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參差性弱視治療護理方法介紹

  屈光參差性弱視是弱視的一種,那麼屈光參差性弱視如何護理?屈光參差性弱視怎麼治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希望能幫到你。

  屈光參差性弱視治療護理方法

  一旦發現應立即戴鏡矯正,並嚴格遮蓋健眼,視弱視的程度不同及發病和治療的年齡不同選擇不同的遮蓋方法:全天遮蓋法、部分時間遮蓋及短小時間遮蓋法;近視性屈光參差性弱視主張試用角膜屈光手術***患者角膜應足夠厚才可考慮***,效果滿意,可縮短療程提高治癒率,或用RGP治療,比戴鏡效果好。

  需要注意一點,兒童12歲以前是視覺發育的可塑期,3歲是兒童弱視治療的關鍵期,3~8歲為治療的敏感期。12歲以後再治療弱視,視力恢復的機會便很小了。屈光參差性弱視是弱視的一種,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屈光參差性弱視是不能自愈的,因此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關鍵。輕度屈光參差性弱視的情況可能隨著孩子的長大表現得不明顯,家長應該注意細心觀察留意才能發現。

  雖然屈光參差性弱視是功能性的,是可逆的,也是可以治療的。但是如果屈光度數較大的弱視眼抑制時間過長,抑制程度較深,即便戴了矯正眼鏡,由於物像的大小仍然不等,兩眼的融合困難依然存在,往往療效很慢,療程長。尤其是年齡大的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的療效就更差些。所有家長要注意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屈光參差性弱視的定義

  雙眼屈光度不等叫屈光參差。由於屈光參差太大,落在兩眼視網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和像的大小均不等***雙眼屈光度每相差1.0D,雙眼物像大小相差2%***。

  近視性屈光參差不易形成弱視,因為患者常用近視較輕的一眼視遠,用近視程度較重的一眼視近。他們的注視性質一般為中心注視或旁中心注視,經屈光矯正後視力都能提高,但如果屈光參差太大,雙眼出現明顯的不等視,視中樞很難將雙眼視網膜物像融合,不能形成雙眼單視,則近視程度較重的一眼形成弱視。

  屈光參差性弱視的發病機理是由於雙眼的屈光度數相差較大,外界景物在左右兩眼黃斑部所成像的大小不等,醫學上稱不等視,因兩眼屈光參差較大,兩眼不同視,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或大小差別太大,屈光度較高的一眼黃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雙眼單視,從而產生被動性抑制,這樣被動性和主動性抑制同時存在,導致皮質中樞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發性弱視,這類弱視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

  兩眼屈光相併3.00D以上者,屈光度較高常形成弱視和斜視。弱視的深度不一定與屈光參差的度數有關,但與注視性質有關,旁中央注視者弱視程度較深,這類弱視的性質和斜視性弱視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臨床上有時也不易區分弱視是原發於屈光參差,還是繼發於斜視,此型如能早期發現,及時配戴眼鏡,可以預防。

  屈光參差性弱視的症狀

  1.輕度屈光參差可無任何症狀。

  2.單眼視 屈光參差超過一定程度,雙眼單視功能被破壞。在視覺發育尚未成熟的階段,為避免模糊物像的干擾,會不自主地對其採取抑制作用,患兒不是雙眼單視,而是單眼單視,即只用視力較好的眼視物,另一眼則廢棄不用。單眼視力無正常的深度覺和立體視覺。

  3.弱視 形成單眼視後,主視眼的視網膜不斷受到正常的視覺刺激,並通過視路將視覺資訊傳遞至視中樞形成視覺,其視功能可以得到正常發育。廢用眼模糊不清的物像及其產生的資訊被抑制,視中樞對該眼的視覺資訊不發生反應,久之形成弱視。一般情況下,發生弱視眼的屈光不正程度要大於另一眼。大量資料表明,遠視性屈光參差弱視發生率高。在兒童屈光參差性弱視中,大部分為遠視性屈光參差。弱視的程度與屈光參差發生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小,弱視程度可能越嚴重。多數學者認為,近視性屈光參差發生弱視的可能性較小,因為近視眼的近視力多正常,同時,近視性屈光參差的發生較晚,很少發生在視功能發育敏感期,即使近視性屈光參差引起弱視,程度也往往較輕。

  4.斜視 弱視眼不一定伴有斜視,但如果該眼視功能長時間被抑制而廢棄不用,則容易出現斜視。

  5.交替視 發生在雙眼視力均較好的病例,兩眼均能注視目標,可交替使用兩眼。另一種情況是患兒一眼為近視,另一眼為正視或輕度遠視,會不自主地看近時用近視眼,看遠時用正視或遠視眼,形成交替使用雙眼的規律。雖然每次只使用一隻眼,但由於看遠、看近時均不使用調節及集合,故可能無任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