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施的飲食文化介紹
有趣的是,在中國飲食文化中與四大美女掛上鉤的佳餚也有很多很多。什麼西施故里的“西施舌、”西安的“貴妃雞、”西北的“昭君皮”和河南的“貂蟬豆腐”等等。伴隨著悠久的飲食文化而產生出來的多采多姿的飲食傳說,今天成了飲食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美女和佳餚,讓人心曠神怡!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西施舌的傳說飲食文化
西施故里有一種點心被稱為“西施舌”。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爾後沉入在今天蘇州十中附近的帶城橋河內。所以帶城橋又稱為“袋沉橋”。她的屍體後來飄到了太湖三山島,又從太湖飄到了海里。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即蛤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西施舌”,這是個多麼豔麗的名字!“西施舌”是沿海食品文蜊的一個品種,屬瓣鰓軟體動物,雙殼貝類。它肉質軟嫩、汆、炒、拌、燉,其鮮美的味道都令人難忘。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在福建時,亦稱讚長樂“西施舌”是閩菜中最佳的一種神品。其製作方法:糕點師用吊漿技法,先用糯米粉製成水磨粉,然後再以糯米粉為包入棗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幾種果料拌成的餡心,放在舌形模具中壓制成型,湯煮或油煎均可。這種點心特色顏色如皓月,香甜爽口。
此餐,還有一道以海鮮貝類牙蛤或沙蛤製成的湯類,也被子賜以“西施舌”的美名,相傳唐玄宗東遊嶗山時,廚師給他做了這道湯菜,唐玄宗吃後連聲叫絕。可見此菜美味非同凡響。
這道湯菜,湯汁膩滑,品質爽滑,味道鮮美,有“天下第一鮮”之稱。
西施與蓮心羹的飲食傳說
相傳在范蠡送西施去吳國那年,行行復行行,誰知走到嘉興南湖,西施突然臉色蒼白,心痛如絞,捂住胸口痛苦地說:“範大夫,我的心痛病又犯了!” 體質柔弱的西施竟病倒了,龍船隻好在這裡停泊。范蠡很著急,一面傳醫診治,一邊煎湯送藥,不敢怠慢。西施住下養病,范蠡雖身為越國相國,對西施卻是百般體貼,親自給她請醫治病,煎藥送湯,精心服侍,寸步不離。只是西施不但沒能藥到病除,病勢反而一天天加重起來。范蠡愁得坐立不安,茶飯不香。
一轉眼就是三個月。西施病體仍未復原,范蠡心裡十分焦急。這時,忽見一個丫頭採來幾支蓮蓬,急匆匆地走來說:“範相國,我買些鮮蓮子給西施姑娘嘗新,聽說蓮子對心痛病有好處的。”范蠡大喜過望,立即剝了蓮心給西施吃,西施嚐了嚐,覺得甘美可口,吃得津津有味。之後,西施告訴范蠡說:“我吃了鮮蓮子後,心痛是好了些,只是還隱隱作痛哩!”范蠡想,既然蓮子有些效果,何妨再去買些給西施姑娘吃呢。又有鄉人來說,用蓮子煮爛成羹,加上冰糖,常吃可以補脾養心,清熱瀉火,有利西施姑娘的病體。
范蠡依言來到鴛鴦湖邊,只見滿湖盡是婀娜多姿的荷葉,亭亭玉立的蓮花,豐碩肥大的蓮蓬,紅綠相映,可愛極了。姑娘們正駕著輕舟,在湖心採蓮。范蠡招呼一位姑娘說:“請你賣些蓮蓬。” 姑娘拿篙子一點,撐船過來,給他紮了一大捆,並說:“客官,這鮮蓮子味道可美啦。它是鴛鴦湖名產,連神仙吃了也稱讚。聽我祖母說要是煮蓮心羹吃,還能補心哩。”范蠡說:“真的嗎?那我馬上回去煮蓮心羹給西施姑娘吃。”姑娘撲嗤一笑,說:“煮蓮心羹要陳蓮子的呀!” 范蠡聽了如獲至寶,就興沖沖地進城買陳蓮子去了。
回館後,范蠡親自給西施煮蓮心羹了。一會兒,把一大碗清香撲鼻的蓮心羹捧給西施,西施越吃越愛吃,還連連稱讚呢。
第二天,范蠡又來探望西施的病情,西施稱謝道:“多勞範大夫操心,我吃了蓮心羹,忽然心痛大有好轉,真是靈丹妙藥呀!” 范蠡聽了頗有感觸地說:“是呀,蓮心,蓮心,它連著西施姑娘愛越國的一片丹心哩!”於是范蠡每天早晚煮成冰糖蓮心羹,讓西施吃下去,果然不久便康復上路了。范蠡高興地慨嘆道: “冰糖蓮心,連著西施姑娘愛國愛鄉的玉潔冰心啊!”
