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的最佳治療方法

  脂肪瘤是起源於脂肪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瘤周有一層薄的結締組織包囊,內有被結締組織束分成葉狀成群的正常脂肪細胞。那麼,患上這種疾病往往有哪些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脂肪瘤的症狀體徵

  1、可發生於任何部位

  病變好發於頸、肩、背和腹部,亦可見於腹膜後和內臟。最常見於頭、頸、臂和胸等部位皮下組織。約有7%皮損呈多發,多發皮損發育早,單發損害發育遲,到一定程度時即停止生長。

  2.單發性脂肪瘤

  脂肪瘤形態不一,常呈扁球形、結節分葉狀或蒂狀的質軟的皮下腫塊,有時為瀰漫性腫塊,可推動。質軟而有彈性,不與表面面板粘連。一般界限清楚,生長緩慢,除非腫物過大,壓迫區域性神經分支而產生疼痛感覺,一般無症狀,大者達幾公斤。一般腫物的體積達到一定大小後,常停止生長,呈靜止狀態。被覆表面面板正常,多數皮損直徑<5cm,其底較廣。擠壓瘤體基部時,表面面板可呈“橘皮”樣,為皮下脂肪內垂直走向面板的纖維束牽拉所致。有時可出現自發萎縮或鈣化、液化的現象。

  2.多發性脂肪瘤

  可散在全身或侷限於體表某部,數目在兩個以上,甚至上百個。呈大小不一的、無痛性皮下結節,部分呈對稱性生長。生長活躍時則有疼痛感.經常伴發於神經纖維瘤病。

  3.血管脂肪瘤

  具有典型脂肪瘤一切特徵,多見男性中青年。有時有家族史。病程緩慢,好發於前臂、腰、股部,蠶豆或黃豆大小,有時能自行脹縮,伴疼痛感。其疼痛原因推測與血管球瘤有關,或為周圍組織反應如水腫、炎症的刺激或為腫瘤對周圍組織的壓迫所致。

  4.綜合徵表現

  脂肪瘤還可見於Gardner綜合徵的部分表現。此綜合徵表現為面部多發性骨瘤、結腸多發性息肉、脂肪瘤、纖維瘤、纖維肉瘤和平滑肌瘤等。

  脂肪瘤的最佳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一般無需治療,當瘤體積較小,又無痛感時,無需治療,腫瘤體積較大者,可行手術切除。

  較小脂肪瘤,發展緩慢,無臨床症狀者一般無需處理,如果長得很大,感覺疼痛或影響美觀時,可考慮手術切除,鐳射手術治療脂肪瘤有多種方法,但對小的脂肪瘤採用微切口鐳射切除分葉取出,較大脂肪瘤根據部位按外科要求選擇切口摘除。

  脂肪瘤切除術

  [適應證]

  表淺脂肪瘤影響功能,勞動和美觀者,可考慮手術。

  [術前準備]

  清洗區域性面板。

  [麻醉]

  局麻。

  [手術步驟]

  沿皮紋切開脂肪瘤的表面面板,用彎止血鉗沿瘤體包膜分離腫瘤,鉗夾及結紮所有見到的血管,脂肪瘤多呈多葉狀,形態不規則,應注意完整地分離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組織,用組織鉗提起瘤體分離基底,切除腫瘤,止血後,分層縫合切口。

  [術後處理]

  切口敷料要妥善包紮,手術後應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疼痛時可服用去痛片等解熱鎮痛藥,術後5-7天拆線,如切口出現感染,區域性紅腫,壓痛,應到醫院診治。

  鐳射手術

  術前準備

  鐳射在臨床切除中有多種用法,即可似外科操作切開,也可光剝離切除,根據腫瘤特點可採用微切口切開皮***用光切開或常規手術刀切開面板都可***,再用Nd∶YAG鐳射刀頭經小切口進入把脂肪瘤分葉切割,用鉗取出,手術準備視腫瘤大小而定,但均要在嚴格的無菌術下進行,較小脂肪瘤常用靜脈切開包***內有止血鉗2把,持針鉗1把,短平鑷1把,5mL空針1副,手術刀柄1個,縫線及圓,三角縫針等,敷料有紗布,棉球,洞巾1個***,較大脂肪瘤應準備面板鉗2把,牽開器,止血鉗數把及中單及腹單消毒備用。

  麻醉:手術常用區域性浸潤麻醉,腫瘤周圍可以多注射麻醉液,手術鐳射剝離時對保護組織有積極的作用,常用0.5~1%利多卡因,勿加腎上腺素。

  手術步驟

  Nd∶YAG鐳射微切口分葉切除脂肪瘤術,用切除10cm以下脂肪瘤,特點為:以解剖複雜特殊的部位,如頸,面及關節功能位,術後留下的創痕極輕微,尤其對顏面,頸部美容很有作用,而且關節功能位變化不大,手術在區域性浸潤麻醉後,用手術刀沿皮紋切開0.5~1cm,直達皮下,用Nd∶YAG鐳射切***消毒***外上硬膜外針管進入切口內似桔瓣狀分葉於皮下切開,基部用光刀同法分離,分葉切除時注意光刀損傷脂肪瘤外組織,由於鐳射切割脂肪瘤較快速,術中光刀可不必超出瘤體,分葉切割完畢,用無菌大彎止血鉗進入切口內逐步取出,主要瘤體取出後,用血管鉗對腔壁進行輕夾清除殘餘脂肪組織,或用止血鉗夾住紗布進入腔內清除脂肪,術畢,0.5cm以下切口可不用縫合,1cm大切口縫合1~2針,手術創面用多層紗布加壓包紮。

  術後處理

  常規處理:包括術後抗炎及支援治療,抗菌藥應用1周,較小脂肪瘤鐳射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後可不用抗生素,僅給予大劑量維生素丙及其它維生素類藥物,較大脂肪瘤術後除給予抗生素外,還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包括支援治療等。

  術後24小時更換敷料,觀察切口有無流出物及辨別分泌物性質並作好相應處理,在絕大多數鐳射術中觀察,併發術後感染極少,只要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規程,就可避免發生,傷口縫線7~10天后拆除。

  ***二***預後

  1%可復發,提示切除不完全或非典型性改變,多數皮損直徑<5cm,除腫瘤較大影響區域性動作,或因壓迫神經而引起疼痛外,一般無自覺症狀,極少惡變。

  脂肪瘤的最佳中醫治療方法

  1、內治湯藥一

  【方名】二陳湯加味

  【處方】陳皮、茯苓、半夏、甘草、蒼朮、白朮、枳實、白芥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適用病症】用於脾失健運、溼邪上結、健脾和中、燥溼化痰。

  2、內治湯藥二

  【辨證】風邪入腠,生痰成瘤。

  【治法】祛風化痰,疏絡散結。

  【方名】千金六甲丸。

  【組成】蜈蚣,全蟲,殭蠶,蟬衣,炙穿山甲,夜明砂。

  【用法】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日3次,每次3克。

  3、氣滯痰凝型

  【證見】瘤體按之柔軟,或有脹感,體氣壯實,或形體肥胖,無明顯全身症狀,脈滑實。

  【治法】行氣散結,燥溼化痰。

  【方藥】法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白芥子、制膽南星、海藻、昆布、枳殼、青礞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