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飲食文化介紹
納西族以東巴文化著稱於世,而納西飲食文化這株奇葩則如幽蘭在山谷,自有其特殊的異香。麗江又居滇、川、藏交通要道,商賈雲集,文化交匯。川味、滇味、藏味駢集,漢菜、白菜、納菜交融,為薈萃納西飲食文化譜提供了活躍的文化氛圍。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擁有特殊異香的納西族飲食文化
納西族是一個善於接受先進文化的民族。如納西族的烹調技藝,既深受漢、藏民族的影響,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納西族居住的壩區和大研鎮均具有相當高的烹調技術。請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常吃雜鍋菜。還有"清蒸蟲草鴨"、"天麻貝母雞"、"豬血米灌腸"、"雪蓮花拼盤"、"春銅火鍋"、"麗江火烤粑"、"吹肝"等名菜。
納西族不論城鎮、農村,都是一日三餐。早、午餐一般麵食多,種類有火腿粑粑、水燜粑粑、火烤粑粑、蔥花粑粑、“鍋邊轉”、“兩面黃”、饅頭、花捲、包子等。早餐還佐以清茶、酥油茶或菜湯、糊麵湯,再加一些辣醬、鹹菜之類。午餐一般要加一兩個菜。晚餐一般吃大米飯或大米、玉米混合飯,有青菜湯另加臘肉、炒葷菜、素菜或煮雜鍋菜、火鍋等蔬菜副食。納西族每年冬臘月戶戶殺年豬,有製作火腿、臘肉、臘豬頭、臘腸、豬肝酢、吹豬肝等醃味品以儲藏的習慣。
納西人勤勞節儉,喜歡喝酒、飲濃茶,愛吃酸、辣,甜味的食品。瀘沽湖摩梭人,男女均愛吸份未狀的"蘭花煙”,吃自制的帶酸味的“稜裡瑪酒"。主婦在每年殺年豬後,要趕做儲存醃肉。麗江的火腿粑粑、寧菠的琵琶肉,滬估湖地區的酸魚和魚乾,都味美可口,是納西人待客或饋贈親友的佳品。
納西飲食文化與民族節日之祭祀活動有緊密聯絡。與婚喪大事緊密聯絡。節日必有祭祀,祭祀必有飲食供品。家祭,公祭都有約定俗成的飲食譜子。 就以大年三十晚上之大年飯這一餐為例,家祭禮儀之隆重,菜餚之豐盛均為一年家庭生活中之最。
此外,納西族的飲食風情多受東巴教的影響。他們禁食馬、狗、貓、蛙,朔日和望日不得殺生,日蝕和月蝕時不許吃飯。烹茶時不可以水濺火塘,大年初一早餐禁葷,家有屬豬的人,豬日不得殺豬。
山珍水味、物產豐饒,世代生息繁衍在這裡的納西族人民崇尚文化,博採從長,創造了獨具特殊異香的飲食文化,這也是麗江古城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納西族人民以獨具魅力的納西族歌舞和風味獨特的納西族餐飲文化相融合, 讓遊客在品嚐納西族各種風味佳餚的同時,盡領民族歌舞之真韻!
