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食譜能否控制生男生女

  目前,時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還是有人想生男或者生女,那麼,呢?

  精子,包括含有X染色體的X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Y精子。在酸性環境中X精子易優先受精而生女,在鹼性環境中Y精子比較活躍,易優先受精而生男。但是想通過改變食譜來選擇胎兒性別,實屬誤解。所謂酸性食物或鹼性食物,並不是指味道酸或鹹的食物,而是指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後產生的陽離子或陰離子佔優勢的食物。所謂的鹼性食品,是指經代謝後產生的陽離子如鉀、鈉、鈣、鎂較多的食品。而代謝後產生磷、氯、硫等陰離子佔優勢的食物屬酸性食物,如檸檬、杏子、楊梅等味道雖酸,但它經代謝後,有機酸變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後者經肺撥出體外,剩下的陽離子佔優勢,仍屬鹼性食物。同理,肉、魚、蛋類和米麵雖無酸味,但代謝後產生的陰離子較多,仍屬於酸性食物。因此,不能從食物的味道來區分酸性或鹼性食物。

  現代的營養學家認為,血液的酸鹼度,即pH是相當恆定的,無法由食物來改變。通常,血液為弱鹼性,pH 7.4左右,因血中有一些緩衝物質,如碳酸鹽、磷酸鹽和蛋白質等三種緩衝體系可防止pH的急劇變化,並通過肺、腎來調節,使之不易受食物的影響。例如我們吃下的糖、脂肪、蛋白質經分解代謝後,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按理,後者生成碳酸而有可能增高血液酸度,但血中的緩衝系統可使酸性減弱,又通過肺將生成的二氧化碳撥出體外,使血液的PH保持恆定;又如我們吃肉、魚、蛋類等食物後,產生的陰離子較多,我們稱它為產酸的食物,但經過血液中緩衝物的作用,使之生成鹽,並通過腎臟將這些多餘的鹽排出體外,使血液仍保持原來的酸鹼度。同樣道理,食人鹼性食物時,通過血液的緩衝作用和肺、腎的調節而使血液保持PH恆定。因此,想用改變食譜來影響體內的pH,是不切實際的。而陰道內和子宮內的酸鹼度,會因生理週期而產生變化,不會受到食物品種的影響。

  改變食譜不能控制生男生女,想用食物來改變體液的pH實是一種誤解;想選擇不同食譜,使身體分泌物和生理調整到適於生男或生女的狀態,這是沒有生物化學的理論基礎,也沒有臨床實驗依據。所以,通過選擇食譜控制生男生女的傳聞也是以上錯誤觀點的延伸。事實上,受孕和決定生男或生女都是複雜而奧妙的過程,不能單純依靠調整食譜來控制。目前,時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實在沒有必要在食譜上白下功夫。我們怎樣吃,不要在意酸性食品或鹼性食品,應著眼於身體的營養均衡,著眼於對健康有益的方面,否則,將不利於身體健康和胎兒的發育。

  生男生女醫學鑑定

  胎兒性別鑑定方法一: B超

  在懷孕16周以上才可以進行,準確率80%,並且需要胎位配合。

  胎兒性別鑑定方法二: 羊水穿刺

  在懷孕16周-20周進行,準確率99%,有1%流產率

  胎兒性別鑑定方法三: 絨毛活檢

  在懷孕10-12周進行,準確率99%,有3%-5%流產率並造成胎兒手腳殘疾。

  可靠的性別鑑定方法四: DNA血液鑑定

  懷孕7周就可以抽血鑑定性別,準確率99.4%最可靠。

  胎兒性別鑑定方法五: 生理鹽水沖洗子宮

  懷孕9周時實施,準確率98%。只能檢測男女,無法知道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

  生男生女民間流傳

  方法一:從孕婦的肚型來判斷

  孕婦的肚型尖凸,會生男孩;肚型渾圓,則生女孩。其實,孕婦的肚型與胎兒的性別沒有關係。

  方法二:觀察孕婦容貌與面板的變化

  如果孕婦的容貌變得漂亮,面板變得光滑,可能生女孩;反之,容貌變醜、面板變得粗糙,甚至臉上長滿青春痘,則可能生男孩。這種說法很多人相信,但事實證明可信度不高。

  發放三:孕婦的口味改變

  有人認為孕婦口味如果與前胎不同,則胎兒的性別也會改變。其實孕婦喜歡吃酸吃甜與胎兒的性別是無關的。

  方法四:胎心的快慢強弱

  一般認為胎心較強較慢的話,胎兒是男孩的可能性較大;反之則是女孩。這種猜測胎兒性別的方法,出錯的機率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