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備考計劃和複習規劃

  高三基本上被分割為了一輪複習、二輪複習、最後衝刺和最後調整期幾個階段,做好備考計劃非常關鍵,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高三學生備考計劃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三學生備考計劃

  優等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拿任何一次成績或者學校任何一次排名來劃分考生優劣的方法都是不全面的,這是因為考生在高考的時候所面對的對手是全省***直轄市、自治區***所有考生。而每年的高考錄取工作都是依照一本、二本、三本及專科這三大塊來進行的。那麼,我們不妨也依據此對學生在學習水平上進行劃分。

  所謂優等生,也就是成績在一本線以上的考生。這些考生的成績在班裡應該說是名列前茅。特別是成績沒有較大起伏的同學,更是具有一種優越感。可是,這些優越感卻是高考複習的大忌,因為考生往往會因此而漠視學習上的薄弱環節,從而使考試中的失分點漸漸變成了“盲點”。倘若孩子是處於這個層次,就需要家長時不時地敲一下警鐘。

  那麼,都應該叮囑孩子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三點值得廣大家長關注:

  1、繼續保持優勢是前提。家長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高三是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階段,其他同學很有可能通過正確的複習方法,追趕上來,因此不能對以往取得的成績過於滿足。而是要向前看,不僅要保持學科內的相對優勢,更要保證相對於其他同學總成績上的領先優勢。

  2、從小處著手是原則。優等生對絕大部分知識點的整體把握比較到位,失分的地方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因此家長就要提醒孩子檢查自己在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是否存在習慣性失誤和習慣性失分的現象,讓孩子抓緊時間及早規避。另外也要提醒孩子在答題過程中注意步驟完整、書寫規範、儘量使用學科術語,確保能拿到的分數不丟分。

  3、學科均衡前進是目標。雖然優等生在分數上具有領先優勢,然而仍然存在自身的弱科弱項,因此這些學生的複習重點應是把弱科補好,讓強科更強。只有這樣才能使各科均衡地向前發展,而不至於擔心考試中弱科弱項隨時可能帶來的隱患。

  中等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所謂中等生,也就是成績在二本線上、一本線下的考生。成績處於這個水平的孩子佔了整個考生群體中的絕大多數,因此在高考當中很多標準都是根據他們的情況來確定的,比如老師們的複習進度大多是依照班級裡中等生的接受能力來安排的;高考命題也往往是依據中等生剛好能做完試卷來分配習題的難易程度及題目數量的;統計下來每年各地高考錄取率也往往在50%以上***也就意味著絕大部分中等生有大學可上***……這些資料雖然讓人感到安心,然而卻不可麻痺大意,尤其是對於那些錄取率較低的省份和教學質量平平的高中裡的中等生們,更要在高三這關鍵的一年好好努力一番,爭取使成績從中下游變為中上游,甚至突破中等生的框框,一躍成為優等生。

  那麼,中等生在制定複習計劃的時候,家長該從哪幾個方面給予指導呢?又有哪些原則需要關注和遵守呢?

  1、跟上覆習進度是前提。剛才已經向大家介紹了,老師的複習進度往往是根據中等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安排的,那麼家長就要提醒孩子無論怎樣都要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在高三複習的時候,一些中等生往往為了儘快提高自己的弱科弱項而忽略了與老師複習同步,就好比狗熊掰棒子,錯失了吸收老師講授重點知識和解題技巧的最佳時機,使自己整體成績提升舉步為艱。

  2、合理分配時間是保障。中等生在時間分配上是最為難的:一方面想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一方面又想努力提高弱科弱項。因此家長們在必要的時候要記得提醒孩子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讓孩子將完成作業、消化吸收課堂知識的時間,自我補習的時間以及必要的睡眠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以保證複習能夠高效而持續穩定的進行下去。

  3、補足弱科弱項是關鍵。弱科弱項是中等生們感到特別棘手的地方,但也確實是提高成績最具希望的地方。因此家長們要適時的提醒孩子重視對弱科的複習鞏固,避免一提到成績,孩子要麼只看到自己最出色的科目而忽略了弱科的存在,要麼只看到自己最薄弱的科目而失去了複習的信心。事實上,弱科弱項是可以攻克的,只要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並加以努力強化,那麼弱科很快就會變得不弱甚至由弱變強。從中等生變成優等生的日子就指日可待!

