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的最佳治療方法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西醫治療:

  1、避免過勞、矯正不良體位。

  2、適當功能鍛鍊,如腰背肌鍛鍊,防止肌肉張力失調。

  3、理療、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

  4、藥物治療:主要為消炎止痛藥及舒筋活血的中藥。

  5、封閉療法:有固定壓痛點者,可用0.5-1%普魯卡因5-10ml加醋酸強地鬆龍或醋酸氫化可的鬆0.5-1ml作痛點封閉,效果良好。

  6、手術治療,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例,可施行手術治療。

  治療腰肌勞損關鍵在於鍛鍊腰背部肌肉,而鍛鍊腰背部肌肉最值得推薦的方法就是“大雁式”。採取俯臥位,去枕,然後用力挺胸抬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大雁在飛。鍛鍊時,單獨一次抬起動作要持續5秒鐘,然後放鬆肌肉,休息3—5秒,此為一個週期。每天早晚各鍛鍊一次,每次做30個週期,長久堅持,就能起到不錯的緩解作用。

  此外,仰臥床上,去枕,頭部用力向後頂床,抬起肩部的動作也能對腰背部肌肉起到鍛鍊作用。此方法還對感覺頸部肌肉不適的人有好處。此外,按摩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鍛鍊之餘,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的物理治療也可以增強治療效果。目前存在較多的理療方式,包括電磁、超聲波、紅外線、鐳射等,它們通過聲、光、電、熱等作用於人體,起到疏筋活絡的作用。一天1次,持續10—14天為一個療程。慢性腰肌勞損為慢性病,常常恢復較慢,不必操之過急。婁教授強調,對於腰背痛,最關鍵在於平時的坐姿,一定要在僵坐一小時後換一個姿勢。同時,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墊為腰部緩解壓力,有助於避免出現腰肌勞損。

  二:

  1、解痙止痛法:醫者用點壓、彈撥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痙攣處,反覆3到5遍,以達到提高痛閾,鬆解粘連,解痙止痛的目的。

  2、循經按揉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站於一側,先用滾、按揉法沿兩側膀胱經由上而下往返施術3到5遍,用力由輕到重。然後用雙手拇指按揉腎俞、腰陽關、大腸俞、等穴,以酸脹為度,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數次。這是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3、調整關節紊亂:患者側臥位,醫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臥位,雙下肢屈膝屈髖,醫者抱住患者雙膝作腰骶旋轉,順、逆時針各8到10次,然後作抱膝滾腰16到20次,以調整腰骶關節。這也是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4、整理手法:患者俯臥位,醫者先用滾、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後外側依次施術,往返3到5遍,並點按秩邊、委中、承山等穴,然後用小魚際直擦腰背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最後用五指併攏,腕部放鬆,有節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經部位,用力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

  5、輔助治療:功能鍛鍊,加強腰背伸肌鍛鍊,如仰臥位拱橋式鍛鍊,俯臥位的飛燕式鍛鍊,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到30下。有利於腰背肌力的恢復。這也是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之一。

  三:

  1.按摩療法:

  1以掌根和拇指撥揉腰椎兩側肌肉數次,達到放鬆肌肉的目的,再用拇指重按腰部“陽性反應點”及居髎、環跳、腎俞、 志室、大腸俞、委中穴,每穴按壓2分鐘 可反覆數次。接著用腰部後伸板法,患者取側臥位用手掌搓揉腰部數次,使區域性產生溫熱感,同時配合腰部側板法左右各一次。先扳患側,再扳健側。有下肢放射 痛者可在區域性使用袞法,並配合按摩委中、陽陵泉、絕骨等穴。對於脊柱側彎者在按摩前可先作腰部牽引。

  2先掐人中穴再取三陰交、復溜、承山、委中等穴掐點揉按各數十次,尤其對“陽性反應點”一條索狀壓痛物,揉按100次,腰痛加脘骨、陽陵泉,背部加崑崙 、委中。因損傷而致腰痛者,用手指彈撥膝後、膕窩處的肌腱數十次,用力並應產生酸脹熱感,平時在坐位休息時可用木棍頂在委中穴,每10分鐘左右輪換一次。

  2.自我按摩也可由家屬操作:先用手掌揉腰部20~30次。再用肘部撥揉腰椎兩側痛點處20~30次,其間按壓天樞、氣海各一分鐘,捏拿小腿後側腓腸肌 一帶3~5次。以上手法每日早晚各作一次。

  3.指標療法:患者仰臥,術者立於患者足前下,用右手食指彈撥左足崑崙穴,當彈撥右足崑崙穴時,用左手食指尖放於穴上,首先向下壓力,然後向外踝方向滑動 ,彈撥時術者感覺指下有一根筋在滾動,而患者感覺麻痛或有觸電感向足心放射,兩側穴各彈撥三次。注意:只出現痛未出現觸電者,腰痛可減輕,而不能消除 ,必須出現觸電樣感而麻至足心,腰痛才全消失

  4.刮痧療法:以酒精消毒刮拭部位及刮痧工具,然後沿大椎、天柱→大抒一段,天柱→魄戶一段至膏肓、神堂。配穴:命門→腰陽關一段,腎俞→腰根、委中刮拭 ,再刮膈俞,三陰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