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活動隨筆

  區域活動可以把幼兒園孩子的潛力挖掘出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根據班級主題活動的開展和區域的更換,本週所設定的區域有——小醫院、探索區、建構區、圖書角、數學區、健康區。在每個區域中也相應地投放了不同的材料,有探索類的玻璃紙,小電筒,電線等,還有各類書籍,在繪本分享區中有各種材質精美的繪本故事。每個區域的設定我們班內老師都進行了周到的考慮。

  和往常一樣,幼兒在自主地進行著區域活動,我觀察著各個區域中幼兒的區域活動情況,從中我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幼兒對於自己進入的區域都是自由選擇,但缺少對區域的認識性,存在著幾個區域亂玩的現象。這樣一方面各區域的活動情況顯地比較亂,沒有規則性,另一方面區域的材料也會隨幼兒的到處更換而變換到另外的幾個不同區域中。在活動進行中,我也給予了區域活動中的幼兒及時的指導,希望在對本次活動的反思中吸取不足之處,在下次的活動中一定會考慮地更加周到,讓區域活動更加地完善。

  篇2:區域活動帶來的改變

  區域活動是孩子演繹生活的大舞臺,孩子們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感興趣的事情,都在表演區展現出來,今天表演區的孩子們在玩“扮新娘遊戲”,吳海平小朋友扮起了“新娘’,孩子們在她的頭上戴上了紅花,蓋上了紅頭巾,旁邊的孩子又是分糖,又是唱歌、跳舞的,玩的不亦樂乎。

  忽然,我的衣角被拉了一下,我低頭一看是朱夢雨小朋友。夢雨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平時不愛說話,但今天的她顯得十分的害羞,我趕緊低頭問她出了什麼事。她羞羞澀澀的悶了半天,才說出了一句:“老師我也想扮新娘!”

  我把昕蕾帶到了表演區那裡,孩子們不願意和她玩, 我試圖說服孩子們,只見其中一個小朋友說:“我們不和夢雨玩,他很髒!”我恍然大悟,看正在扮新娘的海平。確實,海平很乾淨,從入園起,海平的衣服總是乾淨的,我還曾佩服過海平的父母呢 。看到臉紅的夢雨眼裡掛滿了淚珠,我趕緊蹲下去說:“夢雨乖,不要哭,夢雨想當新娘的話一定要做一個講衛生的新娘,不然把旁邊的人薰跑了,不看新娘了怎麼辦?”“嘻嘻···”夢雨不好意思的笑了,旁邊的孩子也笑了,隨後,夢雨抬起佈滿淚痕的小臉說:“老師,我以後一定會講衛生的!”從夢雨的眼裡,我看到了堅定。果真,夢雨變了,變乾淨了,臉上依舊掛著笑,改變的是旁邊的小朋友多了,他的笑聲更頻繁了。

  又一次的區角活動,我急忙的尋找著夢雨的身影,怕她再是一個人,可是當我往表演區望去時,看到的新娘竟然是夢雨。我很高興!

  有時身邊的一件小事,便是改變一生的開始!

  篇3:做個有心人

  一天下午,我們班開展區域活動,小朋友都在各活動區玩,只有張池在哪兒趴著,我問她:“張池,為什麼不去參加活動?”

  她說:“不願意玩。”

  我對她說:“你為什麼不願意玩呢?”

  她卻說:“老師我趴著行嗎?”我想她是不是病了,用手摸摸她的頭不發燒,如果硬把她推到活動區,似乎違反了尊重幼兒意願的規則,我該怎麼辦呢?我決定在不違反《活動區規則》的情況下,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使張池以大家能接受的理由進入到別人活動的區域,這樣既能有效的保護幼兒的遊戲熱情,又可以發揮集體的作用,讓大家來想辦法幫助她。

  於是我問其他小朋友:“你們誰願意和張池一塊玩呀?”“張池來我們這兒玩吧”“來我們這兒玩吧”......別的小朋友爭先恐後的邀請她。最後她加入到“娃娃家”去玩了。

  我覺得老師要做有心人,善於觀察幼兒,瞭解幼兒,引導幼兒,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真正做到心中眼中都有孩子,多為孩子著想,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