  學習較差學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所謂學習較差的學生,也就是成績在專科線上、二本線下的考生。這部分考生所面臨的處境有點尷尬,因為成績不盡如人意,往往受到老師的忽略與同學的嘲笑,因此他們的內心非常脆弱。但是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這部分同學也想在高考的時候能夠發揮超常,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不管這算不算是僥倖的心理,單是這種想擺脫困境的意識,我們就要大力支援。那麼,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是不是想要提高成績就無計可施了呢?這部分孩子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兩點建議值得大家關注:

  1、樹立臨考自信是前提。剛才說過,成績較差的孩子一般存在自卑心理,因學習成績不好,而對自己全盤否定。因此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會畏首畏尾,不敢對自己有太多的期待。這個時候,非常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時樹立信心,不管是在模擬考試當中還是最後的高考,只要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是高考成功。要知道,對於這些考生來說,只要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之上有所提高就是一種進步,我們應該為每跟上一個知識點而高興,成績哪怕有點滴進步也應感到自豪!更何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成績不好也就意味著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只要學習方法運用得當,想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成績,困難並不很大。按照以往的經驗,倘若考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頑強的毅力緊追猛趕,成績迅速提升的可能性相當大。所以,不管在什麼時間段,都不能放棄自己追逐的腳步。

  2、全面夯實基礎是關鍵。實際上,《考試說明》對高考的難度有一個清晰的介紹:高考命題是以中檔題和基礎題為主,這部分題目大約佔了全部考題的80%左右。也就是說只要考生抓住基礎知識,並能夠熟練運用,就能夠拿到絕大部分分數。因此家長們要特別提醒孩子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基礎知識的複習,畢竟只有將這部分內容掌握好,才有可能拿下基礎題,也更有可能衝擊中等題和難題。

  高三複習規劃

  一、把握一輪複習,攻克基礎能力關

  大部分高中在高二暑假的時候就開始了第一輪的複習。進行一輪複習的時候,各科老師都會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逐一地進行推進式複習。即使你在高一、高二時並 沒有跟上老師的進度,甚至你是班裡的差生,但是隻要你在這個環節認真聽講、努力複習,不僅完全能夠趕上進度,而且非常有可能會名列前茅。畢竟這個階段老師 會對每個知識點都再作詳細的講解。

  一般來說,一輪複習的時間是最長的,也是最細的。這是成績能上一個大臺階的最有利時機,錯過了這個時機,再想這樣較為輕鬆地超越別人就不容易了。在這個 階段,考生應該把“攻克每個知識點”作為自己的目標,然後想辦法去把這個目標實現。要知道,老師在講授的時候,往往是依照班中中等學生複習進度來安排自己 的教學進度的。倘若在這個階段你覺得“吃不飽”,那麼你就可以在把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完成好的基礎上,加大難度進行訓練;倘若在這個階段你覺得“吃得過 飽”,那麼你就應該儘可能拿出更多的時間來跟上老師的進度。在這個時候,只要能夠保證自己跟得上大部隊,那就達到了目標。

  在第一輪複習中,因為一些知識點在高一、高二時就已經學過,所以考生稍微接觸一下就會覺得很熟悉,這就容易出現一個問題:考生一看書本就明白,教師一引 導就會,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卻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個問題需要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克服,否則第一輪的效果將會越來越差。

  當然,在高考第一輪複習的過程中,考生還可能出現以下幾種問題。

  ①畏難

  在高一或高二時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學生沒能對某一知識點或某個學科掌握牢固,從而出現弱科的情況,考生進而會對習題或學科產生恐懼和畏難心理。表現為情緒 波動異常,心理平衡失調,不能以平靜的心態進行正常學習。隨著複習的不斷深入,這類考生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進而更加退縮。不管困難大小,一遇到困難 第一想法就是放棄,慢慢地就對高考逐漸喪失信心。倘若考生髮現自己已經開始有了上面的症狀,就要抓緊時間和老師及同學進行溝通,請他們幫助自己調整好心 態,跟上整體的節奏。另外,考生也要積極地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畢竟這是第一輪複習,只要努力,補上弱科絕不是一件難事。

  ②缺乏閱讀

  這是在複習備考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很多同學在複習的時候確實依照老師的要求對課本進行了反覆的閱讀,雖然數量上去了,可是質量並沒有太大的提高。在 考試時,才發現有太多的知識點自己依然沒有注意到,或者有一些知識點雖然看過,但是沒有仔細記憶導致似是而非,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究其原因則在於沒有做 到科學的閱讀。閱讀缺乏症主要表現為考生知識面狹窄,閱讀能力欠缺。近幾年的高考顯現出一個趨勢,考題的文字量越來越大,而答案的字數卻越來越少。這就對 考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想看,無論自己的知識多麼牢固,無論自己解題能力多麼強大,如果沒有把題目的要求搞清楚,那麼答的任何內容都沒有意 義,這道題目也就不可能得到相應的分數。

