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趨勢研究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服務創新 趨勢研究
  論文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讀者的專業化、學科化、網路化等要求促使高校圖書館服務有所創新,文章在分析服務創新的需求和意義基礎上,回顧了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實踐和研究,對未來我國高校圖書館進行服務創新的趨勢進行了研究,認為理念創新、向社會服務、重視技術、走聯盟共享發展道路將是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發展趨勢。  
   
  在當今計算機與網路迅速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的資訊行為與資訊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時刻在改變,以服務為永恆主題的圖書館在服務環境、服務手段、服務需求等皆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圖書館使用者的需求,圖書館需要在服務理念、服務手段、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以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好的為使用者即讀者服務。本文在分析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需求和意義基礎上,通過回顧我國高校圖書館進行服務創新的實踐和研究,認為技術創新、理念創新、向社會開放、聯盟共享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1 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需求與意義 
  1.1 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需求 
  從圖書館事業的歷史發展來看,圖書館主要經歷了古代私人藏書樓和官方藏書樓時期、近代傳統圖書館時期和目前我們正為之努力的現代圖書館時期三個發展時期。[1]圖書館的職能與服務也經歷了從古代藏書樓的極少數人利用資源發展到傳統圖書館時期紙質印刷圖書資料的檢索、借閱和送書上門等服務以及現代圖書館的利用現代資訊科技縮小使用者與資訊之間的時空距離之創新過程,圖書館的發展之路可以說是一條創新之路。因此,順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就就必須在圖書館的管理制度、服務理念、服務手段等方面進行創新,以適應在校師生乃至社會公眾的學習科研需求。 
  從目前整個中圖圖書館界的當代發展看,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和投入加大,加之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全國各系統的圖書館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創新服務、延伸服務成為圖書館提高服務質量、充分體現其價值的發展之路,如在公共圖書館界開展的總分館服務模式、24小時圖書館、流動圖書館等;專業圖書館、科學院系統圖書館開展的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學科化服務等。可以說,新時期,我國圖書館界為了促進圖書館的發展,都在各自的服務領域開拓創新,思考發展之路,作為我國圖書館中堅力量的高校圖書館必須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新之路,以跟上全國圖書館界的發展趨勢。 
  從高校圖書館所處的特殊環境——校園來看,高校是社會知識傳播的核心,人才密集,擁有學科綜合、資料豐富、資訊充分的優勢,在教育方面也注重人才的創新培養,20世紀末我國高校合併、擴招、強校調整以來,圖書館在培養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多空間與時間滿足讀者服務需求、縮短高校畢業生與社會的差距等方面擔當了更多的義不容辭責任和重擔,促使高校圖書館立足這些特殊的背景和環境進行服務創新,以完成新時期社會發展賦予自己的特殊使命和責任。 
  1.2 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影響意義 
  當今資訊時代新鮮事物迅猛發展,任何落後的不能滿足社會進步需求、不圖創新的服務都面臨著被淘汰的窘境。這一時期,我國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的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任何落後的經營觀念、服務做法都會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乃至社會教育起阻礙作用,只有不斷創新理念,利用新技術,切實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要,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切實有效的文獻資訊保障等服務,提高學生的知識才能和資訊檢索等能力,真正發揮其職能,最大限度體現其存在的價值,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才能緊跟時代與社會的發展步伐並獲得長足的發展。 
  2 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實踐與研究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圖書館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現代圖書館時期,這個時期圖書館的館藏更加豐富,經營理念更加先進,讀者的服務要求更加專業化和學科化,高校圖書館還承擔了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重任,這一時期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實踐主要有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技術創新、方式創新等。 
  (1)理念創新。高校圖書館是高校重要的教育服務結構,其服務理念驅動著其為使用者服務的行為和質量,我國高校圖書館因此非常重視理念建設和創新,如“讀者永遠是正確的”、“以人為本”、“使用者至上”、“第二課堂”等就是高校圖書館創新或應用的使用者服務理念。 
  (2)內容創新。高校圖書館服務內容創新是其服務創新的主體,是資訊資源服務的基礎。[2]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內容創新有重視開發網路資訊資源、強化特色資訊服務、開展個性化服務、舉辦培訓和講座、自建資料庫等形式,內容的豐富創新,極大的滿足了讀者的資訊需求,體現了圖書館的存在價值。 
  (3)技術創新。技術要素在圖書館的服務中發揮著核心作用。目前,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資訊描述、標引、分類、儲存、檢索,以及資訊分析、資訊傳播和提供等都是對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與實踐。技術使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時間、空間、方式等有了無限擴大、完善的可能,使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方式發生了就近、快速、個性、互動、一站式、無障礙、無縫連結等諸多變化。[3] 
  (4)方式創新。網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讀者越來越傾向於利用網路的便利條件來獲取所需的資訊,高校圖書館服務方式創新主要有:建立手機圖書館、進行學科化個性化服務、進行網路諮詢與參考服務等。
