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分析報告
作為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領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歷經十年探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一: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德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越來越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中學生是未來的主宰。因此,培養合格優秀的中學畢業生是必要的,也是每個教師的職責。作為數學活動的引導者,承擔著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的責任。本文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數學教學;滲透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德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越來越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未來世間的主人。因此,培養合格優秀的中學畢業生是必要的,這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作為一名數學活動組織者的數學老師,要承擔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的責任。在教學活動中授予學生知識、技能,讓學生體會過程與方法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預防學生產生不良的心理。讓學生處在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下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談談個人看法。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學活動一開始,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上高二數學必修5中的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時候,以這樣的一個故事匯入。“古印度有個名叫錫塔的人,專門為國王娛樂發明了國際象棋。棋盤分為64格,這種棋下起來既有趣又奧妙無窮,因而深得國王喜愛,國王因此打算對這位發明者,給予重賞。於是,他就把錫塔叫到跟前,告訴他,他發明的象棋很好,問他想要什麼,無論什麼條件都滿足他。錫塔說他不要任何金銀珠寶,就要小麥。國王問要多少,他說只按這個棋盤的格子賞給他就行了,棋盤的第一個格子放一粒小麥,第二個格子放兩粒小麥,第三個格子放四粒小麥,以後就這樣放下去:每一個格子內都比前一個格子裡的麥粒數增加一倍,直到把64個格子擺滿。國王大喜,就幾粒小麥,於是隨口就答應了。大家想一下,國王能兌現他的諾言嗎?”以這個故事引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我要學的積極情感體驗。
二、營造寬鬆、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
數學學科中的概念抽象,法則生硬,學起來枯燥乏味。許多學生因此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信心,從而導致厭學,甚至會產生其他不良心理。所以,教師有必要在課堂這個特定的學習環境下,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拾起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倡導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可以充分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投入到學習中來,更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作用很大。《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合作探究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具體如何合作學習。我們可以採用多種形式,比如同桌合作學習,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找朋友合作學習等。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種不同的合作學習形式,這樣就能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討論時熱情高,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同時,在合作學習時,採取“發言人”輪流擔任的制度,這樣就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吐露自己的心聲,學習差的學生不再是隻聽學習好的學生侃侃而談,自己也有機會張口說話了。久而久之,無論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學生,都可以在合作學習中熱烈討論,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學習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倡導合作學習,發展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學會用他人的眼光看待問題,學會與同伴,密切交往,熱心互助,真誠相待,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四、教學評價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學習成績的不理想,有多種可能因素。但是,最為主要的因素是能力與努力。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學生的努力、情感、意志、人格、人際交往能力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學生的成敗歸因不同,有的歸因於努力,有的歸因於能力。但是,教育評價學生時,要靈活合理。無論學生是能力有限還是努力不夠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評價中一般將失敗歸因於努力,會有利於維持學生的自信心,並能激發他投入到以後的學習中,以改變目前的境況。但如果評價中將失敗歸因於能力,就會使學生容易放棄努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無助感,變得消極無助,聽天由命。因此,在數學教學評價中要引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歸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五、小結
本人根據個人實踐教學,提出了幾點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課前要精心準備,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匯入,課堂中營造愉快的氛圍,倡導合作學習,在教學評價中注重學生的心理,因人而異。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天職。通過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最終使他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合格公民。基金專案:陝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專案***SGH13095***;陝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專項資金資助專案***2012SETS07***。
參考文獻:
[1]陳苠.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公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張世玲.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33***.
[3]周雪明主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二: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加強了他們在人格和人際關係方面自我改善的意識。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通過教育,使學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諧、完美的發展,更讓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健康地發展。我就語文教學中如何挖掘並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適時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機地結合,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一、營造靈活、和諧的課堂氣氛,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營造和諧氛圍,優化心理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堅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許許多多的衝突,其根源都在於教師不善於與學生交往。”這一精闢見解不僅強調了師生交往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師怎樣才能善於與學生交往。以朋友的身份走進課堂。試想:一位擺著架子,整天板著臉不與學生溝通的教師,怎能讓孩子們沒有心理負擔地與你接觸?又怎會使他們學會與人交往呢?小學生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有限,心理狀態還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會產生心理壓力,這時,就更需要教師做他們的知心人,耐心傾聽他們傾訴,敞開心扉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減輕壓力。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間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髮言必將積極許多,因為他們沒有太多顧慮。他們在語文課上回答問題是完全不拘束的,膽子特別大,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沒有了心理負擔,思考的環境也輕鬆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激勵學生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挖掘教材榜樣,培養健康人格。新教材極為重視人的發展,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把握關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自然地得以滲透。教材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既有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僅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還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靈得到淨化,有利於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引導學生融入情境,盡情宣洩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種消極的心理體驗,此時,人總有表述的慾望,所以說教師要鼓勵學生寫日記和作文,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正面引導和點撥學生,使學生大膽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慮、所憂。要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達到用“我手寫我心”,直抒胸臆,表達情感,從而在作文過程中優化心理素質。小學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爆發。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於色,連蹦帶跳,碰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甚至哭泣。為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把自己的心事傾訴出來。然而這些人不一定就會那麼及時地,隨時隨地地傾聽你的訴說。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設計一些便於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日記和作文題目,例如《老師,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聽我說》、《悄悄話》、《我的心裡話》等。鼓勵學生要在日記和作文中盡情宣洩,講真話,表真情。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和干擾時,及時地在日記中宣洩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體驗,使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充滿朝氣。同時,教師應在每篇日記後寫下自己的看法,用筆和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和溝通,這樣更有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適時進行疏導、教育。
四、結合語文特點,採取靈活滲透方法
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說沒有固定方法。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滲透方法,可以人物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促進學生的心理髮展;可以問題為中心,理論聯絡實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也可以活動為中心,加強心理訓練,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1.情感滲透。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養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從其內容來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自豪感。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內容表現了對祖國的愛,對民族的自豪感和尊嚴感,對社會勞動和公共事務的義務感,對社會集體的榮譽感,對同學的友誼感及國際主義情感等,而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內容。如教材中《萬里長城》、《趙州橋》等課文介紹的都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讓學生為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而驕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主題滲透。主題是文章或作品表現出來的主要思想,包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只要運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來探討主題,就能對學生產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3.人物滲透。人物形象,無論是正面和反面的,只要運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都能對學生產生教育作用。如《將相和》一課,通過討論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人物形象,讓同學們從性格方面來分析人物。同學們對藺相如與廉頗是怎樣的一個人進行探討後,認識到了性格的好壞對人身心健康的利害關係,同時加強了他們在人格和人際關係方面自我改善的意識。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通過教育,使學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諧、完美的發展,更讓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教育對策李曉波; 謝鋼; 沈雪妹; 張世兵江
2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姚本先; 陸璐心理科學200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