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楊梅苗的成活率

  楊梅是我國亞熱帶的一種生態林、經濟林良種,近年來在我國南方及部分西部地區發展很快,但各地引種的楊梅苗普遍成活率不高,投產遲。若要提高楊梅栽植成活率,關鍵技術還是定植。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楊梅樹苗提高成活率的方法。

  提高楊梅樹苗的成活率:定植園地

  楊梅耐陰喜溼,一般年均氣溫15-21℃,最低氣溫-8℃以上,年降雨量不少於1000毫米的地區,均可進行栽培。

  楊梅最適宜在海拔500米以下,山上長有蕨類、杜鵑等指標植物,不積水,較陰溼的山坡地栽培。

  提高楊梅樹苗的成活率:定植時間

  楊梅是常綠果樹,我國南方各地應在春季的2-3月份,冰凍期過後,楊梅開始萌芽前定植,並且以選擇陰天或小雨天定植為好。

  提高楊梅樹苗的成活率:定植穴

  種植前先挖好定植穴,挖穴宜在冬季進行,高等線上挖成魚鱗坑,大小1米見方,深0.8米;表土和心土宜分開,以便填土時分層利用。

  施足基肥,每穴施廄肥25千克***或菜餅3千克***和焦泥灰10-15千克,再加過磷酸鈣0.5千克,於種植時和土拌勻施入;定植時避免根系與肥料接觸。魚鱗坑周圍的雜草和樹木不宜立即去掉,待苗成活後再把高大的樹砍去。

  提高楊梅樹苗的成活率:定植壯苗

  選擇粗壯、帶數個分枝、無傷根的一級苗木,定植前,剪去苗木嫁介面以上1/3葉片,減少水分蒸發,以利成活和成活後生長。

  提高楊梅樹苗的成活率:定植方法

  為提高成活率,種植時宜深不宜淺,特別是秋旱比較重的地方。應把砧木上的老接穗全部埋入土下,接穗上新長出的枝葉也至少有3-5片葉埋入土中,以使接穗部分發根。

  如果種淺了,老接穗露出土面,則成活率低,這是種植楊梅成不知的關鍵所在。

  定植前,應剪去全部葉子,留下葉柄,並去掉接穗上的尼龍薄膜。如果有掘傷的根系,應用整枝剪剪平傷口。

  同時,應注意做好定幹工作,介面以上中心幹高度約25釐米為宜。

  定植時,先在肥料上蓋一層15-20釐米厚的表土,這是與根直接接觸的土壤。

  放下苗木,理順根系,分次填入表土,四周踏實,最上面用心土覆蓋到高於地面20-30釐米,然後澆水1-2次,再蓋一層鬆土。

  提高楊梅樹苗的成活率:防旱抗旱

  定植後的第一年,楊梅根系不發達,在7-8月高溫乾旱時,易被旱死,應進行防早抗旱。

  有水源的地方可行灌水或澆水;也可在出梅後***7月***地溼時,覆蓋5-10釐米厚的草於魚鱗坑範圍內,防旱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