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蘆筍怎麼種植

  無公害栽培技術在現在的蔬菜種植中經常用到的一種種植技術,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蘆筍品種選擇

  選擇中熟綠白筍兼用品種,如阿特拉斯、阿波羅等優良品種,此類品種品質優良,風味佳,適應性強,一般畝產綠蘆筍800-1000公斤。

  蘆筍育苗

  選擇地勢較高,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作苗床,每畝大田需寬1.3-1.5米、長10米左右的苗床。每個苗床內均勻摻入腐熟有機肥150-200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氯化鉀1公斤。土肥混合均勻後,採用8-10釐米直徑、高10釐米的制缽器制缽,每畝需缽2500個左右。每畝大田需種子50-70克,催芽後在3月10日至4月10日每缽播種1粒,播後覆細土1.5-2釐米厚,畦面平鋪地膜,然後支小棚。出苗前床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5-30℃,晚上不低於12℃,當70%幼苗出土時去除地膜並逐步通風煉苗。幼苗苗齡60天,單株地上莖櫱3根以上即可定植。

  蘆筍定植

  選擇種植地周圍3公里無汙染源,灌溉水質優良,地下水位低的沙土和壤土地。5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每畝施有機肥2000-2500公斤,純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鉀5-6公斤。深耕整地耙平,開挖定植溝,行距1.3-1.5米,溝寬40-50釐米,深30-40釐米。開好田間一套溝,做到三溝配套。定植株距25-30釐米,每畝栽1800-2000株。幼苗抽生新莖後,分期逐步填平定植溝,直至形成魚脊狀為止。

  蘆筍田間管理

  ⑴除草。根據雜草發生危害情況及時中耕鬆土,消滅雜草。

  ⑵灌排水。生長期間,若天氣乾旱,應及時灌水防旱;汛期或大雨後應及時排澇降漬;

  ⑶施肥。施好“三肥”:催芽肥一般在3月上中旬結合壟間鬆土,每畝施有機肥2000-2500公斤,純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鉀5-7公斤。壯筍肥一般在6月上旬,大田留母莖後,每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純氮10-11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鉀8-9公斤。秋髮肥在8月下旬,大田採筍停止後施,每畝施有機肥2000-2500公斤,純氮10-11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鉀6-7公斤。

  ⑷培土、退土。若採收白筍,每年3月下旬,結合中耕鬆土,在幼筍生長區培成底寬60釐米、面寬30釐米、高40釐米左右的高壟,內鬆外緊,表面平滑。採筍結合後,及時退土,恢復土地平整。

  ⑸蘆筍更新。一般情況下,定植後的2-3年為蘆筍幼年期,也稱根株養育根;定植後4-5年是蘆筍產量高峰期,此期稱蘆筍成年期;採筍8-9年,產量逐步下降時稱蘆筍衰老期。進入衰老期後,要及時選用新品種,重新育苗移栽或換茬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