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策略

   [摘要]發展農村基礎教育,提高農村基礎教育水平,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本文主要就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策略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農村基礎教育:資源配置:遠端教育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村基礎教育也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更為農村教育的發展不斷注入新鮮空氣,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當然,與此同時,農村基礎教育也同樣面臨著一個極其嚴謹的考驗,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地顯現出來。如受當地經濟發展的制約導致教育經費不足,教育資源的佔有不均,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等。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加快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步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增加農村基礎教育教育投入,推動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
  
  我國的教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地域廣闊,人口眾多,造成經濟發展極不均衡,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後,這樣就導致農村教育經費十分緊張,嚴重製約著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2006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209407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包括各級財政對教育的撥款、教育費附加、企業辦學中的企業撥款以及校辦產業減免稅等項為6348.36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3.01%,仍低於世界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近幾年來,我國在教育投入方面雖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世界上許多比我們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十年前提出到20世紀末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的目標至今也沒有實現,甚至有的年份還呈下降趨勢。根據《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關於2003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公告》顯示,當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28%,比上年降低0.04%。中國教育投入總量不足,教育投入分配使用失衡,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已經十分不利。而更殘酷的是,基礎教育總體分到的一點點分配,又存在著明顯的城鄉間差異,城市中小學校拿走的比重遠遠高於農村學校,這就使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的困境雪上加霜了。因此,農村基礎教育的投資還應進一步加大,以提高農村教育環境及教師待遇,由此推動農村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城鄉教師交流及支援,提高農村教師業務水平
  
  針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我國必須積極開展農村基礎教育支援、交流並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資源帶動農村教育。組織發達地區和城市學校的優秀教師或校長到農村學校擔任校長,實行城市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輪流任教等措施,來不斷解決農村基礎教育中教師資源短缺的問題;同時城市學校校長和教師到農村學校任職和任教,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將城市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農村學校,克服農村教育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近兩年有關部門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經初見成效。
  
  三、加強遠端教育建設,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為了縮小城鄉教育發展的差距,實現教育公平,國家教育部自2002年開始計劃投資近100億資金,實施了一系列促進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其目的是將全國優質的教育資源快捷地傳送到廣大農村地區,實現教育資源廣泛共享。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可以彌補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農村地區中小學師資力量和知識水平方面的不足,改變農村地區的教育面貌。這就需要各地通過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平臺,在農村建立起資訊化的橋樑,以農村中小學為中心,連通外部世界,輻射周邊村落,使農村中小學成為當地文化科技中心、資訊傳播中心、黨員教育中心和衛生知識普及中心。當然,與之適應,還應該加強有關師資的培訓工作,加強對網路裝置的維護與更新。
  四、加快農村基礎教育改革,促進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
  
  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為了升學,許多地區尤其是在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小學,人為的留級、變相的體罰、分數至上、升學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學生厭學情緒十分嚴重。從而導致留級率高,輟學率高、普及義務教育步伐緩慢。為了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提高農村整體人口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基礎教育必須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強調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展、生動活潑的學習等,對於加快農村中小學普及義務教育步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做好基礎準備工作。因此各級地方政府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以及農村中小學校領導必須通過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課程與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加大基礎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並通過家長會等手段不斷的對學生家長進行改革理念的宣傳,促進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的實施。
  
  五、結論
  
  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實施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這中間要通過國家資金投入的加大、教師進修機會、教育資源支援等一系列手段來加快農村基礎教育的步伐。同時還需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只有農村經濟發展上去了,農民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才能加大投入。避免年紀輕輕就外出打工等現象的出現。農村基礎教育與農村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要從兩方面共同著手,為我國發展小康型新農村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馨蕾,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6
  [4]王鵬飛,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調查[J]高教資訊,2004,12
  [5]陳秀斌,提高農村基礎教學投入,加快農村教育發展[J]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