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小學生處於心理與身體發育的特殊時期,因此,科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小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摘要: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開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質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而作為完善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那麼作為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發展,形成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忍不拔、勇於戰勝挫折等個性心理品質。
關鍵詞: 小學生 心理障礙 心理健康 健全人格
一、小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現象及原因。
在學校裡,有許多小學生與常人大不一樣,他們表面自尊但內心自卑;願意進取但畏懼困難;有參與意識但參與能力低下;有較強的自我實現慾望但消極的自我實現方式。這些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大都以自我為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滿、不思進取、破罐子摔碎等嚴重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由於不良的社會生活環境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家長過分溺愛。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在家裡被眾星捧月似的寵著護著,“拿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這種學生,在學校自理能力差,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強,但自信心差;喜歡錶揚,但對批評卻接受不了,甚至產生嚴重的挫折心理,厭倦學習,厭倦學校。二是平時的高壓教育。當今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的心理負擔愈加沉重,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壓力日益增大,社會、家庭和學校都存在著功利主義傾向,使學生的學習充滿功利主義。學校以分數和升學衡量學生;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迫切,學生除要完成學校的學習任務外,還要參加眾多的補習班、興趣班、特長班、外語班等學習,整天精神高度緊張,心理疲憊,壓力很大。從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對各種學習,對家長、對學校都有逆反和仇視的心理。三是缺少愛。主要發生在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或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小孩遭受父母離異,心理受到打擊,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方面處理不當,就會使孩子覺得不如別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傷,產生妒忌、不滿、不公平等心理。四是自身缺陷。有個別學生長相不好看或身體殘疾,別人諷刺、挖苦,使他們心理受到傷害,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寬容,產生了羞愧、自卑、不思進取、委屈、失望、說慌、無助、失落、對老師疏遠、逆反心理等心理現象。五是缺乏生存教育。學生對生命的意義、生存的價值認識不清,產生錯位。正是由於這種種原因,使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二、關心愛護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對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多數與關愛、理解、信任等缺乏有關。因此,要搞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師必須對孩子充滿愛心,對學生抱以保護、愛撫、友善、關心、熱情的態度,用關愛的精神去教育心理不平衡、心理被扭曲受傷害的學生,通過心理的安慰、心理引導和心理諮詢給以安撫和解脫。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說教或者心理衛生知識的講解。那麼,老師如何有效地對心理有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呢?
1、創設寬鬆和諧的良好環境
教師和家長在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幫教和矯正其心理失衡時,應首先為他們創造一個適合他們心理成長的良好外部環境,捕捉教育時機,為他們選擇和提供一些可讀性強,又適合其年齡特徵,內容健康的課外書籍,結合重大節日多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平時組織學生觀看健康的影像,組織參觀烈士紀念館,革命先烈紀念地,舉行歌詠會、朗誦會等等,以此來分散和轉移社會不良影響對他們心理的刺激。教師和家長應該放下架子,同學生交朋友談思想,摸清他們心裡的真實想法。只有這樣,矯正他們的不良心理才會見成效。針對這些情況,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創設寬鬆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養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一是建立一個團結互助、和諧友愛的班集體。通過在班上開展互幫互學、互相關愛的活動,讓學生相互深入全面的瞭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愛的同學關係。對有困難有缺點的學生,用平等真誠的態度給予幫助,使他們在學校裡,心情愉快,精神放鬆,以增強其信心,激發其求知慾,鼓舞其勇氣,對困難挫折都能勇敢面對,對他人理解、尊重、寬容,在集體中做一個受歡迎的角色。
二是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採用啟發式和快樂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同時,注意引導和幫助學生逐步克服學習困難,增強其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培養他們相互協作、共同探討的精神。
三是創設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生活環境。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寓教於樂。利用主題隊會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他們喜愛的影視片,講故事,談理想,說未來,選取一些社會角色作模擬表演等,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社會,瞭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遠大的理想與腳踏實地的學習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逐漸克服缺點,自我完善個性。
