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素質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雖然才剛起步,但是發展迅速,有些地區已經推進到了一定的深度,形成了一些有效模式。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資料僅供參考。

  篇一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堅持普及教育與個別諮詢相結合的原則。既開展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根據不同情況,開展心理輔導和諮詢工作。 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原則。既通過課堂教學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又組織大學生參加陶冶情操、磨鍊意志的課外文體活動,不斷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既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 大膽開展教學改革,積極探索班級授課、專題講座、團體訪談與行為訓練、個體諮詢、網上溝通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作為必修課對全體學生開設,系統講授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時間安排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開設。

  為一年級新生開設環境適應、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學習觀念與方法等方面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度過入學後的適應期,正確認識自

  己,明確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為二年級生學開設自我意識完善、情感調節、交友戀愛等方面的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使二年級學生順利度過高職學習的關鍵期。為三年級學生開設合作、競爭、成功、成才、就業指導、擇業心理等方面的講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擇業心態,使學生昂頭闊步的走向社會。

  為了增強教學的感染性與實效性,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式講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組討論法、辯論法、測驗法、心理劇角色扮演法、行為訓練法、團體心理活動法等。在教學中,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案例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及理論,提高學生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原則、技術和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於學生關心的心理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和演講,使學生增強認識,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採用多重互動體驗式的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採用體驗互動式教學,將心理測驗、心理訓練活動、心理體驗與心理知識的講授融為一體,使學生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理解心理學知識,並運用所學的心理調節方法,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擾,提升自身心理素質。

  根據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熱點問題適時舉行學生團體訪談與行為訓練,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或困惑,強化積極的心理行為。團體訪談與行為訓練採取了問答式、討論式、強化訓練式等。形式靈活多樣,以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

  針對學生個體存在的心理困惑與問題,積極開展學生個體諮詢並做好諮詢筆記。學院兩個心理諮詢室每天下午2:30—6:30常年對學生開設。有教師值班接詢,對學生及時進行指導、引導和幫助。

  開通的心理網站,通過***、QQ等形式開展網上心理輔導與網上諮詢,利用網路的隱蔽性、平等性與多維性,使大學生能夠面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開展積極的討論,對大學生面臨的個體心理問題進行諮詢與回答,使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暢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學生的個人權利,又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大開方便之門 。

  通過校園網站的論壇,教師的QQ郵箱與學生心理互動,開展互動式教學,師生共同探討,解答疑難問題。

  每年對全院新生進行了心理素質測試,並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幫助學生分析產生原因,使更多的學生更加關注心理健康。在數百個心理測試量表中,經過認真的分析,篩選出“SCL—90”***症狀自評量表***作為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使用量表。此外,還選擇瞭如抑鬱量表***SDS***、焦慮量表***SAS***、大學生考試焦慮綜合診斷量表、大學生心理適應性測量、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等,隨時可以通過測試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並對測評結果及時統計與反饋。

  充分利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傳陣地、常規化日常心理諮詢、主題化的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活動周***月***系列活動,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現場心理諮詢、心理測試等系列活動。利用心理健康操,指導學生認真訓練,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篇二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適應社會、 生存和發展自我的資本, 而大學生又是社會中一個具有相對優勢的群體, 所以他們不僅應具備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而且還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思想道德素質的基礎,是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保障,直接影響大學生學業和未來發展方向。

  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4種基本心理因素。這4種要素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道德品質結構。因此, 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是這些基本心理因素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客觀的自我認識、 和諧的人際關係、與周圍社會協調一致等健康的心理狀態, 是加強道德品質培養和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有利條件。

  心理因素對學習動力系統有重要影響。 引發學習動機的基本要素是需求和誘因, 而學習需求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求知慾和進取心。 求知慾和進取心強的人, 學習積極性高, 潛能容易發揮, 情緒對學習與運用科學文化知識有明顯影響, 意志對學習與運用知識有重要影響, 智力水平差不多, 誰的意志堅強,誰就能成為優秀者, 性格與學習運用科學文化知識密切相關, 良好的性格能促進學生知識的學習與運用並獲得優異成績。

  心理學和醫學研究表明, 不僅精神疾病的主要誘因是心理因素, 而且很多生理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心理因素對生理疾病的治療同樣有重要影響,心理素質還對身體潛質的發揮有著巨大影響。 縱觀全國, 大學生心理素質普遍存在著問題。

