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動作衍變與太極拳的形成
當前,我國太極拳產業的發展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進行,1985年國家統計局在對三個產業的劃分中,明確將體育產業劃入第三產業,這樣太極拳作為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相應的歸入第三產業,開始以產業的形式登上社會發展的歷史舞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 馬王堆導引圖與太極拳的聯絡
馬王堆導引圖出土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西岸的馬王堆漢墓,時間為西漢初期公元2世紀早期,該墓於1972-1974年進行發掘, 1974年馬王堆出土了現今最早的帛畫導引圖譜,原帛畫長約100釐米,與前段40釐米帛書相連。畫高40釐米。<導引圖》是現存最早的一卷保健運動的工筆彩色帛畫,為西漢早期作品。<《導引圖》出土時殘缺嚴重,經過拼復共有44幅小型全身導引圖,從上到下分四層排列,每層各有11幅小圖。
《導引圖》不僅年代早,而且內容非常豐富,它使古代文獻中散失不全的多種導引與健身運動找到了最早的圖形資料,對導引的發展、變化研究提供了可貴的線索。中國養身之道源遠流長,從導引圖我們可以追溯到太極源流,太極拳與它有一定的歷史淵源關係,兩者都是把呼吸運動與軀體運動相結合,用於養生和體育療法的運動,並且一些發聲、動作也與太極拳的發聲、動作極為相似,大家可進行對照、比較。圖略
二、戚繼光《紀效新書》中的三十二式拳法與太極拳
戚繼光,明代著名愛國將領1528—1588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生於山東登州今蓬萊市。
明嘉靖年間,倭寇猖獗,戚繼光率兵抗倭。為了訓練士卒,增強戰鬥力,戚繼光從當時民間流傳的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吸取了三十二個姿勢編成拳套,稱作《拳經》三十二勢,編入《紀效新書》卷之十四,即《拳經捷要第十四》,作為士兵練習刀槍劍棍等兵器的“武藝之源”。
編著《拳經》當時,既沒有提及“少林拳”,也沒有提及“武當拳”,也許那個時期這兩家還沒有形成大的氣候,或在社會上沒形成大的影響;不然,戚繼光蒐集全國各家門派拳術不會遺忘這兩家,也不會絲毫沒有提及。
據溫州新聞網報道: “明末清初,浙江餘姚有一位著名的大學者黃宗羲,明亡以後,他招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反清復明的鬥爭,失敗以後,隱居從事著述,屢拒清廷徵召,為浙東學派的創始人物。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字主一,是一位文武全才,學問浩博的學者。黃宗羲編撰《宋元學案》未成而卒,百家繼續編成。百家又擅長數學,從學於大數學家梅文鼎。明清變革,百家追隨父親參加抗清“世忠營”,並師從抗清將領王來鹹學習拳法,盡得其傳。王來鹹的拳法,就是當時流行的戚氏長拳。黃百家又將所學的戚氏長拳與當時的各派拳經相糅合,以戚氏長拳為基礎,經優化創制,演化成為“內家拳”,並著有《內家拳》一書,在江浙一帶流傳。”
滿清入關,為維護其統治,大力推行佛教,用以抵制中原正統的儒教、道教思想,雍正親自招收佛家徒弟,並對全國佛教進行整治、統一思想,推行的是他自認為的佛教,他一面大開殺戮,一面提倡佛教。“他把幾個跟他參禪學佛多年的和尚徒弟,分別派到江、浙及其他省去做禪寺叢林的住持,並命督撫以下各官照應,做為佛門的護法。如揚州的高旻寺、杭州的淨慈寺、嵩山的少林寺等,都是由他派出和尚徒弟,住持整頓。經費由地方財政的贏餘中劃拔,及募集功德所得,或由皇室支付,統報由雍正自行核定。”
龔自珍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該文大意是:滅亡別人的國家,必定要先毀去他們的歷史;、、、敗壞別人的社會秩序和法紀,必定要先毀去他們的歷史;埋滅別人的才能, 廢除別人的教化,必定要先毀去他們的歷史。龔自珍《定庵續集》卷二《古史鉤沉二》。歷來的暴政都是如此,滿清更是發揮到了極致,大興“文字獄”,手段凶殘,試圖消滅中原傳統思想,由於漢族民眾的反抗意識太強,滿清統治者難以應付,為此滿清統治者借用“業報輪迴”的佛教主張,散佈你被殺是因為“業報輪迴”,其實這是個荒謬邏輯,但在理論上為殺人者提供了迷惑人心的藉口;而佛教的“因果循還”的說法也符合今生為苦的人們,冀望來世的生活得以改善的夢想,並且“普渡眾生、慈悲為懷”為受苦而絕望的漢族百姓提供了心理冀盼和想往;在滿清統治者的強力推行下,佛教慢慢被一些人接受,滿清的預期目的部分得以實現。
