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野豬仔的成活率

  不少野豬養殖戶總是苦惱野豬仔成活率低,那麼今天小編就整理了提高野豬仔的成活率的方法,希望對廣大野豬養殖戶有所幫助。

  提高野豬仔的成活率的方法:

  1、從產房抓起,進入產房母野豬必須全身淋浴消毒,產房用火焰消毒,確保母豬進入產房有個乾淨、舒適的環境。

  2、產前3天用平安混感10毫升1針保健,產後用頭孢噻呋鈉+魚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三天。

  3、做好仔豬接產工作,預防臍帶發炎用頭孢噻呋按說明使用直用3~4天。

  4、搞好母豬護理,只有母豬管理好才能不便仔豬拉稀生長更快,合理給予全價營養且易消化飼料,增加青飼料及多汁飼料。

  5、做好仔豬保溫是防止腹瀉、咳嗽的關鍵,因此地板要墊木板加紅外線保溫燈,以保證動物精神好、活躍。

  6、加強飼養人員的專業培訓:飼養人員應認真細心觀察毛色、呼吸、精神狀況、吃食是否正常,一經發現立即治療,成本最低、效果最好,一般治癒率達95%以上。

  7、疫苗使用操作合理,用法、用量準確。仔豬出生3日齡用偽狂犬滴鼻,30日後斷奶後肌肉注射瘟細胞7頭份,母豬25頭份。斷奶期間飼料增加奶粉200克,每天2次,自由採食、自由飲水,保持室內乾淨、乾燥,飼料中增加適口性的紅糖、抗生素預防拉稀。10天后轉至斷奶仔豬欄舍。60天做偽狂犬、豬瘟二免。

  以上就是對野豬養殖技術中,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方法的介紹,以上內容都是筆者根據多方經驗總結而來的,希望對廣大養殖戶有所幫助。

  野豬仔斷奶

  仔野豬斷奶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一次性斷奶和過渡斷奶。

  一次性斷奶

  一次性斷乳,也稱果斷斷奶法。當仔野豬達到預定的斷奶日齡時,斷然將母野豬與仔豬分開,一次性斷奶。

  由於突然改變生活環境和營養供給方式,常會引起仔野豬消化不良,精神不安,生長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大多數仔野豬有體重下降的現象。同時母豬突然失去仔豬吃奶,乳房脹疼,容易引起乳房炎。

  這種斷奶方法對母野豬或仔野豬都有較大的應激,但這種斷奶方法方便利索,操作簡單,適應於工廠化養殖。為了減少對母野豬的不利影響,應在斷奶前2~3天減少母野豬的飼料喂量。為了減少斷奶對仔野豬的應激,仔野豬斷奶後也不要馬上換圈,應該在原圈飼養3~5天后再轉圈。

  過渡斷奶

  過渡斷奶是逐漸減少每天對仔野豬的哺育次數。這種斷奶法必須設定補料單圈,仔野豬和母野豬隔開飼養。

  以45天斷奶仔野豬為例,35日齡後隔離飼養。第一、第二天哺育6次;第三、四天哺育5次;第五、六天哺育4次;第七天哺育3次;第八天哺育2次;第九、十天每天一次,第十一天完全斷奶。

  這種斷奶方法雖然增加了飼養人員的工作量,但長達10天的斷奶期使母野豬和仔野豬都能順利度過斷奶關。減少了母、仔野豬的應激。對防止仔野豬拉稀和母豬乳房炎都有很好的效果。

  野豬簡介

  野豬***學名Sus scrofa***又稱山豬,豬屬動物。野豬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亞種間和亞種核心型都有一些差異,染色體數***2n***在36~38之間,如西歐野豬2n=36或37,日本野豬2n=38,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可以生育後代,它們廣為分佈在世界上,不過由於人類獵殺與生存環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數量已急劇減少,並已經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一般的野豬群有2-3只母豬與一群幼豬,公豬隻在發情期才會加入豬群。

  現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也是於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野豬不僅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得多,體重亦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