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創新, 這個詞最近一兩年被炒的很熱,國家領導人也曾公開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理念。的確,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個人的成長、生活的豐富多彩都離不開創新。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希望能幫到你。

  管理創新的基本條件

  為使管理創新能有效地進行,還必須創造以下的基本條件:

  1、創新主體***企業家,管理者和企業員工***應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這是實現管理創新的關鍵。心智模式是指由於過去的經歷、習慣、知識素養、價值觀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行為習慣。創新主體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遠見卓識;二是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和價值觀。

  2、創新主體應具有較強的能力結構

  管理創新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創新,創新管理主體應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現為創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將創新轉化為實際操作方案的能力,從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項能力;增效能力則是控制協調加快進展的各項能力。

  3、企業應具備較好的基礎管理條件

  現代企業中的基礎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礎資料、技術檔案、統計記錄、資訊收集歸檔、工作規則、崗位職責標準等。管理創新往往是在基礎管理較好的 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因為基礎管理好可提供許多必要的準確的資訊、資料、規則,這本身有助於管理創新的順利進行。

  4、企業應營造一個良好的管理創新氛圍

  創新主體能有創新意識,能有效發揮其創新能力,與擁有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有關。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下,人們思想活躍,新點子產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 氛圍則可能導致人們思想僵化,思路堵塞,頭腦空白。

  5、管理創新應結合本企業的特點

  現代企業之所以要進行管理上的創新,是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業的資源以完成本企業的目標和任務。因此,這樣的創新就不可能脫離本企業和本國的特點。在當前的國際市場中,短期內中國大部分企業的實力比西方企業弱,如果以剛對剛則會失敗,若以太極拳的方式以柔克剛,則可能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中國企業應充分發揮以“情,理,法”為一體的中國式管理制度的優勢和特長。

  6、管理創新應有創新目標

  管理創新目標比一般目標更難確定,因為創新活動及創新目標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儘管確定創新目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目標則會浪費企業的資源,這本身又與管理的宗旨不符。

  什麼是管理創新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於1912年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

  通常而言,創造是指以獨特的方式綜合各種思想或在各種思想之間建立起獨特的聯絡這樣一種能力。能激發創造力的組織,可以不斷地開發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管理創新則是指組織形成一創造性思想並將其轉換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的過程。也即,富有創造力的組織能夠不斷地將創造性思想轉變為某種有用的結果。當管理者說到要將組織變革成更富有創造性的時候,他們通常指的就是要激發創新。

  管理創新是指企業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

  有三類因素將有利於組織的管理創新,它們是組織的結構、文化和人力資源實踐。

  1***從組織結構因素看,有機式結構對創新有正面影響;擁有富足的資源能為創新提供重要保證;單位間密切的溝通有利於克服創新的潛在障礙。

  2***從文化因素看,充滿創新精神的組織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徵:接受模稜兩可,容忍不切實際,外部控制少,接受風險,容忍衝突,注重結果甚於手段,強調開放系統。

  在人力資源這一類因素中,有創造力的組織積極地對其員工開展培訓和發展,以使其保持知識的更新;同時,它們還給員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減少他們擔心因犯錯誤而遭解僱的顧慮;組織也鼓勵員工成為革新能手;一旦產生新思想,革新能手們會主動而熱情地將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援並克服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