  第一, 認知性問題。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認知性問題主要表現為自我意識混亂, 有些大學生對自己容貌、 身材、體能、氣質等吹毛求疵, 有些大學生對自我抱有消極的觀念, 只追求個人本能和物慾的滿足, 只遵循所謂的“快樂原則”, 而完全拋棄社會性的“現實原則”, 更不用說道德性的“至善原則”。

  第二, 強迫症與抑鬱症。 強迫症和抑鬱症等都與人的認知能力有密切關係, 強迫症主要以反覆、頑固的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為主要症狀, 當事人內能感覺到這 些觀念和行為的荒謬和可笑, 但仍然無法控制。

  第三, 情感性問題。 在大學生群體中表現為缺乏激情, 當事人對親人、朋友和同學的喜怒哀樂反應冷漠, 缺乏同情, 情緒敏感且容易失控, 當事人因很小的刺激也會暴跳如雷, 唉聲嘆氣, 精神萎靡,常常產生內疚感、自劣感甚至罪惡感。

  第四, 人際性問題。心理距離拉大, 具體表現為: 同學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往帶有越來越強的功利動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開始變得形式化和抽象化;大學生的親情需要和理解需要不能得到較好的滿足。

  有些大學生待人處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缺乏對他人和社會的理解, 更不知道如何關心他人, 如何與人友好相處, 人際觀念錯誤, 使有些大學生對人際交往抱有消極的態度, 在大學生群體中還普遍存在嫉妒、 猜疑、 羞怯和自私等影響人際能力發展的心理因素。

  心理素質總體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關係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長, 溺愛型家庭往往使孩子形成了隨心所欲, 任意而為的個性, 自我意識和情緒控制的能力偏低, 同時, 缺乏謙、寬容的品格, 人際交往中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專制型家庭往往過於沉默或嚴厲, 孩子不敢大聲說話, 孩子長大後, 適應能

  力差, 對人屈從, 自信心不足, 過分抑鬱, 放任型家庭往往無暇顧及孩子成長, 把教育的任務完全委託給學校, 甚至認為“樹大自然直”, 無需多操心,易使孩子形成我行我素、 自以為是的心理,

  第二, 學校因素。 當前, 衡量一箇中學或老師教育水平的標準往往依據升學率, 在此目標和標準主導下, 教育方法只能是注重知識灌輸, 忽視心理培養, 學而優則金榜題名, 恰恰是這些能夠進入高校的大學生, 其心理素質水平相對更低, 他們往往不善於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能很好地面對和承受各種挫折和壓力以及處理各方面的人際關係,

  經常怨恨他人或自我封閉。

  第三, 社會因素。 市場經濟發展中, 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經濟效益的追求一方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也助長了金錢至上、享樂主義、損人利己的個人主義,淡化了人們的義務意識、 社會責任感及全域性觀念,這些現象必然會摧殘腐蝕學生的心靈, 使他們道德出現滑坡, 另外學校一些不良文化風氣的影響, 如厭學風、 經商風、 奢侈浪費風、吃喝玩樂風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等, 使心理素質差的學生產生厭惡學習、厭惡學校、 厭惡家庭、厭惡社會等不良心理, 進而出現一系列其他心理問題。

  第四, 個體因素。 大學生處於青春期的中後期,生理上發育已經成熟, 心理上卻不夠成熟, 心理狀態仍帶有一定的幼稚性、 依賴性和衝動性, 兩者之間的落差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我們通過對部分存在一定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分析發現, 其性格的缺陷表現為: 內向、心胸狹窄、抑鬱性、 神經質、多愁善感又難於表露、自卑感強、 適應現實環境較困難、 活動範圍狹小, 因此說, 個體的心理素質,特別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徵, 是導致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之一。

  所以, 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大學生心理素質發展的策略,發展認知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大學生通過反思的思維訓練, 構建健全的自我意識, 包括合理的自我評價、 自我認同、 自我尊重、 自我激勵等, 客觀和理性地對待自己和社會,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自我構念系統出現自我意識混亂, 其次, 在對自我不斷反思的基礎上, 大學生應始終保持自信心, 認知療法理論認為自信心是發展自己認知能力的重要力量,它是對自己各種素質和能力的肯定性評價, 這種肯定性的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抵禦認知性障礙的能力, 在拋棄來自傳統文化的陳腐消極的社會觀念基礎上, 與時俱進, 不斷提高自己承受各種社會性壓力的能力, 在面對來自考試失敗、 情感失意、 就業挫折等壓力時, 大學生不僅要認識到人類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 失意、 挫折和失敗等帶來的心理壓力總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更要認識到壓力也是促進自己成長和成才的必要動力。

