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的素養

  語文教師是語文教育任務的承擔者,他們的素養制約著語文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有哪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思想修養

  優良的思想修養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支配作用,是教師修養的指導,是教師的“靈魂”,是語文教師做人的根本。

  ①立場堅定,遵紀守法。現代語文教師必須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能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能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懂得教育發展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相互關係,理解有關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現代語文教師應是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的教師,能把愛國主義精神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同時又能認真地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現代語文教師是遵紀守法的教師,他們一身正氣,情操高尚,能按照美的規律教育學生,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觀和積極的人生觀。

  ②舉止文明,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談舉止、服飾儀表是教師個人內在道德情操、審美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外部反映,是教師文化行為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於天真幼稚,好奇心強,喜歡模仿的學生來說,起著潛移默化作用。對教師來說,生活細節也是大事,應時時處處在一切方面檢點自己,為人師表。為此教師講話要文明,舉止要端莊,禮貌待人,衣著整潔大方,做到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

  語文教師的思想修養體現在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蘊涵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敬業精神

  語文教師的敬業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熱愛教育,盡職盡責。教師要有強烈的職業自豪感和責任感,敬業、樂業忠於教職,全身心地投入培養下一代的教育事業中,用自己智慧的鑰匙,為學生開啟科學文化寶庫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②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教師既要做好“經師”更要做好“人師”,對學生全面發展負責。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教師必須任勞任怨,自覺地用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品德行為對學生言傳身教,並持之以恆,誨人不倦。

  ③熱愛學生,視生若子。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的要求。教師的這種情感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取得成功的奧妙所在。陶行知先生倡導“愛滿天下”,誇美紐斯主張讓學生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蘇霍姆林斯基則主張“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教師要熱愛每一位學生***包括後進生***,要滿腔熱情地關懷學生,保護學生健康成長,使其身心不受各種不良影響的危害。熱愛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慈嚴相濟。

  ④嚴謹治學,銳意進取。為了適應教書育人的需要,教師要自覺、積極、堅持不懈地更新知識和提高自己的素養,具有嚴謹的學風和教風及銳意進取的精神。嚴謹的學風主要是指老實認真謙虛的學習態度,自覺遵守教育規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訓練學生,以及有錯必糾的求是精神。這種精神是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和勞動質量的必要條件,是對學生、對工作負責的表現。銳意進取是指教師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和科技發展的趨勢,始終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做到高屋建瓴,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常教常新,質量不斷提高。

  ⑤敢於負責,樂於協作。教師勞動是個體性與整體性相統一的勞動,這種勞動要求教師要勇於負責,敢於承擔教育教學責任,充分發揮個性潛能,創造性地完成自己所承擔的教育教學任務;要樂於協作,自覺主動地與其他教師、管理人員及學生家長密切配合,形成一種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專業素養

  一名語文教師,在漢語言文學專業領域必須具有深厚的學養。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地加深和提高學養,跟上本專業的學術進展,佔據時代的學術前沿。語文教師尤其要樹立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觀念,要努力使自己術業專精、聞道在先。許多教師的落伍,就是因為其在任教以後樹立了教參就是一切的觀念,放棄了專業上的進取精神。作為“平等對話”中的教師的權威,不是外部賦予的,而是靠教師自身的深厚學養自然而然形成的。將來,不學無術的教師是無法在講臺前立足的。

  一個人的語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一般認為包含聽、說、讀、寫四種。善讀、能說、會寫,應是語文教師漢語言文學專業素養中的最基本的素養,也是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

  在語文教師的能力結構中,會寫是基礎,是前提。會寫,勢必會讀;不會寫,也就不會讀。這一點已得到語文界較為普遍的認同。老一輩教育家葉聖陶就非常強調教師自身寫作經驗的作用,他說:“經常寫些東西,語文教師更有必要。……自己動手寫,最能體會到寫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的體會跟語文教學結合起來,講解就會更透徹,指導就會更恰當。”他認為“凡是有關作文的事,老師實踐越多,經驗越豐富,給學生的幫助就越大”。雖然葉聖陶對教師個人的寫作經驗的作用似乎過於看重,不免有經驗主義之嫌,但是,他主張語文教師應經常動筆,應聯絡自己的寫作實踐進行教學,則是合理的要求。

  語文教師應是一個熱愛閱讀和寫作的人。“讀者”和“作者”的素質,是語文老師所應具備的一切素質中最具普遍性、基礎性和延展性的素質。一名語文教師,如果能經常地與學生交換閱讀和寫作的心得,向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作品,坦誠地和學生交流感受,給學生讀自己寫的作品,談自己寫作的生命體驗,傾聽學生的意見,長此以往,學生會不喜歡閱讀和寫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