2、關注差異,用愛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與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我們在教育實踐中發現,絕大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問題,有問題的主要是極個別的,由於多種原因長期造成的。作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就必須認真全面的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有關情況,通過日常的觀察,初步確定出重點的教育物件,在作進一步深入瞭解後,再製定出教育計劃、方案和措施,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和疏導。
結語:總之,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的教育的一項內容和整個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一門全新學科,是心理學理論的技術體現,屬於應用心理理解範疇,是直接服務於人心理健康的一門獨特的理論與技術。現在,農村小學並沒有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主要是班主任與家長及各科任老師共同配合,處處留心學生的心理狀態,發現問題及時展開幫教,用愛溫暖他們,啟發、引導、提高學生對自身調節的自控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幫助他們的心理健康地成長、發展。
篇2
【關 鍵 詞】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方法
【內容提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髮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也在日益橫行,加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的寵愛、社會的寵愛等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增多。其中存在心理異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學生已佔了不小比例,這一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隨之深入開展。因此,心裡健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使他們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當代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是他們受社會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影響,心裡問題已經日漸增多,心裡疾病的學生也已佔了不小的比例。在我的身邊就出現了幾件令人震驚的事件。
四年級的胡某一次沒有完成家庭作業,老師問他原因時,他竟然說沒有聽清楚。老師嚴肅的對他說:“沒有聽清楚,你可以問老師,或者問同學呀,這並不是一個充分的理由。”可是他卻非常的不服氣,認為自己被老師冤枉了,所以被氣的不行,並且與老師發生了衝突。老師只好請來家長一起進行教育。家長到校後問其原因,他不但不說,而且氣憤的對他媽媽說:“我死了,你就不說我了。”胡某的媽媽也很生氣的說:“胡某,如果你想死的話,就去死吧。”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的一句氣話卻真的讓兒子登上了四樓的窗臺,老師在情急之下,迅速的拽回了胡某,這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還有一個12歲的孩子,張某。他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自從父母離異後,他就跟隨父親一起生活,可是父親忙於工作很少管他,這也讓他慢慢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例如不好好學習,和別人打架。有時甚至一天打兩三場架,而且下手特別的狠。其中就有一次,他和別人打了起來,老師問清原因之後知道是因為某位同學和他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而他感覺是在欺負他,於是大打出手。當時也有很多同學說他特別愛罵人,也愛和別人打架。並且老師也從側面瞭解到,他的父親背地裡也在告訴他,如果有人欺負他就往死裡打。
除此之外,如果我們用心觀察,會發現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他們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進取心;有的意志薄弱,沒有自制力,膽小怕事;還有的沉默寡言,做事沒有信心,心理欠缺,懷疑同學看不起他,別人在一起說笑,他懷疑在譏諷他,議論他。等等這樣的事情不能不令我們為之擔憂。因此,我們要從小抓起,從啟蒙教育階段抓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各種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必要,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出生後,首先接觸並受其影響的就是家庭環境。在孩子的發展歷程中,家庭環境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品質都或多或少的烙著家庭的印記。一個和睦、溫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家庭,可能鑄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則極有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彌補的創傷。因此,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也對孩子的父母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應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須嚴格要求,決不能失信於孩子;此外還要求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能過於順從溺愛,也不能過於嚴厲甚至專制,要有民主的作風。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驕橫、煩燥、抑鬱的心理,造成心理壓力過大,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一般情況下,家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學校教育則是有意識、有計劃的。因此在學校教育這一方面應做到面面俱到。
一學校內部心理環境建設
1、校園主環境建設。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環境建設,主環境建設是學校心理建設的首要任務。學校主環境,應以嶄新面貌出現,儘可能地體現“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為花園式的大教室,讓池塘、名花異草、茂林修竹、綠色草坪也成為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
2、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係的目的,改善學生心理環境。