  發展情感能力的策略。 人的心理除了理性因素外還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 這種非理性因素主要表現為情感。 因此, 發展情感能力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必不可少的策略, 我們認為大學生的情感能力發展策略包括情感的間接轉化和情感的直接釋放兩個方面。 所謂間接轉化策略指對來自生理缺失性需要的衝動導致的苦悶和煩惱進行情感轉換或調節。它主要通過健全大學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來實現自我保護, 具體包括壓抑、 替代、 否定、 投射、 認同等方式, 現代心理健康理論認為、 心理防禦機制具有轉化不良情緒和衝動、 並使個體的情感與外界情境相和諧的功能。 所謂直接釋放策略主要指對來自成長性需要未能及時滿足而導致的失意或沮喪進行情感管理或控制。 它主要藉助理性思維來排譴當事人心理上產生的不良情緒,從而達到減輕心理壓力的目的。

  發展人際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大學生應樹立合理的人際觀念。 人際能力的發展必須考慮到民族和文化的差異, 與西方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文化不同,中國是集體和社會取向的文化。在這種文化中, 個人只有將自己融於社會關係之中才能獲得認同, 也就是說, 個體的言行舉止在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情感滿足的同時, 也要儘可能地考慮和滿足他人的需要和期望, 因此, 發展良好的人際能力, 將個人的需要和利益與同學、 班級和集體的需要和利益聯絡起來, 對於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大學生應掌握髮展人際關係的一些基本原則, 這些基本原則包括’ 平等、 互惠、 寬容。 再次, 大學生要不斷髮展自己人際交往的技能, 如牢記對方的名字, 待人接物時,面帶微笑、 善解人意、 真誠地讚美他人等。 此外, 大學生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調查發現, 熱情、心胸寬廣、 善良、 善解人意、 有正義感、 品德高尚、誠實、 誠懇等人格特徵為大學生所喜歡。 相反,

  自以為是、 虛偽、 心胸狹窄、 自私、 小氣、 虛榮、 輕浮、 懶散、 無責任感、 粗魯等人格特徵令人討厭。

  總之,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 並不像生理髮展那樣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 相反, 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 主動建構的過程。 對我國大學生而言,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素質, 而且必須從認知能力、 情感能力和人際能力三個方面發展自己的心理素質, 才能有效地抵禦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有害心理健康的不良刺激。在這個紛繁複雜的資訊社會中獲得發展和成功。

  篇三

  怎樣提高心理素質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始終保持開闊的心胸,提高對心理衝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熱愛 生活,熱愛學習。 ***2***充分認識自己,正確估價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負。 ***3***積極交友,寬容待人,善於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幫助,相互學習。 ***4***積極培養自己的各種興趣愛好,如琴棋書畫,參加有益的娛樂活動,積極參加各種體 育活動。 ***5***多讀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巖》等,陶冶情操,樹 立遠大的理想。 ***6***學會思考,愛動腦筋,學會全面分析複雜問題,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準備。 ***7***要積極參加勞動,在勞動吸取教訓,接受艱苦的磨鍊。 ***8***學生首先從尊敬長輩、尊敬楊師做起,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愛護財物,養成勤 儉節約的品質。 心理素質有表面上的提高,和實質性的真高。如果不是真的自信根本不會產生好的心理質。 所謂唱歌跳舞。只是增加自己的臉皮厚度。古之文人多有骨氣,心理素質極高,想李白天子 呼來不上船, 自道臣是酒中仙。 多高的心理素質啊, 換了別人早就誠惶誠恐了。 靠的是什麼? 就是自己的才華。自認為皇上很多,但是詩仙就一個的大自信。!所以我個人認為還是默默 的增加自己的實力好。這樣心理素質會不自覺的增加。當然適當的鍛鍊是應該的。 就像泰 戈爾說的一樣,多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針對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的七大方面,教育內容的選擇也從七個方面入手,具體包 括自我意識訓練、智力訓練、情感調控、意志培養、個性塑造、學習指導和交往 指導七個方面。 ?? 自我意識訓練 ?? 1.自我意識及其意義。 ??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 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 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總之,自我意 識就是自己對於所有屬於自己身心狀況的認識.由於個體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對自己 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 自我意識的成熟被認為是個性基本形成的標誌, 它在人的社會化過 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自我意識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同時,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又 進一步推動個體的社會化。 ?? 由於自我意識在人發展過程中是循序漸進進行的,是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 控三種心理成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過程中發展的,所以,心理素質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識 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勞動,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促進我們認 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和調整自我,促使我們自我意識健康發展。 ?? 2.自我意識訓練內容。 ?? ***1***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認識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這個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正確的自我評價, 對個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為表現有較大影響。 如果個體對自身的估計與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 客觀評價距離過於懸殊, 就會使個體與周圍人們之間的關係失去平衡, 產生矛盾, 長期以來, 將會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徵自--滿或自卑,將不利於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 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系統中具有基礎地位,屬於自我意識中“知”的範疇,其內容廣泛, 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對我們進行自我認識訓練,重點放在三個方面:第一,讓我們學生 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第二,認識到自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第 三,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 ??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標誌,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 上產生的, 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 由於我們自我評價能力不高, 往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 大多屬於過高型。因此,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你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 較做出評價。你還應學會藉助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由 於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所以,對我們進 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 ***2***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是主觀的我 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等都是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規範、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 良好的自我體驗有助於自我監控的發展。對我們進行自我體驗訓練,就是讓你有自尊感、自 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滿,隨著年齡增長讓我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 事感到羞恥。 ?? ***3***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制與該行為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 行的行為。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訓練目的是進行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 符合群體規範,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 為提高我