滿清強力推行佛教,使儒道二教地位迅速跌落,明朝的遺老們及反抗義士們,必不迎合滿清的政策,不滿外來思想的推行,反對滿清暴政,從而編制內家拳,並把內家拳歸屬武當道教,利用土生土長的道教默默對抗滿清推行的奴化思想,也是有可能的。
滿清為維護其野蠻統治,對武術進行了殘酷的鎮壓,看看雍正對清剿武術所下手諭
雍正五年冬十一月上諭
……著各省督撫。轉飭地方官。將拳棒一事。嚴行禁止。如有仍前自號教師。及投師學習者。即行拿究。
一些反清復明的祕密團體如洪門,信奉道教與民間信仰,指天地立誓,祭關帝君;對抗滿清佛教思想的推行,八卦拳、太極、形意拳則直接引用易經思想和術語在指導思想上與滿清強行推廣的思想劃清界限。大家比較一下,可看出,所謂的內家拳大都是以“易經”的太極思想作為指導思想,與滿清的“佛”思想根本不搭邊。一些受滿清排擠打壓的佛教流派,也不甘受壓,紛紛通過各種形式,對滿清兜售的思想進行抵制;一些拳家,對此持歡迎態度,好多武術門派出於各自目的也都與神仙或滿清以前的禪宗有了關聯,但在拳理上依舊是中原傳統思想,明確與滿清推行的思想理念撇清關聯。
由於雍正的殘暴,又突然暴死,人們為宣洩對滿清的仇恨,鼓舞反抗士氣,杜撰了一些抗暴傳說。民間傳說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為文字獄被雍正殺了。為了報仇,呂四娘把雍正砍了頭,也有說雍正被宮女用繩子勒死。一些反清復明的虛擬“大俠”也在人們的臆想加工下應時出現了,雖然荒誕不經,但當時對反抗暴政有著鼓舞作用。現代的“火燒少林,木棉袈裟”等文藝作品的素材也是來源於此時人們對滿清進行抵制的民間故事傳說。木棉袈裟影片中有假僧人、假主持爭奪木棉袈裟的一段場景,這段場景就是再現了當年滿清強行推行的佛教與原有佛教的爭鬥,以及官府為滿清推行的佛教進行護法的當時景象。
這個時期,拳家附會內家拳、鬼神的出籠,是反抗滿清的需要,但也為後來的鬼怪神亂的編寫提供了依附的便利。其實這個特殊的鬼怪神亂現象,則是更深刻地揭示了滿清的殘暴血腥以及對中原傳統文化的摧殘。
戚繼光生於1528年,逝於1588年,這個時期沒有武當拳派和少林拳派之說。滿清入關在1644年,1645年滅掉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此時距離戚繼光時代僅為57年,從時間上看,所謂的內家、外家拳說法似乎應該出現在清代。
戚繼光在軍旅推行三十二拳法,作為練兵之用。軍隊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許許多多的士兵退役也把三十二拳法帶到了各自的家鄉,並且戚繼光曾親率戚家軍活動在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山東、河北、遼東、北京等地,而戚家軍轉戰南北,南方抗倭、北方守疆,甚至曾到朝鮮抗擊日軍,屢立戰功,32式拳法也在各地軍隊中傳播漫延開來。因此三十二2拳法傳播之廣也是非常罕見的,這套拳法對中國各地的武術發展有著重大貢獻。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萬曆朝鮮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頭功,其中許多人還是戚繼光的老部下。”
“遠征朝鮮抗倭拒寇的“戚家軍”中,最著名的將領是來自浙江義烏的吳惟忠1533—1613。他曾是戚繼光的左膀右臂,前後二次參加東征,初為遊擊,後為總兵。他所率領的南兵,可稱為東征軍的一面旗幟,被譽為“功最廉操”的天將。其行軍作戰所過之處,“嶺南一路皆立碑頌之”,朝鮮各地民眾共給他立了5塊碑,如“天將吳公惟忠清勇之碑”戰後兩百年尚存。”
在遠征朝鮮的“戚家軍”中,還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將胡大受1528—1603,其在朝鮮有三大建樹:一是以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為標準教科書,幫助朝鮮訓練了一支具有新式“三手”技的軍隊,這是一支尤具精良火炮技術的新式陸軍。朝鮮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練兵機構“訓練都監”,啟動了一套新的賦稅徵收體系“三手糧”制度,這個軍事財政相互配合的系統,一直執行到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為止。二是為訓練朝鮮軍隊的教師爭取合法權益。三是數次派心腹幕僚同鄉餘希元,前往女真腹地,與建州酋長努爾哈赤談判,幫助解決朝鮮與女真的邊境糾紛,結果以違背祖制而入獄。”轉錄‘[獨家]遠征朝鮮抗倭拒寇的“戚家軍”