  我國高校圖書館除了實踐中的服務創新,也注重服務創新學術研究。有學者以所在高校圖書館實際開展的創新服務活動為案例進行實證研究,如劉敏榕、翟金金以福州大學圖書館按照所在學校的學科領域建立開放資源資訊庫和開放資源導航庫為案例,對利用開放存取資源為本地企業提供資訊服務等創新資訊服務進行了實踐探索[4];李麗等則從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在學科諮詢服務改革中首創的IC2學科服務模式出發,探索了高校圖書館學科諮詢服務發展之路。[5]當然也有學者對高校圖書館進行服務創新的原則、理念等進行了理論研究,如郭金萍從理念創新、內容創新及方式創新三個方面對高校圖書館資訊服務創新途徑進行了探討[6 ];汪善建分析了現代高校圖書館資訊服務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了網路資訊文獻服務、建立網路資源導航庫、個性化資訊服務、數字參考諮詢服務、遠端讀者教育等資訊服務創新模式。[7]可以說,這些研究的開展,對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經驗推廣、實踐總結及理論指導都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3 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發展趨勢 
  縱觀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實踐與研究,發現高校圖書館能根據自己面臨的形勢和工作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服務工作,發揮了圖書館的職能特性,在服務觀念、服務模式、資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創新對高校圖書館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引導意義。如何在未來更好的創新出更多更優異的服務之路,則是我們高校圖書館工作者的思考所在,筆者以為,在未來高校圖書館的創新發展主要有以下趨勢: 
  (1)向社會服務。高校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是為所在學校師生提供服務,但隨著知識經濟和終身學習型社會的到來,高校圖書館應該逐漸拓展服務職能和服務範圍。[8]目前,儘管有部分高校實現了為社會服務,但距真正向社會服務還有一定的距離,儘管這種向社會服務僅僅只是自修等有限制的對外開放等服務,絕大部分高校並未實現基本的對外借閱服務,更沒實現在一個局域內與其它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等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的共享模式。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創新服務發展中,向社會服務,如學科專業服務、通借通還等將是其發展趨勢之一,因為只有這樣,高校圖書館才能實現其館間的資源優化配置與共建共享,充分發揮高校資源優勢,以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2)技術是最好的工具。技術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學習方式,人們也越來越習慣用現代先進的技術來獲取資訊,因此,以先進技術為工具進行服務成為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選擇。其實,圖書館是最喜歡也是最能將先進技術應用於業務的服務機構,如圖書館對Web2.0、3G等技術的使用,形成了目前普遍利用技術進行服務的局面,目前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發展迅速的主要有:知識網站設計技術、知識架構、內容視覺化技術、知識發現與挖掘技術、知識本體等技術,手機圖書館、24小時圖書館等技術實踐。但我們也認識到,儘管圖書館在利用技術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但圖書館還缺乏足夠廣泛的技術應用,如目前國內真正實踐利用手機圖書館進行資訊推送、書目導讀的高校圖書館數量並不多,針對這些先進技術的研究也大多隻是以介紹和虛擬的模型構建為主,真正將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檢驗理論的研究並不多,如對雲端計算的熱捧,其實國內到目前還沒有一家圖書館真正應用“雲”來服務。 
  (3)理念是創新的先導。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而理念創新則是一切創新行為產生的基礎和先導。在這個創新系統中,圖書館員是創新的主體,資源則是創新實施的物質基礎,而指引服務進行的則是理念。圖書館學者非常重檢視書館服務理念的培養與創新,如從1876年圖書館學家杜威提出的圖書館讀者服務“三適當”準則,到1931年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五原則”,再到21世紀我國圖書館界達成的“圖書館核心價值觀”與新的“圖書館服務五原則”等,[9]無不折射出圖書館服務理念的創新,創新的理念也在一直指導著圖書館員的工作與創新服務。因此,在以後的發展中,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人才建設,挖掘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新服務理念,為提供高水平的服務獻計獻策。 
  (4)聯盟共享的發展模式。CALIS、部分省市圖書館行業內聯盟如吉林省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與情報部門跨行業聯盟的發展模式讓人們看到了圖書館進行聯盟建設的巨大發展前景,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資源共享更加高度、管理更加規範統一、避免出現資源重複建設、資源更充分利用的共享之路將是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之一。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內容廣泛,需要依靠圖書館員、學校等諸多要素的共同作用來完成。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趨勢研究也不是一兩篇論文可以窮盡的,且我們認為隨著民眾的資訊需求更加個性化和專業化,社會的資訊程度越高,人們對服務機構將有著更高要求,高校圖書館的創新發展趨勢也將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得更加貼近讀者的需求,但本文所研究的技術創新、理念創新、向社會開放及聯盟共享必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 
   
  參考文獻: 
  [1]李奎香.對現代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比較與研究[J].教育與科研,2008,(3).
  [2]熊武金.新時期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2,(5). 
  [3]朱曉.淺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鎮江高專學報,2010,(1). 
  [4]劉敏榕,翟金金.開放存取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創新資訊服務的實踐與啟示——以福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情報雜誌,2009,(12). 
  [5]李麗等.高校圖書館全方位學科諮詢服務創新實踐[J].圖書館建設,2010,(5). 
  [6]郭金萍.淺談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資訊服務創新途徑[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2). 
  [7]汪善建.論高校圖書館資訊服務創新[J].圖書館,2005,(1). 
  [8]張亦學.拓展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和經營職能[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4). 
  [9]曹衝凌.簡述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演變[EB/OL].[200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