  們自我監控能力,重點應放在促使一個轉變上,即由外控制向內控制轉變。 我們自我約束能力較低, 常常在外界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實踐活動, 比如只有教師要求 做完作業後檢查,你才會進行檢查。針對這種現象,你應學會如何藉助於外部壓力,發展自 我監控能力。 心理素質,是

  靠長期比賽一點一點地提高的。它應該是和比賽的經驗成正比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異, 也許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質,也許有些 人心理關 總是過不了。 但是, 心理素質始終還是可以靠後天的鍛鍊的。 有句話說得好, “藝高人膽大。 ” 如果說自己的技術水平到達了一定的高度, 那麼心裡面自然就會比較踏實穩定。 反之如果要 用自己不足的實力去向強手挑戰, 就需要在一定的比賽經驗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 才有可 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質 ,首先還是應該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 素質的資本。 在實力並沒有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談心理素質沒有太大的意義。 如果說雙方實 力相近,那麼往往看誰可以發揮得好一些,這個時候就靠自己的狀態的調整了。

  先說幾個影響發揮導致失敗的原因。 1 求勝心過重。心態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技術的發揮,這就是很多業餘的愛好者遇弱不強, 遇強卻不弱的原因***心理放鬆,沒壓力,技術能充分發揮***。 2 練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點、打控制的,這樣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證,在未練球***包括 練球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大失水準。 3 打法相剋。業餘愛好者往往忽視這一點,其實以己之短,遇彼之長是非常常見的事,這 就取決於個人的調整和適應能力了,而這一點往往是業餘愛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適的器材。業餘愛好者也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麼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除非對不會打球***沒有絲毫手感可言***的人來說什麼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細膩的人,對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這一點和第一條有些類似,往往生在領先,眼看就要勝利的時候,最容易出 現心理的變化。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無論業餘或者專業***。金澤洙也一樣在 20:16 的 時候把握不住自己,丟掉了幾乎到手的勝利,何況我們業餘愛好者。 所以自身狀態調整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比賽的的勝利。調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說比賽一 開始就全力以赴,認認真真地對付每一個球;贏了一個球就握緊拳頭叫喊一下,振奮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個球,讓自己冷靜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賽。這些都可以很好 的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排除雜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方面。雜念之一:想贏怕輸。 比賽沒人想輸,但比賽時腦子裡老想這個就影響你打好球。求勝心切,容易蠻幹,關鍵時 候手腳又放不開;怕輸就更沒戲了,先一個怕字你還能幹什麼?勝利是一分一分贏得的, 不用多想結果,就想把每一個球都打成好球。雜念之二:環境影響。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 ,讓你孤單無助;拉拉隊***尤其是有很多 ppmm***的喧鬧,不習慣的場地條件,讓你頭昏眼 花,心煩意亂。沒關係,多出去見見世面,不要太在意觀眾,這會兒你是主角,這是你的 舞臺不是他們的,打好你的球要緊,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的提高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只有通過比賽來不斷的獲得,因此多打 比賽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陣不同打法的對手來豐富自己的 閱歷,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