從這我們可以得出”戚家軍到過朝鮮,幫助朝鮮訓練軍隊的同時,也把三十二式拳法傳播到朝鮮,朝鮮的武術也極有可能與戚家拳三十二有著傳承關係。
據戚少保年譜載,戚繼光編著《紀效新書》,在嘉慶三十九年;有人考證,《紀效新書》的初印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代萬曆十一年1583年,戚繼光在被調往廣東的當年曾經再次編輯校正《紀效新書》,並“梓于軍幕中”,該本目前未見於國內。
明代人汪道昆是戚繼光同在福建禦寇的知己同僚,曾捎給王世貞《紀效新書》書稿,求為其為該書作序,作序的時間是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後李邦珍根據這個書稿,於明代隆慶三年即1569年,在河南翻刻,為十八卷本,亦稱隆慶本,是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版本,可惜國內唯一的隆慶本早已流失域外,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李邦珍在河南刊印的《紀效新書》,勢必在河南產生巨大影響,對太極拳在河南溫縣的形成提供了必然條件。
河南溫縣陳王庭1600—1680,明末清初人。文武兼優,精於拳械,功夫深厚。在河南、山東一帶很有聲望。他的生活年代正值1569年在河南刊印的《紀效新書》——隆慶本的流行、傳播時期,這本風行的《紀效新書》肯定會對陳王庭或附近的少林寺的拳術發展有啟迪、參照作用。
陳王庭現有長短句詞一首。詞上半首有,「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 閒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陳王庭享年八十歲,他的晚年應是五十到七十多,年代應該為1650-1670中期,此時距隆慶本的《紀效新書》發行有五十年左右,這段時間也符合他學習、參悟《黃庭經》和三十二拳法及各拳家精華,並經過沉澱,思索,從而創造出把導引、吐納之術與武術技擊完美結合的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陳式太極拳。
我的學生時曉東言“披堅持銳,如果陳王廷只是在民間或者民團呆過,只會執銳不會披堅,因為明代鎧甲是統一管制和調配的”。他推測“。陳王廷所言“嘆當年,披堅執銳”,說明他曾在軍伍之中呆過,那時接觸到戚紀光三十二式拳法也是很可能的。
其實無論有沒有從過軍都無礙陳王廷借鑑三十二式拳法,從時代年限和拳式動作來看,陳王廷接觸了戚繼光的三十二式拳法並以其為藍本編創陳式太極拳是確定無疑的,這從兩者拳式動作和名稱可以看得出。
而我國許多著名的武術理論家通過考證,認為中國最古老的陳式太極拳套路,正是源於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式”。兩者拳的姿勢和名稱基本一致,無論在拳式名稱、還是內容上看,相承關係極為明顯。
通過戚繼光《紀效新書》“三十二式”拳法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太極拳演變的痕跡,它揭示了太極拳的形成軌跡,記錄了時代的變遷,三十二拳式附在下面供大家參考、比較。圖略
時間、事件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抗清鬥爭中,以及在1649年的湖南湘潭和山西大同的反清運動以及1650年廣州的明軍致死抗清的運動,到臺灣被滿清攻陷,《紀效新書》作為兵法書籍,必被作為必讀之書,三十二拳法也必被作為訓練士兵之用,並且在200多年的此起彼伏的抗清運動中,《紀效新書》和“三十二拳法”在抗擊暴政滿清的運動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影響也對武術演變也起著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