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不成型是什麼原因

  便不成形是人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症狀,幾乎每個人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那麼為什麼寶寶會大便不成型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

  1、新生兒寶寶排胎便,所以便便不成形

  寶寶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便。胎便呈深綠色、墨綠色或黑色黏稠糊狀,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可排盡。吃奶之後,大便逐漸轉成黃色。

  2、母乳餵養的寶寶剛開始可能會出現糊狀便便

  母乳餵養嬰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次數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一般為糊狀或水狀,裡面可能有奶瓣或是黏液。有的嬰兒則與之相反,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但糞便並不乾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也是母乳餵養兒常有的現象,俗稱“攢肚”。

  而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質地較硬,基本成形。新增輔食後,寶寶的大便會慢慢成形變硬,逐漸接近成人。

  3、已經吃飯的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可能是進食過快

  對於已經吃飯的寶寶來說,寶寶大便不成形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因為他吃飯速度過快引起的。人的口腔唾液裡含有唾液澱粉酶,食物進***向後,唾液可以和它充分的混合,經過唾液澱粉酶的作用使食物初步消化。孩子的咀嚼能力有限,如果吃的過快,咀嚼不細,食物沒有經過初步消化就進入胃裡,因此吸收就差,大便不容易成形。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細嚼慢嚥的習慣,少讓他吃生冷食物,以免傷及脾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4、需要爸爸媽媽警惕的寶貝大便不成形的情況:

  若寶寶大便為黃色,水分多、糞質少,這可能表示寶寶有病毒性腸炎了,多發於4個月後的寶寶。4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水分也很多,媽媽很難判斷是否是蛋花湯樣大便。那就看寶寶的其它情況。如果食慾正常、體重增長良好,那沒有問題。如果本來大便就變少,新增輔食後突然變成蛋花湯,那就要及時就醫。

  寶寶不便不成形怎麼辦?

  1、黃膩便: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會出現大便不成型的問題,雖然不成型,如果寶寶是健康的,那麼寶寶的大便雖然不成型,但是很細膩,是黃色的軟便。

  2、大便散狀:

  大便中含有沒有消化的奶瓣,致使寶寶的大便是散狀的,大便比較稀時會呈現蛋花狀,酸奶味。這是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消化功能沒有達到正常水平,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欠消化大便”。

  3、稀水便:

  如果寶寶有稀水便,那麼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這很可能是由於消化道感染引起的。

  4、黏液樣便或大便顏色深黃或帶血色:

  但是在判斷寶寶大便顏色的時候要首先排除食物或藥物對大便的影響。如果不是食物或藥物所致,就應該即使就醫。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是寶寶腸道發生問題卻沒有及時處理後惡化的結果。

  5、泡沫便:

  寶寶的腹部受涼,大便中就會出現大量的泡沫。

  寶寶脾胃不和的注意事項

  1、寶寶的脾胃與成人不同

  寶寶的脾胃功能並非一出生就已發育成熟,脾胃功能是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慢慢發育成熟的。

  尤其是新生寶寶的胃,特別稚嫩。而且新生寶寶的胃和成人的胃有很大的不同,它僅有彈珠大小,而且是橫躺著的。

  2、需恰當的餵養常識

  在餵養過程中,任何小疏忽都會影響寶寶的脾胃功能。如果媽媽沒有儲備必要的餵養常識,不恰當的餵養方式會造成寶寶脾胃不和。

  比如,有的媽媽總怕寶寶吃不飽,餵養過多,寶寶的脾胃不能承受,而損傷脾胃。

  餵養寶寶也要每餐只要七分飽;

  有媽媽總想給寶寶吃更多營養的食物,而沒有注意寶寶此時的脾胃還不能過多食用寒涼的食物,像雪梨、菠菜、螃蟹。

  寶寶的脾胃同樣喜歡平性的食物,像蘋果、櫻桃、葡萄、花椰菜、南瓜等;還有的媽媽寶寶過了1歲,依然會在睡前加餐。

  其實12個月以前的寶寶,吃夜奶很正常,可當寶寶過了1歲,作息越來越正常,此時便不宜在深夜給寶寶加餐。

  過度加餐,脾胃會因得不到休息而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脾胃不和。

  3、藥物需酌情使用

  寶寶免疫力差,難免生病,然而治療的藥物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脾胃功能,比如過量使用苦寒的藥物會傷脾陽,過量使用辛燥的藥物則會傷胃陰,長期反覆使用抗生素也會導致脾胃不和。

  4、病後康復疏於調養

  寶寶在生病後需要特別對待,易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媽媽在寶寶康復時疏忽調治,讓寶寶像平時一樣進食,也會影響寶寶的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