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不足健康改善食譜

  健康生活是大家想要追求的,因此就顯得十分重要,下面小編就準備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十全滋補牛腩

       原料:牛腩500克、白蘿蔔1000克,當歸、黨蔘、枸杞子、天麻、黃芪、淮山、杜仲、肉蓯蓉、巴戟、鎖陽、鹽、味精適量。

  做法:牛腩洗淨切塊,用沸水焯一下。白蘿蔔洗淨切片,待用。鍋內放適量水,下入牛腩和十種藥材,小火煲3~4小時。待牛腩將熟時,放入白蘿蔔片,燉煮後即可食用。

  二:雞肝西紅柿湯

  原料:雞肝、西紅柿各200克,水發木耳12枚,熟豬油30克,鮮湯700克,味精1克,精鹽3克,胡椒粉0.5克。

  做法:先將西紅柿洗淨切片,雞肝洗淨切片。淨鍋置旺火上,加入鮮湯燒開,下雞肝、木耳、西紅柿片、胡椒粉、精鹽、味精、熟豬油。雞肝片氽熟時起鍋,佐餐食用。

  三: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30克、生薑50克。

  做法:羊肉用清水洗淨後再用生薑爆炒。當歸則以紗布包裹,再與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湯。

  四:香菇豆腐湯

  原料:幹香菇25克,水豆腐400克,鮮竹筍60克,豆油、香油、味精、精鹽、胡椒粉、蔥花、澱粉適量。

  做法:先將香菇洗淨,用溫水浸發,去蒂切成絲。鍋置火上,下豆油燒熱,投入竹筍絲略炒盛出。將浸香菇水和清水適量倒人鍋內煮開,投人香菇絲、筍絲、豆腐丁煮開。加精鹽、胡椒粉,用溼澱粉勾芡,起鍋後淋上香油,佐餐食用。

  五:苓歸烏雞盅

  原料:烏雞1只,茯苓、當歸各20克,鹽、味精、雞精適量。

  做法:烏雞洗淨切塊,用沸水焯一下待用。鍋內加適量水、鹽、味精、雞精,下入烏雞塊、茯苓、當歸,小火煲3小時左右即成。

  六:玉米鬚燉瘦肉 原料:玉米鬚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

  做法: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鬚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

  氣血不足鑑別方法

  看眼睛

  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看面板

  面板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面板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看頭髮

  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髮、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看耳朵

  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 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

  表氣血 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看手指的指腹

  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 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

  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症。 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至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迴圈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 高血壓等病。

  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看牙齦

  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就要注意了,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氣血不足最好是採用食補的方法,不過食補貴在持之以恆,當然,你也可以去看中醫,適當吃一些成藥或湯藥調理,這樣可能會見效快些。日常生活中如何補血養氣,這裡給大家介紹了幾款非常簡單的補氣血食療方,趕緊回家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