  所以,在第一輪複習時,一定要邊閱讀、邊思考、邊做筆記,通過眼、口、腦、手等器官的協調,在閱讀的同時提高思維、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③資訊提取能力不足

  課標改革以後,無論是哪個科目,綜合性大題都越來越多,而這些日趨重要的綜合性大題卻成了很多學生的夢魘。

  部分學生不能準確提煉、整合、運用有關資訊,不能將命題情境中的文字、數字、圖示等資訊通過大腦進行轉化,並與書本知識點連線,區分不出有用與無用的資訊。

  解題的關鍵是資訊的處理,這包括通過審題獲取有效資訊,明確考查意圖;通過思考整合資訊,即把題目中的相關資訊與學科知識掛鉤;最後還要準確輸出資訊,把答案落實在試卷上。因此,在平時的複習中,一定要加強自身的資訊處理能力,提高解題的正確性。

  二、重視二輪複習,突破綜合能力關

  經過了一輪的複習,考生對自己高中所學知識有了比較清楚的瞭解,也能夠逐漸建立自己的知識脈絡。通過這些知識脈絡,考生就已經可以解答高考中的中檔題 了。所以,實際上在二輪複習階段,考生的解題能力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進步。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同學們學習水平的分水嶺,成績在這個時候就開始逐漸拉開差 距。

  進入高考第二輪複習,考生應該樹立以下目標:

  ①重拾遺忘知識點

  高考第二輪複習就絕對不像一輪複習那樣按部就班了,複習前後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師往往會以專題的形式來進行復習。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顧一輪複習中所學 到的基本知識,找到相關內容進行提前準備,抓住複習的主動權。雖然經過一輪複習後,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但是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方面 還是非常薄弱的。同時,由於一輪複習的知識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會慢慢遺忘,所以,在這個階段,就更應該回顧課本、學習筆記和糾錯本,避免知識 點大量遺忘,儘可能地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②搭建知識結構橋樑

  高考二輪複習將會加大橫向關聯內容的聯絡,其實就是前面所說的以專題形式來進行復習。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橋樑。你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並不相同,別人的知識結構對你的幫助不大,所以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礎夯實,在牢固的知識基礎之上構建自己的知識脈絡。

  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務必要準確合適

  不管是處於高三複習的那個階段,如何保證持續高效的複習狀態成為考生十分關注的問題。

  前面我們提到了學校教育會分為一輪、二輪等階段。但是在複習過程中,需要考生對自己的複習進度能夠有一定的規劃和總結,並隨時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更具體的,我們需要訂立一系列的複習目標,比如,9月完成什麼,10月完成什麼……甚至可以詳細到9月1日完成什麼,9月2日完成什麼……我們的複習進 度就是實現這一個個階段目標的過程,只不過我們把這個過程細化了而已。這部分計劃,務求詳細,因為只有足夠詳細的計劃,才可以保證我們在漫長而枯燥的學習 中因為不斷的實現了我們的目標而擁有可持續的學習熱情。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制定一份具體的詳細的學習計劃該注意些什麼:***我們以日計劃為例***

  高考備考時間真的很有限,最合理的計量單位就是“天”。從現在算起,整個高考備考時間也僅僅只有300天不到。每一天都是如此珍貴,讓人不忍心隨意放棄。那麼,在每天的複習當中,我們究竟該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呢?

  我們可以把每天的複習時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在校與老師同學一起復習,一部分就是在家自由複習。在校複習可能更多地需要配合老師的複習進度安排,而在 家,就需要自己對可支配的時間進行規劃。在自己的時間安排上,可能有一些是屬於最佳複習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注意力最集中,對知識感知程度最強,記憶效果最 佳,是複習最見成效的時間段。那麼,這些最佳時間該如何利用呢?而在這些最佳時間裡我們又該如何安排複習內容呢?

