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讓員工認同企業文化

  企業最高層次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人、財、物的競爭,而是文化的競爭,最先進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進行管理因此,企業經營者越來越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價值觀的塑造,那麼?

  讓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一、廣泛徵求員工意見

  任何企業都有文化,尤其對於許多大中型的國營企業,在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後,員工對文化總有許多自己的看法,很多企業在引入組織變革或再造時,往往忽略了對本企業文化的考慮,結果往往造成了“手術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尷尬。麥肯錫兵敗實達,就是最好的案例,雖然方案很科學,但實達的文化不能融合,結果是一敗塗地。

  很多人把企業文化認為是老闆文化、高層文化,這是片面的,企業文化並非只是高層的一己之見,而是整個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認同的企業文化,才是有價值的企業文化。

  要得到大家的認同,首先要徵求大家的意見。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該創造各種機會讓全體員工參與進來,共同探討公司的文化。不妨先由高層製造危機感,讓大家產生文化變革的需求和動機,然後在各個層面徵求意見,取得對原有文化糟粕和優勢的認知,最後採取揚棄的辦法,保留原有企業文化的精華部分,並廣泛進行宣揚,讓全體員工都知道公司的企業文化是怎麼產生的。

  二、企業文化與員工的日常工作結合起來

  企業確定了新的企業文化理念後,就要進行匯入,其實也就是把理念轉化為行動的過程。在進行匯入時,不要採取強壓式的,要讓大家先結合每個員工自己的具體工作進行討論,首先必須明確公司為什麼要樹立這樣的理念,接下來是我們每個人應如何改變觀念,使自己的工作與文化相結合。

  在我們為一家空港地面服務公司做的企業文化塑造專案中,就是先讓基層員工自己討論工作中的問題,然後結合企業文化,提出如何進行改善和提高,包括工作的流程和方法,最後是自己應該怎麼做。通過這樣的研討,讓每個員工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什麼,為什麼要樹立這樣的文化,為什麼自己要這麼做。

  以身作則,最為關鍵

  一、企業高層的文化角色

  作為企業文化的建築師,高層管理人員承擔著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有一次一個企業老總問筆者:“你覺得塑造企業文化什麼最關鍵?”筆者告訴他:“是先把你自己塑造成企業文化的楷模!”一些企業高層管理者總感覺企業文化是為了激勵和約束員工,其實更應該激勵和約束的,恰恰是那些企業文化的塑造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次彭傑老師輔導一家企業做企業文化,他們老總說自己非常重視人才,希望企業理念在這方面有所體現,在我們談話時,恰好安排要面試一箇中層經理,當他的祕書告訴他面試者來了時,他卻滿不在乎地說:“讓他再等半個小時,我有事走不開。”一件小事足以體現他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了。企業的高層領導往往既是文化、制度的塑造者,同時又是理念、制度的破壞者。

  二、從員工工作點滴做起

  很多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塑造時,喜歡大張旗鼓地開展一些活動、培訓和研討,其實企業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業日常管理的點點滴滴上。作為企業管理者,不管是高層還是中層,都應該從自己的工作出發,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和作風,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在思科,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思科總部的員工看到他們的總裁錢珀思先生,大老遠地從街對面小跑著過來,這位員工後來才知道,原來錢珀斯先生看到公司門口的停車位已滿,就把車停到街對面,但又有幾位重要的客人在等著他,所以他只好幾乎是小跑著回公司了。因為在思科,最好的停車位是留給員工的,管理人員哪怕是全球總裁也不享有特權。再比如GE公司,他有一個價值觀的卡片,要求每個人必須隨身攜帶,就連總裁,也隨時都拿出這個卡片,對員工進行宣傳,對顧客進行講解。試想我們國內的許多公司高層管理者,你有這些世界一流公司總裁的理念和作風嗎?

  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並進行宣傳

  一、理念故事化

  企業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較抽象,因此,企業領導者需要把這些理念變成生動活潑的寓言和故事,並進行宣傳。蒙牛集團的企業文化強調競爭,他們通過非洲大草原上“獅子與羚羊”的故事生動活潑的體現出來:清晨醒來,獅子的想法是要跑過最慢的羚羊,而羚羊此時想的是跑過速度最快的獅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則,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樣適用。

  二、故事理念化

  在企業文化的長期建設中,先進人物的評選和宣傳要以理念為核心,注重從理念方面對先進的人物和事蹟進行提煉,對符合企業文化的人物和事蹟進行宣傳報道。在一家合資公司的企業文化諮詢專案中,我們幫助他們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進行先進人物的評選,並在公司內部和相關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讓全體員工都知道為什麼他們是先進,他們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的,這樣的榜樣為其他員工樹立了一面旗幟,同時也使企業文化的推廣變得具體而生動。

