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麻辣燙會有什麼危害

  麻辣燙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之一,麻辣燙風靡全國,老少皆好,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很美味但是要少吃,因為經常吃有很大的危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麻辣燙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麻辣燙的危害

  1、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最高只能耐受50℃至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

  2、麻辣燙的口味以辛辣為主,雖然能很好地刺激食慾,但同時由於過熱過辣過於油膩,對腸胃刺激很大,過多食用有可能導致腸胃出現問題。

  3、麻辣燙太濃太辣,成分過於肥膩,容易導致高血脂症、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4、街邊麻辣燙常常是滿滿的一鍋,如果沒有燒開、燙熟,病菌和寄生蟲卵就不會徹底殺死,食用後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5、食品原料不新鮮,或者經過處理,如甲醛處理可以改善水產品、動物血、豆腐等食品的質地。吃涮鍋的時候一樣危險。

  6、油脂不新鮮,使用反覆加熱後的油,或者檢驗指標不達標的油。餐館中的炒菜,油經過反覆加熱也很危險。

  7、各種小餐館和大排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調味品不合格的情況,如使用化學水解醬油、配製醋等。

  8、燙菜水反覆使用,其中可能積累有害物質,例如亞硝酸鹽和草酸的含量不斷上升。

  9、鹽味過重,味精過多,不適合需要控制鹽分的高血壓、心臟病、腎病患者。

  10、辣味過重,不適合呼吸道疾病患者、消化道疾病和各種慢性疾病患者。

  11、加熱時間不足,可能存在病菌存活的隱患。

  12、食物容器不夠清潔,未充分消毒,一次性筷子、餐巾紙的衛生不合格。

  麻辣燙的安全隱患

  一、細菌感染

  街頭小吃是各種細菌以及病菌的集聚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導致你出現食物中毒的情況。街邊麻辣燙常常是滿滿的一鍋,如果沒有燒開、燙熟,病菌和寄生蟲卵就不會徹底殺死,食用後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麻辣燙的燙菜水反覆使用,其中也積累了有害物質。麻辣燙的油脂不新鮮,那些油是反覆煮熟的,更有的油是不合格的。

  專家提醒長期食用這種食物很容易誘發消化道疾病,而且其中所含有的各種有害物質還容易侵害人體器官組織健康,從而威脅到生命安全。

  二、損害肝臟

  受利益驅使,不少攤販或海產品零售商為了使海產品看上去新鮮、儲存時間長,常常會使用國家禁用的工業鹼、福爾馬林發泡。據瞭解,工業鹼價格比食用鹼低,但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雜質。而福爾馬林即是40%濃度的甲醛溶液***多用於標本製作防腐、定形***,由於能使海產品保持原來的新鮮狀態,並加強了韌性,給人以新鮮質優的感覺,故商販常用其浸泡海產品。

  其實,福爾馬林的毒性相當大,食用後容易引起咽部、口腔、食管、胃腸道等不適及病變,大量食用或經常食用被福爾馬林浸泡的海產品,會損傷人體的肝臟,甚至誘發癌變。

  通常,用福爾馬林泡過的海產品除了韌性較大外,還可聞到一絲刺鼻的氣味,小商販給魷魚串塗抹上麻辣調味品後便將這些異味掩蓋了,所以不易被人察覺。

  三、食材不新鮮

  食品原料不新鮮,尤其是那些蔬菜類的,有的已經枯萎發黃了,但是,依然擺在上面。有的食物更是經過處理,譬如甲醛可以改善水產品、動物血、豆腐等食品的質地。不要再吃麻辣燙,為了自己的健康。

  健康麻辣燙的自制方法

  材料:兔腰,毛肚,鱔魚,豬環喉,午餐肉,鴨腸,藕片,萵筍,冬瓜,香菌,豆腐乾,白菜,花菜,青菜頭,牛油,菜油,郫縣豆瓣醬,永川豆豉,冰糖,花椒,胡椒,幹辣椒,醪糟汁,紹酒,姜米,精鹽,草果,桂皮,排草,白菌,辣椒麵,鮮湯

  1、制滷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瓣***先剁細***成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幹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滷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淨、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釐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釐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釐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釐米左右的薄片。用洗淨的竹籤,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滷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籤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麵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