾花園,做出各種花朵了呀!”
聽完了我的話語,他們想了想說:“對呀,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呢?這樣子就可以變成更大更好看的花園了呢。”說完,兩個孩子開始合作起來,一個做房子,一個搭圍牆、做花朵,很快就有了更好看的花園了,邱雨開心地把自己做出來的花朵裝飾進去,一下子他們就完成了。他們一起欣賞自己的傑作,感覺特別的滿意。也在一邊觀察的我,心裡也快樂極了。
在解說時,我請他們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他們也非常自信地介紹了他們的作品,還同時強調了他們剛開始搶積木,導致自己都搭不好,後來他們合作起來就變成了更好看的花園。
孩子的快樂往往來自他們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成就又往往來自他們的合作!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平時我們也要多設計一些讓孩子們親密合作的活動,在他們動手又動腦的同時,也加強了交流、理解與合作,孩子們在交流與合作中才能體驗到更多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