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慢性腸炎的危害及治療方法

  慢性腸炎是常見的腸道疾病,很多人患上了慢性腸炎後拖延不去治療,從而導致病情加重,受到的危害也變大。也許是因為人們對慢性腸炎的危害不夠了解,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患慢性腸炎的危害吧。

  患慢性腸炎的危害

  一、中毒性腸擴張:慢性腸炎的一個嚴重併發症,多發生在全結慢性腸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達44%,臨床表現為病情迅速惡化,中毒症狀明顯,伴有腹瀉、腹部壓痛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白細胞數增多,易併發腸穿孔。

  二、腸息肉、結腸惡變:結慢性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在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腸息肉,一釐米以上腸息肉惡變率極高;另外,約5%慢性腸炎病例可發生惡變,多見於病變累及全結腸,幼年起病和病史超過10年者。

  三、腸狹窄:多發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長達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見於左半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鑑別良性惡性。

  四、便血: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輕重的指標。這裡所說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時間內大量腸出血,伴有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輸血治療。另外,長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慢性腸炎的治療方法

  1、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有的引起噁心、嘔吐、頭痛、皮疹、粒細胞減少、貧血和肝功能不良。如不見效和有不良反應,可改用甲硝噠唑。新黴素和酞磺噻唑也有效用。

  2、激素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可的鬆和強的鬆可改進全身狀況,使病程緩解,排糞次數減少,復發症狀減輕和食慾增加。但也有的病人效果不好,並可使潰瘍穿孔,出血和癒合緩慢。

  3、免疫抑制藥:硫唑嘌呤,每日1次,可改變病的程序,抑制臨床表現,但不能改變基礎病,常用於靜止期減少復發,也可能中毒,應加註意。6硫基嘌呤***6-MP***與激素合用可減輕症狀。

  4、保留灌腸:常用於直腸和乙狀結腸炎,可減輕症狀,促使潰瘍癒合。

  慢性腸炎的症狀

  ***1***消化道症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後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餘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噁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全身症狀:呈慢性消耗症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3***體徵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