  ***1***最佳學習時間先學哪一門

  在這個問題上,各有各的看法。有的人認為應該把最難的、自己最弱的科目放在最佳時間複習,因為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拿出更多的精力來解決自己的 難題。同時,因為是弱科,所以需要更加充足的時間去補習,而相比較優勢學科而言,補足自己的學習“短板”更加重要。

  而也有的人認為應該從最拿手的科目開始做起,這樣可以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更加有利於自己對弱科的學習。

  聽起來這兩種說法都比較有道理。那麼哪一種更加合理一點呢?我認為應該依據科目的不同區別對待。對於需要大量記憶的科目來說,最佳時間能夠大大提高記憶 效率。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記憶的,那麼就應該把最佳的時間留給這些科目,因為你能夠迅速記憶並掌握這些內容。稍微下一點工夫,或許你的總成績會有突飛 猛進的提高。而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計算的,那麼你在安排自己時間的時候就要循序漸進,逐漸進入狀態,這樣才有利於你攻克弱科。

  ***2***最佳學習時間只學習一科嗎

  在這個問題上,恐怕還有很多同學仍然存在誤區。有些同學為了保證最佳時間不流失,於是就在這個時間段內多複習幾個科目,既然這是最佳學習時間,那就不能浪費了,一定要多學幾科才行。在這裡,一些高分考生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鑑。

  有些同學是這樣做的:因為現在的高考一般來說分為四大科:語文、數學、英語、文綜或理綜。這些科目在校複習的時候不見得都會涉及,如果在校時主要複習的 是語文、英語和文綜,那麼你在家複習的時候就應該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後全力以赴地去複習數學學科的內容。這樣既保證了每科都有比較充足的訓練並且時間上 也不會過於零散。

  也有同學是這樣做的:除了在校時間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之外,每天都給自己定一個學科主題。倘若今天定的是數學,那麼今天所有的零碎時間都用來做數學題, 保證持續的記憶衝擊。這樣的做法對部分同學來說十分有用,但是最大的缺點在於長時間複習一科會非常容易疲勞並感到枯燥。

  具體哪種做法,那就要學生和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提點來區別對待了。

  ***3***儘量延長最佳學習時間好嗎

  如果說自己的最佳學習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那麼就儘量延長時間好了,這樣不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於複習了嗎?其實,會學習更要會休息,無限度地延長學習時 間必將導致體質下降,並不利於打“持久戰”。另外,睡眠不足容易導致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使得最佳學習時間也不再明顯。當然,話說回來,複習的時間也 不能太短,否則就顯示不出最佳學習時間的優越性。

  其實,衡量你的學習是否有效果,並不是看你坐在書桌前有多長時間,而是看你究竟學到了多少內容。學習效果是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結合的產物,只看學習時 間,不管學習效率,學習效果肯定不理想。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一個相對的學習時間,而不能把時間完全絕對化。因此,在複習過程當中,要注意勞逸結 合,用一張一弛的原則來安排我們的學習生活,把學習活動和其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合理分配學習時間,這樣往往能取得滿意的高考成績。

  四、計劃趕不上變化,謹防高考複習進度上的兩大誤區

  除了在複習進度上應該有明確的規劃、勞逸結合之外,同學們在備考階段還要特別關注兩個容易陷入的誤區。

  ***1***誤區一:零碎時間沒有任何意義

  每天都有許多非常零碎的時間,這些時間可以幫助你放鬆身心以投入到下一個複習環節當中去,於是就有很多同學認為這些零碎的時間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們更 願意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整塊的時間上。其實,我們認真算一筆賬:7個課間+3個飯前飯後+上學、放學路上+……或許這就等於一個晚自習的時間,倘若這樣計 算,你還會覺得這些零碎時間不重要嗎?

  有不少同學很看中這些零碎時間:在上學等車的時候背一些單詞、在中午打飯的時候回憶一下公式、在晚間洗漱的時候練一下英語聽力……把這些零碎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會對自己的成績提高有很大幫助。

  當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利用好這些零碎時間的同時,也要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特點和習慣進行自我分析,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拿出一小段時間來放鬆身心,以換取整體的高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2***誤區二:複習計劃越具體越好

  不少同學會自己列出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表格:幾點到幾點幹什麼,一天分割為多少塊兒……幾乎把每個時間點都作了詳細、具體的計劃。嘗試了幾天之後卻發現執 行起來特別困難,於是就不停地埋怨自己,導致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實際上,學習中的偶然因素實在太多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事情發生需要你馬上去面對 和解決。因此,在制定複習計劃的時候不能過於具體,要留出充足的時間來防止意外的發生,這樣做起來才會遊刃有餘。

  同時,也不要奢望能把全部的計劃都按質按量完成,因為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往往比較高,倘若能夠完成自己計劃的70%~80%,那就已經是一件相當不錯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