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與所有權的區別有哪些

  著作權和版權的維護所有者權利的有力證據,著作權與所有權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區別,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著作權與所有權的區別,僅供大家參考!

  著作權與所有權的區別

  所有權的標的是動產和不動產等有體物,所有權主要表現為對有體物的支配權。在一定時空條件下,,標的物不能同時為許多人使用,因為物權人佔有和使用其標的物時即排除了其他人同時佔有和使用的可能。

  著作權則不同,它的標的是無形的人類精神與智力活動的成果,是思想或情感的一定表現,故著作權的獨佔性完全出自法律的規定,而不是由於標的物本身的性質。

  正因為如此,著作權標的一旦公開,同一作品就可以同時被多數人使用,只要其不與法律規定相悖即不會構成侵權。由於著作權與所有權的標的不同,互不排斥,因此這兩種權利可以同時存在。

  著作權與所有權權利的完整性區別

  所有權作為絕對權利,其屬性是最完整的,它既不受時間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

  著作權雖然也是一種絕對權利,但受到時間、地域和權利本身的種種限制,並最後喪失,直至進入公有領域。

  申言之,著作權只能在法定的保護期內有效,一般也只能在本國領域內有其效力,且受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強制許可的限制,因此是一種不完整的絕對權利。

  所有權雖然也會因標的物的滅失而絕對喪失,但這只是因為有體物的物理性質使然,並不排斥所有權在法律上的無期限性,故所有權具有完整性。

  所有權的特徵

  第一,所有權是絕對權。所有權不需要他人的積極行為,只要他人不加干預,所有人自己便能實現其權利。所有權關係的義務主體是所有權人以外的一切人,其所負的義務是不得非法干預所有權人行使其權利,是一種特定的不作為義務。

  第二,所有權具有排他性。所有權屬於物權,具有排他的性質。所有權人有權排除他人對於其行使權力的干涉,並且同一物上只能存在一個所有權,而不能並存兩個以上的所有權。當然,所有權的排他性並不是絕對的,現代各國法律的所有權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第三,所有權是最完全的物權所有性。所有權是所有人對於其所有物進行一般的、全面的支配,內容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權,它不僅包括對於物的佔有、使用、收益,還包括了對於物的最終處分權。

  所有權作為最完全的物權,是他物權的源泉。與之相比較,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他物權,僅僅是就佔有、使用、收益某一方面的對於物的直接支配的權利,只是享有所有權的部分權能。

  第四,所有權具有彈力性。所有人在其所有物上為他人設定地役權、抵押權等權利,雖然佔有、適用、收益甚至處分權都能與所有人發生全部或者部分的分離,但只要沒有發生使所有權消滅的法律事實***如轉讓、所有物滅失***,所有人仍然保持著對於其財產的支配權,所有權並不消滅。

  當所有物上設定的其他權利消滅,所有權的負擔除去的時候,所有權仍然恢復其圓滿的狀態,即分離出去的權能仍然復歸於所有權人,這稱為所有權的彈力性。

  第五,所有權具有永久性。這是指所有權的存在不能預定其存續期間。例如,當事人不能約定所有權只有5年期限,過此期限則所有權消滅。當事人對所有權存續期間的約定是無效的。

  第六,所有權具有觀念性。觀念性,是指近代以來,所有權的存在已具觀念化,即所有人不以對所有物的現實支配為必要,發生了重要的從所有到佔有"所有人支配觀念"的轉化--把所有權行使帶來的利益看得比所有物的控制更為重要的觀念,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屬於"所有人實現利益觀念"的範疇。

  第七,所有權具有平等性。所有權作為私權,其法律地位應當無差別給予保護的物權屬性。在我國《物權法》第3條、第4條的規定,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所有權平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