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高血壓的原因

  三高是老年群體的禁忌,尤其是高血壓,幾乎90%的老人都深受其折磨。那麼是什麼,為什麼老人會得高血壓呢?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生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包括環境、膳食、精神、吸菸、肥胖、飲酒等都可能造成老年人血壓升高。

  1、家族遺傳

  一般認為在引起高血壓的比例上,遺傳因素佔40%。在現實生活中,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壓,其子女發病概率高達46%。大約有60%的高血壓患者具有高血壓家族遺傳史。

  2、年紀太大

  年齡因素也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變差,血管老化,血管阻力增加,因而血壓隨之升高。因此,老年人更易發生高血壓。老年高血壓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壓延續而來,大部分是由於大動脈內膜和中層變性,膠原、彈性蛋白、脂質和鈣質含量增加,導致動脈彈性減退,順應性下降而致。

  3、飲食不當

  飲食中鈉鹽攝入過多、低鈣、高蛋白、高脂飲食均能引起血壓升高,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飽和脂肪攝入越高,平均血壓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高血壓。3-4g/日,高血壓發病率3%。4-15g/日,發病率33.15%。>20g/日發病率30%。雖然說吃得鹹並不代表一定會患高血壓,但有大量的高血壓臨床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食鹽量都是較大的。吸收過多的鈉鹽很容易會使血壓升高,而高鈣和高鉀飲食可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4、職業環境

  環境因素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中較常見的原因。在引起高血壓的比例上,環境因素約佔60%。噪音的工作環境,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均易發生高血壓,城市中的高壓發病率高於農村。

  5、過於肥胖

  體重指數增加是高血壓的原因裡的危險因素。肥胖人脂肪多,這不僅引起動脈硬化,而且還因脂肪組織內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決量增加,結果易產生血壓。目前認為體重指數大於24為肥胖。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血壓常隨體重指數的增大而升高,向心性肥胖者常伴有血壓升高。肥胖病人常伴有胰島素功能障礙,二者常使血胰島素增高,從而促進高血壓的發生和發展。

  6、吸菸喝酒

  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其中吸菸飲酒是最主要的高血壓發病原因。事實證明,吸菸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心跳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吸菸者易患惡性高血壓,且易死於蛛網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響降壓藥的療效。

  酒能引起高血壓,且加重高血壓,損害心腦血管。

  7、精神不好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噪音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長期精神緊張、憤怒、煩惱、環境的惡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這種高血壓的原因比較重要。

  高血壓的危害

  1、高血壓對心臟的危害

  1.1、對心臟血管的損害

  高血壓主要損害心臟的冠狀動脈,逐漸使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而發生冠心病。近幾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由高血壓病引起的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1.2、對心臟本身的損害

  由於血壓長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負擔,左心室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而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出現,多是在高血壓發病的數年或十幾年後。在心功能代償期,除偶感心悸或氣短外,患者並無明顯的其他症狀;代償功能失調時,可出現左心衰症狀,患者稍一活動就會出現心悸、氣喘、咳嗽,有時痰中帶血,嚴重時發生肺水腫。

  2、高血壓對大腦的危害

  在我國構成老年人三大死因的疾病是腦血管病、心臟病和腫瘤,而引起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壓,其次才是動脈硬化。臨床上高血壓引起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有腦出血、腦梗死等。腦出血是晚期高血壓病的最常見併發症。腦出血的病變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緊急處理情況對病人的預後關係極大,一般病死率較高,即使是倖存者也遺留偏癱或失語等後遺症。所以防治腦出血的關鍵是平時有效地控制血壓。

  3、 高血壓會引起猝死

  猝死是臨床上最為緊急的狀態。它表現為忽然發生呼吸、心跳停滯,意識喪失,並常於1小時內死亡。高血壓因左心室負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冠心病猝死約佔全部心血管病猝死的90%。

  4、高血壓的前期危害

  4.1、頭疼,部位多在後腦,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若經常感到頭痛,而且很劇烈,同時又噁心作嘔,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訊號。

  4.2、眩暈,女性患者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有所感覺;耳鳴,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

  4.3、心悸氣短,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這些都是導致心悸氣短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