  三、溝通渠道建設

  企業理念要得到員工的認同,必須在企業的各個溝通渠道進行宣傳和闡釋,企業內刊、板報、宣傳欄、各種會議、研討會、區域網,都應該成為企業文化宣傳的工具,要讓員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麼,怎麼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

  如果員工不能認同公司的文化,企業就會形成內耗,雖然每個人看起來都很有力量,但由於方向不一致,所以導致企業的合力很小,在市場競爭中顯得很脆弱。長期來看,沒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企業也就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是無法立於不敗之地的。

  企業文化的主要型別

  按照企業任務和經營方式

  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分為四種類型:即強人文化;拼命幹、盡情玩文化;攻堅文化;過程文化。

  1.硬漢型文化。這種文化鼓勵內部競爭和創新,鼓勵冒險。競爭性較強、產品更新快的企業文化特點。

  2.努力工作盡情享受型文化。這種文化把工作與娛樂並重,鼓勵職工完成風險較小的工作。競爭性不強、產品比較穩定的企業文化特點。

  3.賭注型文化。它具有在周密分析基礎上孤注一擲的特點。一般投資大、見效慢的企業文化特點。

  4.過程型文化。這種文化著眼於如何做,基本沒有工作的反饋,職工難以衡量他們所做的工作。機關性較強、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任務的企業文化特點

  按照企業的狀態和作風

  1.活力型。特點是:重組織、追求革新,有明確的目標,面向外部,上下左右溝通良好,責任心強。

  2.停滯型。特點是:急功近利,無遠大目標,帶有利己傾向,自我保全、面向內部,行動遲緩,不負責任。

  3.官僚型。特點是:例行公事,官樣文章。

  按照企業的性質和規模

  1.溫室型。這是傳統國有企業所特有的。對外部環境不感興趣,缺乏冒險精神,缺乏激勵和約束。

  2.拾穗者型。中小型企業特有。戰略隨環境變動而轉移,其組織結構缺乏秩序,職能比較分散。價值體系的基礎是尊重領導人。

  3.菜園型。力圖維護在傳統市場的統治地位,家長式經營,工作人員的激勵處於較低水平。

  4.大型種植物型。大企業特有。其特點是,不斷適應環境變化,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激勵。

  企業對各種因素重視

  1.科層型。壟斷的市場中從事經營的公司所擁有。非個性化的管理作風,金字塔式組織結構,注重對標準、規範和刻板程式的遵循,組織內部缺乏競爭,人們暗地裡勾心鬥角。

  2.職業經理型。工作導向,有明確的標準,嚴格的獎懲制度,組織結構富於靈活性,內部競爭激烈。

  3.技術型。技術專家掌權,家長式作風,著重依賴技術祕訣,職能制組織結構。

  企業文化的功能

  導向功能

  所謂導向功能就是通過它對企業的領導者和職工起引導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1.經營哲學和價值觀念的指導

  經營哲學決定了企業經營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法則,這些方式和法則指導經營者進行正確的決策,指導員工採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對事物的評判形成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為著他們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美國學者托馬斯·彼得斯和小羅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書中指出“我們研究的所有優秀公司都很清楚他們的主張是什麼,並認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價值準則。事實上,一個公司缺乏明確的價值準則或價值觀念不正確,我們則懷疑它是否有可能獲得經營上的成功。”

  2.企業目標的指引

  企業目標代表著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正確的目標就等於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業文化會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去制立企業的發展目標,這種目標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企業員工就是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範來實現。

  1.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

  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職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

  2.道德規範的約束

  道德規範是從倫理關係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範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同仁堂藥店“濟世養生、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道德規範約束著全體員工必須嚴格按工藝規程操作,嚴格質量管理,嚴格執行紀律。

  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造成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了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這時,“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成為職工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愛廠如家”就會變成他們的實際行動。

  激勵功能

  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援。特別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職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對企業職工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特別是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成功,在社會上產生影響時,企業職工會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調適功能

  調適就是調整和適應。企業各部門之間、職工之間,由於各種原因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解決這些矛盾需要各自進行自我調節;企業與環境、與顧客、與企業、與國家、與社會之間都會存在不協調、不適應之處,這也需要進行調整和適應。企業哲學和企業道德規範使經營者和普通員工能科學地處理這些矛盾,自覺地約束自己。完美的企業形象就是進行這些調節的結果。調適功能實際也是企業能動作用的一種表現。

  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關係到企業的公眾形象、公眾態度、公眾輿論和品牌美譽度。企業文化不僅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企業員工產生影響,它也能通過傳播媒體,公共關係活動等各種渠道對社會產生影響,向社會輻射。企業文化的傳播對樹立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有很大幫助,優秀的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