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博營銷案例

  面對網際網路+食品行業的變革浪潮,以 三隻松鼠 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食品品牌的傳播成為研究行業發展新方向的範本,在網際網路食品品牌的微博傳播中,有什麼呢?一起和的小編來看一下吧。

  

  加多寶對不起:走悲情營銷戰略

  2012年,加多寶在與廣藥的商標爭奪戰鬧得沸沸揚揚,加多寶最終輸了官司,廣藥集團最終收回紅色罐裝及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的生產經營權。

  2013年2月4日,加多寶在微博上做出了一組兼具視覺力與傳播力的“對不起”系列圖片,這組圖片選取了四個哭泣的寶寶,並配以一句話文案訴說自己的弱勢,圖片表面悲情,實則卻如利劍一般,劍劍刺在競爭對手的痛處,給予對手致命的打擊。如果用一種武功來形容的話,那就是楊過在悲情中釋放力量的黯然銷魂掌。

  加多寶的悲情牌一經打出,立刻博得大量網民的同情,其官方微博上的四張圖片也獲得了超過4萬的轉發量,加多寶也一舉將輸掉官司的負面新聞扭轉為成功的公關營銷事件。廣藥王老吉在這次事件中則像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被動的被加多寶打得一敗塗地。

  從加多寶對抗廣藥的策略來看,其“悲情營銷策略”的表現就是通過宣傳不斷強化對比自己與廣藥的地位差別***民企與國企***來博得民眾對民企的同情,對國企的痛恨。這一招在這個國度真可謂穩、準、狠。

  

  雕爺牛腩,網際網路思維

  雕爺牛腩是一家“輕奢餐”餐廳,名字聽著就挺特別。開業至今,很多人慕名而來,每天門庭若市,吃飯都要排很久的隊。

  雕爺牛腩創辦者叫孟醒,人稱“雕爺”,他並非做餐飲的專業人士,開辦這家餐廳,被很多人—包括雕爺自己,看作一次商業風險很高的嘗試,充滿了網際網路式玩法的餐廳運作。網際網路什麼玩法呢?

  在菜品方面,雕爺追求簡潔,同時只供應12道菜,追求極致精神;在網路營銷方面,微博引流兼客服,微信做CRM;在粉絲文化方面,雕爺形成了自己的粉絲文化,越有人罵,“死忠粉”就越堅強;而在產品改進方面,配有專門團隊每天輿情監測,針對問題持續進行優化和改進。

  尚不論雕爺牛腩究竟好不好吃,僅在網際網路方面,雕爺牛腩就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網際網路產品思維,網際網路思維就是圍著使用者來,體驗做到極致,然後用網際網路方式推廣。

  三

  黃太吉煎餅,O2O

  如今,對於北京的“吃貨”們來說,如果不知道“黃太吉”就真的OUT了。誰是“黃太吉”?它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家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卻在微博上有3萬多粉絲、被風投估價值4000萬的煎餅店。“黃太吉”為何如此之火?它的煎餅安全衛生是肯定的,但要說味道有何獨到之處卻也未必,在大眾點評網上就有網友這樣寫到:“實話說,味道一般”。還有網友對其服務做出了評價:“店面很小,環境較差,空調不涼。”既然如此,“黃太吉”為何走紅?網友“紫色羽扇豆”一語道破:老闆的營銷宣傳很厲害!”

  大家之所以接受”黃太吉“以及它的營銷方式,關鍵一點還是老闆本身也是年輕人,瞭解年輕人的需求,知道年輕人喜歡用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溝通,並熟練運用了年輕人流行的”社會化媒體“進行推廣和營銷,這是他們能夠迅速在社會化媒體上走紅的根本原因。

  無論運用什麼樣的推廣方式,餐館還是要以”好吃“和”質量過硬“為前提的。希望幾個年輕人,真能夠按他們的口號“小生意、大志向”那樣,將傳統模式和新的推廣形式相結合,摸索出自己的商業模式。

  四

  恆大冰泉:借勢營銷的力量

  2013年11月9日,在與首爾FC的決戰開始前,廣州恆大的球員穿上了胸前印有恆大冰泉的球衣,此前恆大拒絕了三星以每年4000萬冠名球衣的合作。當晚廣州恆大如願以償捧得了亞冠獎盃,恆大冰泉則幾乎一夜成名。

  除了品牌在賽場上的展示,恆大在微博上的表現也堪稱優秀,每場重要的比賽,官微都會進行同步文字直播,在重要比賽之前,恆大還會在微博上釋出官方海報,11月9日晚恆大“這一夜我們征服亞洲!下一步我們走向世界!”一條帶有海報的微博獲得超過7000次的轉發。

  恆大的這一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的策略為其獲得了極大的曝光量和品牌價值,而當11月9日晚恆大推出恆大冰泉的時候,這一切優勢和價值便附加在了恆大冰泉身上。雖然恆大冰泉在電視、樓宇的廣告彷彿讓我們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那個粗暴廣告的時代,但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廣州恆大足球隊而記住了恆大冰泉。

  網路營銷已成為各大企業開展業務的重要方式,社會化媒體同時也成為企業網路營銷的重要戰場。企業需要更為注重社會化媒體營銷的調研、分析、嘗試、創新,才能收穫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