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寶寶潤肺喝什麼湯好

  秋天寶寶養肺很重要,因為秋季是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秋天寶寶潤肺要喝什麼湯水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寶寶秋天潤肺的湯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百合湯

  做法:

  1、將百合除去雜質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用小火煮至極爛,加入適量白糖;

  2、百合帶湯一併吃下,此湯有良好的潤肺清心作用,最適合肺結核患者食療。

  百合煎劑:

  1、取百合30克,麥門冬9 克,桑葉12克,杏仁9克,蜜炙枇杷葉10 克,加水一起煮。

  2、具有養陰解表、潤肺止咳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秋季因感冒咳嗽、乾咳無痰、口乾咽燥的人。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蘿蔔菠菜黃豆湯

  材料:

  白蘿蔔250克、菠菜250克、黃豆100克、鹽少許。

  做法:

  1、菠菜揀去枯葉,洗淨。蘿蔔洗淨,切小丁。

  2、黃豆浸泡30分鐘漲發。在鍋中加入水和漲發的黃豆,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燜酥。

  3、放入蘿蔔,煮至酥爛後放入切碎的菠菜,燒滾鍋開,加入少許鹽即可。

  小貼士:

  一歲半前嬰幼兒適宜飲用湯水,以湯代水,一日數次。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益胃湯

  材料:

  沙蔘10 克、麥門冬15克、生地 10克、玉竹5 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

  功效:

  用於肺津損傷之乾咳,咽乾口燥。注意事項: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銀耳紅棗湯

  材料:

  銀耳20克***大約半朵***,紅棗20顆,冰糖60克***可根據各人的口味添減分量***。

  做法:

  1、把銀耳放在清水中發開,摘去蒂頭,撕成小塊,與紅棗、冰糖一起放到鍋裡。

  2、加水6碗,大火煮開後,改用文火再煮半個小時,即可熄火。

  功效:

  用大紅棗熬湯,在現在特別盛行,紅棗熬的湯不僅補身體,還能潤肺止咳,對於患有感冒咳嗽的人,喝一些紅棗熬的湯是很有益處的,可止咳潤肺。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羅漢果雪梨湯

  材料:

  雪梨、羅漢果、紅棗、枸杞、冰糖。

  做法:

  1、雪梨洗淨,切成塊;羅漢果、紅棗、枸杞洗淨,在羅漢果上扎個小洞。

  2、把這些材料和冰糖都放入鍋中,加入水,熬煮半小時即可。

  功效:

  1、羅漢果雪梨湯,可以潤肺止咳,美容養顏,多喝對身體是極有好處的,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

  2、梨富含B族維生素,能保護心臟、減輕疲勞、祛痰止咳、養護咽喉。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菜乾鴨腎蜜棗湯

  材料:

  臘鴨腎4個,豬踭5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4個。

  做法:

  1、菜乾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件;豬踭洗淨。

  2、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2~3小時。

  功效:

  菜乾能通利腸胃、下氣消食;陳腎功效清熱下氣;合而煲豬踭,有清肺熱、祛痰火、通利腸胃的功效,適用於乾咳無痰、咽乾口燥、大便乾結者服用。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西洋菜蜜棗生魚湯

  材料:

  西洋菜750克、蜜棗5枚、生魚500~600克、豬爭肉120克、生薑3~4片。

  做法:

  1、先把生魚去魚鱗、腸臟,洗淨,瀝乾水,生油起鍋,稍煎剷起。

  2、蜜棗洗淨、去核、稍浸泡;豬爭肉洗淨;西洋菜洗淨,摘短;然後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1200毫升***約12碗水量***。

  3、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鹽和生油便成。此湯可供3~4人量。

  功效:

  西洋菜為入秋時節的蔬品,有清熱潤燥的作用;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功效;生魚性寒味甘,有健脾養陰的作用;豬爭肉同樣性平味甘,能健脾潤燥;生薑則辛溫,能健胃祛溼。

  寶寶秋天潤肺湯譜:芡實淮山蠔豉老鴨湯

  材料:

  芡實60克、淮山30克、蠔豉幹100克、光老鴨1只、生薑3片。

  做法:

  1、藥材洗淨;蠔豉清水浸軟,洗淨;光老鴨洗淨,去腸臟、尾部,切塊,並於沸水中滾片刻撈起***即“出水”***。

  2、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鹽、油便可。

  功效:

  氣味潤醇可口的芡實淮山蠔豉老鴨湯有補肺氣、益腎精的功效,合而為湯對體力、腦力、精力消耗過大及睡眠不佳有輔助治療作用。


>

  秋季潤肺養肺的重要性

  中華醫學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氣較冷時復發,所以秋季保健以養肺為主。

  1、固護肌表:

  肺主一身肌表,風寒之邪最易犯肺,誘發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或成為其他系統疾病之禍根。故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適當進補,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風寒等外邪傷肺,避免感胃,是肺臟養生之首要。

  2、滋燥潤肺:

  秋令保健養肺為先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傷肺。秋天氣候乾燥,空氣溼度小,尤其是中秋過後,風大,人們常有面板乾燥、口乾鼻燥、咽癢咳嗽、大便祕結等症。

  秋季飲食應“少辛增酸”、“防燥護陰”,適當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銀耳、蘿蔔、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熱與助火之品。

  3、防憂傷肺:

  驚思驚恐等七情皆可影響氣機而致病,其中以憂傷肺最甚。特別到了深秋時節,面對草枯葉落花零的景象,在外遊子與老人最易傷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復發或加重。因此,秋天應特別注意保持內心平靜,以保養肺氣。

  4、補脾益肺:

  中醫非常重視培補脾胃***土***以使肺氣***金***充沛。故平時虛衰之人,宜進食人蔘、黃芪、山藥、大棗、蓮子、百合、甘草等藥食以補脾益肺***即中醫所謂“培土生金”***,增強抗病能力,利於肺系疾病之防治。

  5、通便宜肺: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若大腸傳導功能正常則肺氣宣降;若大腸功能失常,大便祕結,則肺氣壅閉,氣逆不降,致咳嗽、氣喘、胸中憋悶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祕,保持肺氣宣通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