從此,冰糖蓮心羹便成了杭、嘉、湖和蘇州民間一道著名甜點。每逢盛夏冬至,都要煮蓮心羹吃,這已成了這一帶的風俗習慣。
美女西施簡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是浙江諸暨南五里的苧蘿山下砍柴人的女兒。這山有東、西二村,多數都姓施,女子在西村,所以叫西施。據說她是范蠡的情人和戀人,她倆的愛情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吳地記》曾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嘉興縣南一百里處,有個亭子叫語兒亭。此亭頗有來歷。勾踐曾命令范蠡把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夫差。然而,西施在路途上與范蠡私下結合,走了三年才到達吳國,當然途中她已生下了兒子。走到嘉興縣“語兒亭”時,她的兒子剛滿週歲,而且會說話了,因此就為他取名為“語兒亭。”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有“沉魚”之強力,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美女,是美麗的化身。她為了完成越國復仇大業,忍辱負重,以身許國,進吳宮委身於吳王夫差,終於協助越國滅吳。吳國滅亡後,有關西施的生死之謎,就如她的美麗一樣叫人撲朔迷離,難以忘懷!也許美麗不應該就是個傳說。
西施魚的飲食傳說
西施魚即河豚。因羨其細嫩光潔,故稱之。唐李商隱在《寄成都高苗二從事》一詩中,就提到過西施魚之名。詩曰:“家近紅藻曲水濱,全家羅襪起秋塵。莫將越客千絲網,網得西施別贈人。”
西施到吳國後,吳王夫差先在姑蘇城建了一座“春宵宮”。宮內挖池塘,引活水,種荷花,還特意造了一條“青龍舟”。將大船裝飾得富麗堂皇,和西施“日為水戲”。又在姑蘇城西另建“館娃閣”、“靈館”等娛樂設施,專供美人表演歌舞。
相傳西施最愛吃魚,而吳國的國王也都有這個嗜好,有關吳王吃魚的傳說故事有很多,比如吳王闔閭的小女兒勝玉之死就與吃魚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之地盛產河豚,“搏死食河豚”也在民間蔚然成風。吳王夫差也喜歡吃河豚,尤其是河豚的精巢和肝臟。據說有一次,吳王夫差吃著美味的河豚精巢和肝臟,此物潔白豐腴,***即化,真是美妙絕倫,他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來形容這道美味,突發感慨想起了美女西施,於是便將河豚的精巢稱為“西施乳”,又將河豚肝臟稱為“西施肝”。從此河豚又名為“西施魚”了。
河豚雖然有劇毒,但其肉鮮美柔嫩無比。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卷二記道:“河豚春初從海中來,吳人甚珍之,其脾尤腴美,俗名'西施乳'。然有毒,烹調失宜,能殺人。”蘇州就有句俗語,叫做“拼死吃河豚。”河豚最毒的部分就是內臟,真不明白古人是如何吃的,真是膽大包天!
