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關於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踐分析

  論文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知識管理 實踐 
  論文摘要: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資源的管理和服務部門,將知識管理的實踐、創新和傳播與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流程結合起來,走在推廣和應用知識管理的前沿,對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知識管理是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管理模式,能夠提高組織的員工素質和生產效率,有助於組織的知識創新,培育組織的競爭優勢。圖書館承擔著記錄、儲藏和傳播人類知識的任務,它通過對文獻資訊資源進行收集、處理、儲存,將知識傳遞給需要它們的人,來促進社會知識交流和創新。新的管理模式和知識服務依賴於圖書館對知識管理的引進和實施。 
  一、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充分體現了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特徵:資訊化、柔性化、創新和適應性。知識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對知識的有效管理。管理是對知識有效的識別、獲取、開發、分解、使用、儲存與共享,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構建轉化和共享的途徑,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並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知識經濟的發展。 
  美國資深知識管理專家、經濟學博士約根什·馬爾霍特拉將知識管理定義為:“是當企業面對日益增長的非連續的環境變化時,針對組織的適應性、生存和競爭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種迎合性措施。本質上,它包含了組織的發展程序,並尋求將資訊科技所提供的對資料和資訊的處理能力以及人的發明創造能力這兩方面進行有機的結合。”它完整地概括了知識管理的必要性、目的、內容和手段,揭示了知識管理的實質:人是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管理中最活躍和主動的因素,強調企業員工的創新意識和集體創造力;知識管理以企業內外部的知識共享和協作為基礎;有效的知識管理必須建立在一種新的組織機構之上,要求新的組織形式與之相適應。 
  二、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主要特徵 
  什麼是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圖書館知識管理是指對資訊資源及與資訊資源有關的智力資源所進行的管理,其目的是通過提高圖書館自身的管理效率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益。包括工作內容上的知識管理,又包括組織管理上的知識管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管理在圖書館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是知識經濟時代新的管理模式,具體體現如下:
  人力資源管理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知識經濟體系中最重要的資源是掌握知識的人才,人的智力因素將決定經濟發展的水平。知識經濟時代,全面提高館員的素質和定位人的價值成為圖書館知識管理的重要目標。圖書館將重視館員的職業培訓與終身教育,引導和發揮館員的智慧潛能,把開發館員頭腦中的知識資源作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徑, 
  圖書館知識管理的目標是要推動知識創新。圖書館知識創新管理就是對知識的生產、擴散和轉移及其由相關機構和組織所構成的網路系統的管理。它包括知識的理論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管理與組織創新管理三個方面。
  資訊科技是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工具。現代資訊科技的出現打破了資訊傳遞的時空限制,通過網路可以方便地與世界各地的同行、使用者探討有關問題,現代資訊科技不僅是實現資訊交流和共享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解決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強有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