納西族民族歷史
納西族系古羌人後裔,自西北河湟地區南遷,與土著融合而形成。
秦漢至魏晉,納西族已遷徙至大渡河、雅礱江流域,以遊牧、畜牧為主。
唐代,部分納西先民沿雅礱江南下,抵達麗江。隨後揮師南下,在洱海東部建立了第一個政權——越析詔。史稱越析詔“地最廣、兵最強,素為南詔忌”。越析詔為時不長被南詔所滅,納西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此後,納西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間,在唐王朝、南詔、吐蕃三大強勢的夾縫間苦苦周旋,艱難生存。這種特殊的生存環境鑄就了納西族深沉堅韌、靈活機動的民族性格。同時,納西族的文化受到這三大文化圈的潤澤,以東巴文化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濫觴。宋代,納西先民的政治環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離析;南詔也陷入了混亂;東邊的宋王朝則窮於應付北方遊牧民族,無力經略西南。“故自南詔以後,麼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棄其地,成甌脫之疆,經三百五十年之久。”納西族由此獲得了一個難得的獨立發展時機。在社會經濟生產獲得充分發展的同時***農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產狀態***,政治上分散的麼些部落漸趨統一;東巴文化體系逐漸巨集大完善。
13世紀初,蒙古軍隊跨囊渡江,平定雲南,給沉寂了五百年的納西族帶來了強烈的衝擊,也提供了千載難遇的歷史機遇:公元1276年,元在麗江設軍民總管府,統領一府七州一縣。使納西族有了一個從容不迫、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納西各部落也在這一時期逐漸走向了統一,從此納西族開始了一場巨集大的民族文化體系的構建,在吸收白、藏民族的文化精華時,也接受了中原漢文化的潤澤。
明代是納西族最鼎盛的時期。明初,納西首領阿甲阿得“率眾歸附”,並隨明軍征討邊疆,屢立戰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許,親賜“木”姓,允其世襲麗江府土知府,予以積極扶持。明王朝的這種扶持政策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當時沉寂了一百多年的西藏勢力又趨強盛,時常侵擾明朝邊境,由此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勢力,視木氏國“輯寧邊境”的重要力量。木氏土司挾王朝之威,養兵蓄銳,木氏作家群也名聲鵲起。“納西族從歷史上處於被動地位成為主動進取的角色,在歷史程序中產生了應有的影響。
清代以後,木氏勢力漸趨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納入中央王朝轄治的版圖,使麗江失去了“西北藩籬”的政治區位優勢,且木氏土司把持的莊園領主經濟漸已成為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消極因素。1723年麗江實行改土歸流,木氏土司此後一蹶不振,受益的是麗江經濟,麗江的地主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手工業也漸趨繁盛,麗江古城的格局最終形成。殉情現象由此大量蔓延,麗江被外人稱為“殉情之都”。
鴉片戰爭以後,納西族地區也進入了社會動盪時期,此間以麗江人俗稱“亂世十八年”尤為慘烈。清咸豐、同治年間,大理杜文秀起義涉及麗江,進行了長達18年拉鋸戰,麗江損失慘重。張星源先生的《麗江史略》有載:“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戶口下6405戶,男婦大小3128276個光緒朝戶口15152、男女大小46456個,較之道光朝減戶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鹹同回漢殲殺之殘酷可知也。”
辛亥革命時納西族人民積極響應,宣佈脫離清政府統治,並參加了護國運動等反帝批封建運動;抗日戰爭中納西族為國捐軀者達400多人,因當時大陸交通線被日軍切斷,後期緬甸失陷,中國的陸路交通線只餘昆明——大理——麗江——拉薩——尼泊爾——印度這一條。麗江成為重要中轉站,麗江的商業、文化、教育由此盛極一時。
1949年7月1日,麗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1996年,麗江發生7級大地震,死傷3200多人,經濟損失達45億元。1997年12月麗江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6月,“三江並流”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同年9月,納西族東巴古籍被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2003年7月1日,麗江撤地改市,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成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和古城區。
納西族名族人口
據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間,中國納西族出生人口為4470人***按長表推算***,總和生育率為1.50,出生性別比為104.11。中國納西族死亡人口為2376人,其中:男性1353人,女性1023人。粗死亡率為7.72‰,其中男性為8.76‰,女性為6.67‰,嬰兒死亡率為54.90‰,預期壽命為67.60歲。與199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納西族人口增加了3.11萬人,增長率為11.19%,平均年增長率1.03%。城鎮人口有6.84萬人,佔總人口的22.15%;鄉村人口24.04萬人,佔總人口的77.85%。與1990年的人口普查相比,,納西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7.8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