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是什麼原因

  乳糜尿是因乳糜液逆流進入尿中所致,外觀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那麼,?乳糜尿的發生機制是什麼?乳糜尿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乳糜尿病因可分為兩類,即由寄生蟲引起和非寄生蟲引起,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 絲蟲病:絲蟲寄生使廣泛的腹部淋巴道或胸導管阻塞,長期乳糜尿因大量營養物質丟失而有明顯的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等。乳糜尿阻塞輸尿管可引起腎絞痛,凝塊阻塞膀胱出口,可致尿瀦留。乳糜尿易合併泌尿系感染而出現乳糜膿尿和膀胱刺激症狀。

  2. 腹腔結核:廣泛性腹腔結核累及腹部淋巴管可引起乳糜尿,但臨床較少見。

  3. 腫瘤:原發於腹腔、腹膜後,縱隔等部位的腫瘤或轉移瘤,可壓迫或侵犯腹腔淋巴系統或胸導管產生乳糜尿,臨床上很少見。

  4. 創傷:胸腹部創傷或手術損傷胸導管或腹腔淋巴管引起。

  5. 其他:胸導管,先天畸形、廣泛淋巴管發育不全,腹部無功能的巨淋巴管畸形等,甚為罕見,國外亦有少數報道腎盂腎炎可併發乳糜尿,妊娠、包蟲病、瘧疾等也有引起乳糜尿者。

  乳糜尿的發生機制

  1. 腹部廣泛淋巴道阻塞:正常從腸道吸收的乳糜液經腸幹淋巴管達腹主動脈前淋巴結而至乳糜池。腸幹淋巴管或腹主動脈前淋巴管阻塞時,乳糜液不能進入乳糜池,而通過腹主動脈前淋巴結與腹主動脈旁淋巴結之間的通路,流入腰幹淋巴管而入乳糜池,若腰幹淋巴管亦有阻塞,乳糜液則逆流入泌尿系淋巴管,使其內壓升高、曲張,最終破裂產生乳糜尿。

  2. 胸導管阻塞:當胸導管下端阻塞,則乳糜池內壓升高,乳糜液經腰幹淋巴管返流至泌尿系淋巴管,使其內壓不斷增加,終至破裂形成乳糜尿。

  3. 淋巴系動力學改變:較粗淋巴管內的瓣膜結構破壞,失去生理功能,逆向流動的淋巴液在泌尿系淋巴管壁等薄弱處進入尿路,產生乳糜尿。

  乳糜尿治療方法

  1、保守療法

  因乳糜尿發作有較高的自然緩解率,部分患者無須特殊處理也能自行停止。發作期間應臥床休息,忌食脂肪油類食物和劇烈活動,多飲水;還可服用中短碳鏈脂肪酸甘油三酸酯合成品如中鏈油***MCT***代替普通食用油脂,MCT成人用量為:4~5g,3次/d,1個月為1療程,可連服2~3療程。

  2、針對病原的治療

  對外周血或尿中查到微絲蚴者,首先應施行殺蟲療法,特效藥物為枸櫞酸乙胺嗪***海群生***,一般採用中程療法;血陽性者可連服3個療程,大部分病人轉為陰性。

  3、腎盂灌注療法

  應用0.1%~0.5%硝酸銀或12.5%碘化鈉液10ml緩慢灌注腎盂,用刺激***液促使乳糜瘻口閉合,每2~3天至1周灌注1次,方法較簡便,但在一定時間後易於復發;另在局麻下灌注時如壓力太大,患者可能出現術側腰部劇痛、甚至休克。腎盂灌注療法存在危險性,魯功成等曾在兔腎盂灌注實驗中發現灌注液***過氧化氫、亞甲藍***過多、灌注較快而進入靜脈,甚至右心。

  4、體外衝擊波治療

  有人在利用體外衝擊波治療腎結石患者時,偶然發現該患者近20年的乳糜尿竟痊癒了。受此啟發,他們對113例乳糜尿患者進行體外衝擊波治療,隨訪5年至9年5個月,107例治癒***94.7%***。其機制未明,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5、手術治療

