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茶道的品茗方法
功夫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賞澤起舞
茶因品種不一,色也各異,或碧如溫玉,或暖似琥珀,或深比玄石。茶色又在杯中分上、中、下三層。觀杯中茶色,看熱煙嫋嫋而上,縈繞之間,有輕香沁人,如佳人在前,令人慾邀而交之。
昭君出塞
茶謂之飲品中的君子,以茶會友,自有打破人心隔膜,盡情交談之願,故取茶有如請友,命名“招君出塞”,也有諧昭君和親之意。常以三指持杯,又稱“三龍護鼎”,且有珍而重之之意。
聞香識茶
君子之間,交淡如水,情濃似茗。迎賓之時,多呼一聲:“衝壺好茶你食”。靜聞茶香,品味的不僅僅是茶的品階,更是凝聚在茶韻裡,沏茶人的一番工夫。聞香,是識茶,更是識人。彷彿沁人心脾的知己,在色澤誘人的暖茶中,靜候您的品讀。
喜逢甘露
既聞茶香,必思其味。然杯中茶湯尚燙,尊駕莫急,先杯沿接脣,小啜一口,讓脣舌慢慢感受這期待已久的茶湯滋潤,猶如久旱之初逢甘露。“久旱逢甘露”乃人生四大喜事之首,有工夫品茶也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蒼龍入宮
甘霖在口,稍稍一咽,便開啟咽喉,熱流直奔於深腹之處,燒至丹田,潮有俗語“茶燒燙著腰”。這一口,有蒼龍逐日之勢,故名為“蒼龍入宮”。
溫床暖玉
一口過後,舌已滋潤,喉亦舒展,甘露初嘗而又滾滾而逝,於是再啜一口,聚於舌內,翻滾而下間,有如溫玉在口,散發於口腔之中,令人脣齒留暖,津澤生香。
香消玉蘊
二口過後,手中茶宜在第三口喝完。一口乃“喝”,二口是“喜”,三口為“品”,四口便是“嘔”了,這是古人造字精妙的體現,也是品工夫茶的工夫所在。三口過後,茶香已充分擴散,遍佈於鼻腔、口腔、體腔。但滾燙感也隨之而來,霎時間消除了遍體的香味,只存留暖玉流轉後不捨的感覺。
歸閣凝香
與茶的交流,在一品之間,飲罷送杯盞回茶盤,似有不捨。然熱感過後,忽有一陣清香自肺腑而上,纏繞口舌之間。見對坐友人,回味茶韻裡淡淡的情懷。會心一笑,開口便如蘭芝綻放,舒展胸懷,暢吐心聲,人生幾何.
功夫茶之理
功夫茶之隆情,使其茶藝超凡而 “入俗”。功夫茶的雅趣,讓品茶者難得清閒,樂於賦閒。功夫茶的厚韻,蘊含國人苦盡甘來的生活觀念,而功夫茶的義理,則明白無誤地透示著傳統思想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哲學追求。
喝茶,本是一件平常的生活瑣事。但畢竟與一日三餐皆須填飽肚子的吃飯相比,有再高一層的功能需求。而這種基於解決了溫飽需求的高層次生理需求通常也演化出更高一層的精神追求。所以,當喝茶並非為了止渴、喝茶並非為了消食去膩時,便是品茶。品茶要有經驗,要有學識,要有修養。品茶要有感覺,要有頓悟,要有心機。當品茶成為時尚,成為藝術,成為文化之後,茶道便是一種積澱著民族生活意識.民族倫理觀念、民族精神追求的生活美學了。功夫茶的確不亞於一門高深的學問。如果你懂得 "天人合一"的義理,功夫茶聖殿之門便開啟著恭迎你入室了。
功夫茶茶道的茶藝
1.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一番。
2.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3.裝茶 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舌。
4.潤茶 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麵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5.沖泡 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7.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小***。
8.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執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 工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鬚髮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脣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痴如醉,彷彿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