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離不開生活。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一***
美國教育家指出:“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也指出:教學應面向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的經驗和生活背景為基礎,體現出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絡。學生最終要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可見,學生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並將所學服務與社會、服務於生活。
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脫離學生生活的實際,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學生學習語文成了一種負擔,出現不愛學、不願學、甚至不會學的現象。因此,把語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生活的強烈願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也才能夠真正地陶冶學生的情操。
那麼,在生活中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語文呢?我認為應積極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觀察
偉大的藝術家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其中的一些人和事由於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些偏差。有的課文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留心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從而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
歷史上許多事例也充分說明在生活中學習的重要性: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沒有跨進過大學的門檻,他把社會視作自己的大學,照樣寫成《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光輝的篇章,成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由此可見,生活也是一個大課堂,凡事留心,也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的。
2.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傾聽
語文的學習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來獲得的。聽在這些訓練中是放在第一位的。有關資料也表明:人類獲得知識,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聽這一渠道。善於傾聽,首先要學會靜聽。美國著名學者卡耐基說:“你想成為一個健談的人,首先要成為一個靜聽的人。”我們不但要教育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認真地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而且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靜心地聽廣播,聽新聞,聽別人談話。在聽的過程中,學習別人是如何運用語言來描述情景,如何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的。在一次次的傾聽中增強自己的語感,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3.讓學生學會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也是如此。有這樣一個例子,美國的教師教學生畫蘋果時,提上一袋蘋果,一人分一個,讓學生看、摸、聞,甚至咬上幾口,然後開始畫蘋果。結果,大多數學生第一次畫出來的像西瓜,第二次畫出來的像梨,第三、第四次畫出來的才像蘋果;而中國的教師教學生畫蘋果時,只帶一支粉筆,先對全班學生講畫蘋果的注意事項,然後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示範,學生照著老師的樣板畫出來。結果,所有的學生第一次畫出來的就像蘋果。比較而言,美國的學生雖然畫得費勁且不像蘋果,但畫出來的卻是“生活中的蘋果”“自己的蘋果”,中國的學生雖然畫得輕鬆且很像蘋果,但畫出來的卻是“黑板上的蘋果”“老師的蘋果”!這個例子雖然是一個形象化的笑話,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實,卻能折射出教育觀念上的差異,兩種做法對學生髮展的意義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尋找和創設教育情景,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絡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親自聽一聽、看一看、試一試、想一想,身體力行地去體驗。
4.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表達
學習語文,達到真正理解不是最終的目的,學生能將所學運用於生活,尤其是創造性地運用於生活,才是教師追求的目標,而實踐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教師應以課外實踐為憑藉,適時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我們可以用文字表達來訓練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如為班級的活動設計串聯詞;向校長寫建議書,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和設想;為學校的藝術節、聯歡會設計廣告用語、海報;在校運動會上當小記者;在“三八”節、教師節、母親節給自己的老師、母親寫感謝信。當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受到表揚與鼓勵,成就感就會促使他們對語文越來越感興趣。平時老師的教育就會在真實具體的互動交際中,變得可以觸控和親切起來。
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離不開生活。只有讓豐富多彩的生活與課堂上基本的知識有機融合,才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涵養學生的審美觀,奠定學生寬厚的人文根基,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也只有紮根於生活這片沃土,實現生活化教學,才能生根、開花、結果。
***二***
語言來源於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識字、閱讀、寫作、口語無一不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反樸歸真,應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同時,生活又是語文教學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
語文有著廣闊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語文該是各門學科中內容最豐富,形式最多樣,最有人文色彩,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門學科。但遺憾的是,多年來,語文竟成為學生最不喜歡的課程之一。究其原因,其實就是教師沒有進行恰當的延伸拓展,或者沒有將語文融入生活,使其成為枯燥、乏味的滿堂灌。
同樣,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常常存在這樣的現象:當學生聽到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時,聽課的注意力就會更集中,因為這時候他們覺得語文離自己很近;當學生被要求調動以前積累的知識去學習新知識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因為他們發現新知識和舊知識是有聯絡的。
但是,現實中的語文課總讓學生感到語文離生活很遠,教師也不願聯絡生活,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容易離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語文教育長期被功利化,讓人覺得語文除了為考試升學,別無他用。我認為,學習語文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生活,學習語文的主要途徑也是生活。新世紀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大貢獻,就是強調了語文和生活的密切聯絡,強調開發和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課程資源。事實證明,聯絡生活,語文教學就滿堂皆活;離開生活,語文課堂就成了一潭死水。
是的,生活之於語文是最根本、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那如何讓二者密切聯絡呢?我只能結合自己在教學中不成熟的一點認識來闡釋。
一、聯絡生活
語文的理解,說白了就是對生活的理解。如果對生活有所感悟的人,那麼他必將能學好語文,另外,教師如果運用恰當的語言來聯絡生活,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愛蓮說》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知道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嗎?澳門同胞為什麼要以蓮的形象作為自己的區徽呢?——因為澳門不僅蓮多、蓮美,更是因為蓮花象徵了澳門人民渴望迴歸祖國大家庭的純潔之心。宋代周敦頤也特別喜愛蓮花,他是怎樣描寫蓮花,抒發自己的情感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愛蓮說》。 ”講課以前緊密聯絡澳門迴歸這一大事,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又如:教學《皇帝的新裝》時,在講到本文的主題時,我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皇帝”這樣的人,同學們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二、觀察生活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於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甚至出現偏差。學生常見的和比較熟悉的事物,往往因其熟視無睹而知之甚少。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轉貼
如在學習七年級語文《看雲識天氣》一文中列舉了多種雲出現的不同天氣現象,我佈置了一道題:這一週觀察雲來猜天氣,並寫出觀察日記。許多同學反映,他們認識了好多雲,並且也有幾次測出了天氣狀況。
另如在學習《童趣》一文時,我提了一個問題:螞蟻有幾條腿?學生興致很高,有說四條的,有說六條的,有說八條的,十二條的等等,沒有統一結論。於是我讓大家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最好帶上放大鏡;結果他們統一說出了答案。接著我又讓他們繼續觀察下去,寫出一篇觀察心得,整個過程學生都是興奮異常的。
三、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的滋味就應該去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許多時候,教師費盡心思,磨破嘴皮子大講特講,學生卻仍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也許這時候就可以設定情境,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往往能四兩撥千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學習《背影》時,學生知道了父親的形象及其寫作的角度。於是在課後,我讓一部分學生去反竄角色,由他們去當一天的家長,去照顧父母。結果,這些同學寫上週記時都大倒苦水,但同時也懂得了父母親的艱辛;與此同時,我也讓另一部分學生為父母做一件事,如洗腳、梳頭、刷碗等。許多學生說,他懂得了什麼是親情。之後,我又讓學生舉一反三,看如何表現親情,從什麼角度去寫。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的答案是驚人的一致:以小見大的寫法;角度可以是通過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縷白髮、一條皺紋等去寫。這樣的效果讓我驚歎,學生在懂得真情的同時,也理解了課文。
經過多年的課改,生活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聯絡生活進行語文教學已經成為許多語文教師的自覺行為。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聯絡應自然適度,不可牽強附會,更不可喧賓奪主,以致變成離開教學文字的生活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