  早期採用腎切除術、腎被膜剝脫術、胸導管-半奇靜脈吻合術等,因手術設計缺乏理論依據或不合理,且破壞大,療效差,目前均已廢棄。同時須注意,評價某種術式的效果,應考慮到乳糜尿間歇發作和較高自然緩解率的特點,如無長期隨訪,很難判斷某術式確切療效。

  ***1***腎蒂淋巴管結紮***或剝脫***術:

  手術方法:遊離腎蒂淋巴管、脂肪、結締組織,切除2~3cm,兩斷端分別結紮。手術難度和損傷均較大,術中可能損傷腎蒂血管或引起腎動脈痙攣,導致腎缺血、出血,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若能正確施行,則療效較佳。一組231例腎蒂淋巴管結紮術,其中30例同時做了腰幹淋巴管-精索內***卵巢***靜脈吻合術,近期痊癒98.5%,遠期痊癒94.25%,分流與否,其近期、遠期效果相同。在術後淋巴造影證明,手術已阻斷了淋巴液向腎內逆流的通路,同時由於減輕了乳糜液的橫向流注,其近側端淋巴管曲張與胸導管的引流都有所改善。由於乳糜尿雙側較多見,因此術後復發可能是有多種原因,如淋巴造影證實為術側復發,系因淋巴管結紮不徹底或淋巴管側支迴圈建立,阻塞處再通;如為對側復發,可能是乳糜尿為雙側發病或術前定位有誤。

  ***2***淤積淋巴液分流術:

  乳糜尿系腹膜後淋巴管無張力性擴張、淋巴迴圈動力學改變的結果,將淤滯淋巴液自廣泛無張力性擴張且內壓升高的淋巴管,直接注入壓力較低的靜脈中。決定手術的關鍵是淋巴管與欲吻合的靜脈間的壓力差。該方法近期療效好,但遠期療效一般,主要原因是:淋巴液流量小、流速慢、黏稠度高,淋巴管相對細小,吻合口引流不暢或阻塞。

  ①腰幹淋巴管-精索內***卵巢***靜脈吻合術:

  吻合方式有端端***腰幹淋巴管下端對靜脈近心端***或端側***淋巴管側壁對靜脈近心斷端***或套接吻合術***淋巴管團簇側壁剪一洞口,與靜脈截斷面套接吻合***。一組30例手術長期隨訪病例中,單純行吻合術16例,痊癒15例。但此種手術切口與暴露都較困難,損傷也較重。

  ②精索淋巴管-精索靜脈吻合術:

  該術式經腹股溝切口,將精索淋巴管與精索靜脈端端吻合,至少吻合2~3支。一組56例男性患者,30例行單側、26例行雙側吻合,54例得到6個月至4年3個月隨訪,乳糜尿消失50例***92.6%***。一般選擇病程長、病情重的男性患者,因這種病例精索淋巴管擴張明顯,手術效果較好。

  ③盆腔內擴張淋巴管-腹壁下靜脈吻合術:

  該術式採用下腹正中切口,將髂血管附近擴張的淋巴管1~2根與腹壁下靜脈端端吻合。在淋巴造影中,約有10%的乳糜尿患者有盆腔淋巴管擴張,採用該術式有其理論依據;但此類病例較少,其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以上3種淋巴液分流術都需要在顯微鏡下操作,術者操作技術的嫻熟程度、術中欲吻合淋巴管和靜脈的正確選擇,關係到手術的成敗和治療效果。

  ④腹股溝淺淋巴結-大隱靜脈吻合術:

  手術要點:採用腹股溝直切口,選擇靠近大隱靜脈及其屬支的質韌淋巴結,僅分離淋巴結靠近靜脈一極並剪去,在無張力情況下將淋巴竇與鄰近大隱靜脈或其分支做端側吻合,不結紮、切斷靜脈;兩側共吻合3~4個淋巴結。作者5年內應用此方法治療了32例乳糜尿患者,30例得到5個月至4年7個月的隨訪,術後1年尿乳糜試驗陰性82.61%,術後3年以上尿乳糜試驗陰性75%;對1例手術成功患者***術後半年***行淋巴造影、電視動態觀察:見造影劑經吻合的淋巴結、呈串珠樣進入大隱靜脈;而1例2年後復發者,造影提示吻合口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