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的食療附方

  赤小豆,又名飯赤豆、米豆,出自《神農本草經》,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用於治療水腫脹滿、腳氣浮腫、腸癰腹痛等。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歡迎閱讀。

  

  ***1***治水腫坐臥不得,頭面身體悉腫: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飢即食盡,不得吃飯。***《梅師集驗方》***

  ***2***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幹,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3***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獨行方》***

  ***4***治腳氣:赤小豆五合,葫一頭,生薑一分***並破碎***,商陸根一條***切***。同水煮,豆爛湯成,適寒溫,去葫等,細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盡。***《本草圖經》***

  ***5***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銼***二兩,紫蘇莖葉一握***銼,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搗羅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藥末四錢匕,生薑一分,拍碎,煎至一盞半,空心溫服,然後擇取豆任意食,日再。***《聖濟總錄》赤小豆湯***

  ***6***治傷寒瘀熱在裡,身必黃: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7***治急黃身如金色:赤小豆一兩,丁香一分,黍米一分,瓜蒂半分,薰陸香一錢,青布五寸***燒灰***,麝香一錢***細研***。上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一錢;若用少許吹鼻中,當下黃水。***《聖惠方》赤小豆散***

  ***8***治腸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幹,復納清酒中,候酒盡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後方》***

  ***9***治熱毒下血,或因食熱物發動:赤小豆杵末,水調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10***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赤小豆的保健食譜

  冬瓜赤豆湯

  原料:冬瓜500克、赤豆40克

  做法:將冬瓜、赤豆加水兩碗煮沸,用小火煨20分鐘即可。

  用法:不加鹽或少加鹽,日服2次,食瓜喝湯。

  作用:利小便、消水腫、解熱毒。適用於急性腎炎浮腫尿少者。

  評註:冬瓜含鈉較低,是腎病浮腫病人的理想食品。慢性腎炎脾腎虛寒者不宜食用。

  赤豆玉米薏仁粥

  原料:玉米鬚50克,赤豆15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將玉米鬚加水適量先煎10分鐘,赤小豆、薏苡仁洗淨入鍋,用旺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成稀粥。溫服,每日1次。適用於治療陽虛水泛見體型胖大、倦怠、苔白膩。

  車前子赤豆甜羹

  原料:車前子200克,赤豆250克,糯米500克。

  做法:車前子煎水,用車前子水煮赤小豆,至半爛,再放入糯米中,煮至糯米熟即可,加冰糖或白糖。

  功效:具有健脾,滋陰,補血,利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