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吹奏技巧_笛子吹奏方法

  我們在看到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都會很羨慕,所以我們都會了解一些笛子吹奏的方法與知識。下面小編整理了笛子吹奏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笛子吹奏技巧:口風練習技巧

  ***1***不同音高:不同高低的吉主要是由口風的緩急來決定。口風急發音較高、口風緩發音較低。不同高低的發音還與口風走向有關。發較高音的口風稍上,發較低音的口風稍。

  一般來講,笛子的中音區,以“開三孔作1”為例,吹中音區時,要求口風自然適中。吹高音區時,要求口風較急***風門較小,雙脣在微向後收的基礎上稍稍向前輸送,使氣流細而集中***。吹1—5的低音區時,要求口風較緩***風門比中音區稍大,雙脣向嘴角兩側伸展後移,下脣緊貼笛身,使氣流粗而有力***。

  口風對不同高低的音的準確性有直接的關係。當口形肌肉,特別是呼吸肌肉的收放力量不符合音高要求時,便會出現音的升高或降低。例如脣肌,特別是呼吸肌肉力量的減弱,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音的降低;脣肌,特別是呼吸肌肉過分緊張,又將會導致音的升高。

  笛子發音不準,有時是笛子本身的質量問題,有時是吹奏者的口風不當造成的。因此,發現笛音不準時,不要輕易動手去挖補笛孔,應先摸清笛音不準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發音的準確,是呼吸與口形***當然還應有手指***協調運動的結果,這種協調在吹奏時必須藉助聽覺器官隨時加以校正。

  ***2***不同強弱:音的強弱主要是由口風的粗細來決定。口風粗發音較強,口風細發音較弱。就像用摺疊扇扇風一樣如果把整個扇面開啟,扇起的風面積較大,而折起一半去扇,風的面積就較小。風門也是這樣,口腔開闊,風門放大,口風就較租,口腔縮小,風門收小,風就較細。較粗的口風吹入笛管,管內空氣柱的震幅就較大,因此,發音較強。而較細的口風吹入笛管,管內空氣柱的震幅則較小,發音也就較弱。

  吹強弱音時,應努力做到“強不高,弱不低。強不散,弱不虛”。吹強音時,口風較粗,要特別防止氣速加急;吹弱音時,口風較細,要特別防止氣速減緩。在保證氣速不變的前提下,使口風加粗、收細***氣量加大、縮小***,才可奏出音高不變,而強弱不同的聲音來。

  笛身稍向內轉,可克服吹強音時經常出現的笛音升高的毛病,笛身稍向外轉,可起到防止笛音降低的作用。要做到強而不散,就必須加強口形肌肉的控制能力,使氣流有節制地、自由地撥出。要做到弱而不虛,又必須加強呼吸肌肉的控制能力,使氣流像被拉住一樣,逐漸撥出。掌握以上的強弱控制以後,音的漸強漸弱也就不難做到了。

  ***3***不同音色:對於笛子的音色要求一般是“鬆、厚、圓、亮”。有時也需要“扁窄、悶暗”。至於“緊、飄、散、雜”的發音,均屬應克服之列。

  從演奏的角度講,笛子各種音色是由呼吸和口形的配合決定的。因此,要使笛子的音色豐富多變,就要不斷地去調整呼吸狀態和口形狀態。呼吸肌肉的收縮自然、協調、有力而富於彈性,呼氣通過的部位,肺葉、氣管、聲門、口腔等鬆弛、通暢、開闊,使氣流由深處自下向上源源輸入吹孔,笛管內空氣柱和笛管、笛膜震動充分,出音便顯出鬆、厚、圓、亮的特色。而減小呼吸肌肉收縮的力量和彈性,呼氣通過的部位適當變緊、變窄,使氣流通過時受到一定的限制,硬直、細窄地輸入吹孔、笛管內空氣拄和笛管、笛膜的震動受到一定製約,則又可獲得一種“扁窄、悶暗”的音色。

  另外,音色還與雙脣內側軟膜的鬆緊程度有關。雙脣緊緊擠壓,脣內軟膜緊張,音色必然僵硬、呆滯、且帶雜音。反之,雙脣軟弱無力,脣內軟膜毫無控制,音色必然鬆散、龐雜。只有使呼吸與口形完全協調—致,脣內軟膜鬆緊適度,才有可能獲得理想的音色。

  笛子吹奏技巧:常用的演奏技巧

  顫音***tr***:例如6的顫音相當於演奏67676767一般。

  虛顫音:顫音的一種,手指顫動時並末完全蓋住音孔***按半孔***的虛顫手法。

  波音***w***:短顫音的一種,也稱漣音,意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顫指跳躍一次。疊音***又***:例如6的疊音相當於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當於復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也稱喚音。

  贈音:出現在音尾的一種裝飾音,會標示出所“贈”之音高,也稱送音。

  打音***丁***:將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稱導音。

  吐音***TK***:用吐尖輕吐的一種技巧,有單吐***T***、雙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種斷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間移動的過程是“圓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復滑音。藉助手指移的慢慢開啟音孔或慢慢按閉,造成類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藉助氣息控制,達到類似軟綿綿的效果***氣滑音***。

  剁音:類似鳥叫聲,各手指同時快速起落,加上頓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頭自然不斷的震動,造成音符的綿密顆粒感的一種技巧。

  歷音:類似鋼琴琶音的一種快速音階進行,速度很快的時候,亦能摹仿鳥叫聲。有上、下歷音之分。

  強音***>***:類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氣息來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頓音:明顯地斷奏,用舌重吐發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連線中的第一個音域或沒有連線的音符時,舌尖輕重適度地***比輕吐還要輕微***吐奏一下,與發“提”字聲音時的動作相似,將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類似花舌的音響效果,與花舌不同的是震動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塊突起下垂的小舌。發音顆粒較粗糙。

  泛音***。***:同種指法吹出不同於八度音關係的音,力度介於兩個八度音之間,屬於超吹的一種。

  飛指***飛***:利用臂力的帶動作用,使一隻手的一指或數指***最多三指***在一個或幾個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動的奏法。可產生強烈的碎音效果。

  歷音:由低而高***上歷音***或由高而低***下歷音***急速地逐級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歷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斷,使經歷的每個音都十分清楚,流暢,好象快速上下樓梯那樣一級一級地出現。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氣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達情緒的激動。

  大致一般來說,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氣、指、舌、脣四大基本功,氣的功夫最難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動作乾淨、利落、速度平均、靈活、有彈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顆粒感、節奏平均、能持久; 脣的功夫就必須注意風門大、小及口勁的適當表現。意之不管什麼技巧,只要練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是時候,一定要為音樂負責,否則畫蛇添足,破壞了曲子原有的美感,這是應有的認識。

  笛子演奏方法

  笛子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製膜笛 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笛子背面的後出音孔***2個***、 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

  嘴脣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下嘴脣下沿,對準吹孔吹氣。

  當氣息衝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

  為使氣息衝出時不將兩脣衝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

  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淨,避免夾雜氣聲。

  要對著鏡子常練,體會如何對準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