太湖銀魚的飲食傳說
太湖銀魚是太湖三白之一,潔白如銀,鮮嫩可口,聞名中外市場。人們都傳說銀魚是孟姜女的身體變的;可在太湖三山島,人們卻說是美女西施被害死後,化成了條條銀魚,在孃家和夫家之間,即古時吳越相鄰的太湖中游來游去。
相傳西施是被憤怒的吳國百姓殺死的。吳國滅亡後,百姓們遷怒於西施,認為這個越國來的狐狸精勾引了吳王,導致吳國滅亡。於是,吳國百姓們就把西施綁了用船搖到南太湖中,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再在她身上綁了塊大青石,然後推入湖中。這時剛好有一群小魚游來,食了西施白嫩如雪的肉,就變成了一條條潔白的銀魚。如今,在太湖三山島娘娘廟對出的太湖裡有一方蘆葦,蘆葦中有一棵高大蒼老的楊柳樹,這塊地方叫姑亭。都說西施水葬在此。也叫西施水葬臺,這是人們出於對西施的同情,在這水裡砌上大條青石,作水葬墳墓,並在湖邊的三山島行山腳下修築廟宇稱吳妃祠。詩人也可憐,同情,惋惜西施,為她作詩留念。唐朝李商隱有詩:“惆悵吳王宮外水,濁水獨得葬西施。”清朝張大純有詩:“三山嵐影泛波光,石屋煙韶女裝。莫是西施仙逝去,芳魂猶在雲水鄉。”
《東坡異物志》也有記載:“揚子江有美人魚,又稱西施魚,一日數易其色,肉細味美,婦人食之,可增媚態,據云系西施沉江後幻化而成。”也許是傳說的不同,地點又在揚子江了。
還有一種傳說,在石公山東太湖之濱有個明月坡,是個賞月的好地方,據說西施經常在夜裡一個人在此賞月。西施每當一個人在此賞月時,就要想起家鄉的親人和自己的心上人越國大夫范蠡,眼淚就順著臉頰流下,落在太湖水中。久而久之,美人的眼淚在太湖中吸取了日月的精華,變成了一條條冰清玉潔的太湖銀魚。
西施豆腐羹的飲食傳說
相傳此菜乃是“西施遺風”, 西施原本是農家之女,在家靠“浣沙織布”度日,她不僅美豔過人、心靈手巧,而且擅長烹飪。西施用家鄉的山粉調製的豆腐羹,鮮美汁濃,色澤誘人,可口異常,鄰里競相仿效,稱之“西施豆腐”,這是西施當年在家侍奉爹孃的拿手菜品,後來慢慢地成了小輩尊敬長輩的一種孝心的象徵食品。又傳,西施“以身許國”的故事,在諸暨家喻戶曉,歷代鄉親為感西施“為國獻身”的大義之舉,每席必把“山粉豆腐”列為“上餚”,此風歷經千年不變。諸暨農村,新媳婦入廚燒做的第一隻菜餚,也就是這道“西施豆腐羹”。一來表明學西施敬長輩的孝心,二來也是新媳婦烹調手藝的表演菜。因此“西施豆腐羹”熬製得如何,往往是人們評說新媳婦治家才能的第一印象。當地民間俗諺就雲:“熬得好豆腐羹,理得好三代賬。”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西施有關的傳說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就象她的美麗一樣,讓人遐想,讓人回味。
- 關於西施的飲食文化介紹
- 最新公司法關於註冊資本的規定
- 公司註冊商標所需費用
- 關於小學生成長檔案上的評語
- 名師支招高中政治教材的幾種閱讀方法
- 適合做鈴聲的耐聽的歌曲
- 丹麥用英語怎麼說
- 正能量寓言故事大全
- 學生關於環保的演講稿
- 純手工編織毛衣圖片
- 房顫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 婚禮上新郎母親婚禮致辭
- 如何學好高一英語
- 寫冬季的小學作文
- 學校教師工作總結怎麼寫
- 贏天下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所有歌曲歌詞MV名字誰唱
- 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狀是什麼
- 關於動物的英語短文閱讀
- 如果我是語文老師的小學作文
- 關於下落不明的成語接龍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