3、學校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四風”建設。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心理環境中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良好的校風校貌也能為學校綜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4、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學校可以聯合居委會等社群基層組織,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教師是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尊重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因此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進行深入開展。針對不同的年紀進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低年級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種遊戲。有入學時的“自我介紹”遊戲,內容雖然簡單卻能幫助孩子學會介紹自己,瞭解別人,有利於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還有“鏡中的我”遊戲,通過學生自己照鏡子,學會自我觀察、自我描繪,進行自我評價;“文明用語”遊戲,通過學生的表演,使學生學會日常文明用語,無形中規範了孩子的日常行為;“稱讚”遊戲,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稱讚,使學生明白,應當看到別人的優點和特長,知道稱讚別人,懂得尊重別人,從而使他們的情感交流及社會適應能力得到鍛鍊。種種遊戲都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道德修養、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確立學習的榜樣。
高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則體現出方法的多樣性,除了上述一些必要的遊戲、活動外,增加了閱讀材料、心理問答、談心、交流等內容。比如,在學生答卷時發現焦慮的不良心理,為了讓學生掌握調節、緩解焦慮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答卷情況,介紹一些好的方法,象“意識調節法”、“注意轉移法”等等,也可以組織這方面較好的學生介紹經驗。等等方法都可以在建立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彌補了低年級遊戲活動的缺點。
總之,小學階段是人生長髮育初期,這一時期也受到了社會的重視,學校教育也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為了讓學生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學校各科老師應該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篇3
摘要: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要,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學校、家庭和學生自我教育三條途徑進行。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原則 途徑
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年上漲,而孩子又是每一個家庭的心肝寶貝,所以在物質生活方面,可以說孩子都不會受到委屈,但是心理健康卻存在各方面的問題。我是小學的一名心理健康老師,在和孩子打交道的時候,發現他們有各方面的問題。有些孩子自私、冷酷,心裡只有自己;有些孩子自卑沒有自信;有的內向自閉;有的行為習慣相當差;有的受挫能力相當差;還有一些孩子孤僻、沒有朋友,一大部分孩子總希望別人怎麼做 ,從不想自己該怎麼做。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面對這群孩子的種種問題,心裡真的很擔心,祖國未來的棟樑怎麼能夠在幼小的心裡和成長的路上經歷這些坎坷?他們成長不健康,不快樂!由此我自己也在反思,作為我,一位小學的健康教育老師,對於孩子們存在的這些問題,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更加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路上遇到的種種問題,對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全面的輔導,使每孩子都順利渡過成長的快樂旅程!尤其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更加努力,更加關注,也因此對小學生健康教育問題作出如下分析: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
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1、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發展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是假設小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矯正問題。在平日的 工作當中,時刻就在關注著每個孩子,與同學們經常聊天,一起參加遊戲活動,以便更加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思想需求;每學期4-5次健康講座對全校孩子們進行教育和引導,使其在各方面規範自己的言和行,還定期更換宣傳欄,通過各方面的知識對孩子進行教育,利用班隊課對 不同階段的孩子進行不同的心理教育和疏導,孩子們也把我當成了 知心朋友,遇到問題都樂意和我溝通、求助,當然我也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使祖國花朵朵朵綻放!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寬容。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老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問題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時機的問題。就比如說我自己的孩子吧,每次考試過後很緊張,擔心分數不理想,怕老師和我們批評,或者覺得很丟臉,開始我還沒有引起重視,後來發現她的 心理負擔越發加重,於是我就對她進行疏導,告訴她考試只是一個小小的檢驗,對於分數不理想的時候,也總是很寬容地對待,沒有對其大吵大罵,是和她一起分析原因,總結錯誤,還時時鼓勵她,說能力比分數重要,只要有進步就好,還和她一起去野外運動放鬆放鬆,久而久之,她也就沒有這些顧慮了 ,恰恰考試的分數卻很理想。我想寬容的對孩子肯定會促進心理健康。
3、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保密的原則。小學生心理較脆弱,對涉及孩子的隱私,心理輔導教師應有保密意識,以取得孩子信任、保護孩子心靈。這學期學校開運動會,孩子們大都熱熱鬧鬧去操場開運動會。結果一個孩子留在了教室,這也是我一個親戚的孩子,因為這個原因,該班班主任把孩子送到了我這裡。原來他留在教室是悄悄翻同學的書包,去偷東西。我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頓,狠狠罵他一頓。恰好這時辦公室又來了許多孩子,大家看到這個耷拉著腦袋的同學,紛紛問他怎麼啦。我趕緊說沒什麼,等其他同學都走了,我才對這個孩子進行教育。我給他列舉了許多例子。最後和他約定,只要他不再犯,我就替他保密,孩子很感激我在同學面前替他保密,保證說不會有下一次。在後來的日子,這個孩子果然沒犯相同的錯誤了。
4、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持續的原則。隨著孩子的成長,其生活狀況在發生改變,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遭遇的煩惱、失敗、挫折、打擊,如何應對?心理健康教育應伴隨孩子成長的漫長曆程。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更加重視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也要不斷的學習心理知識,貼近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熱心幫助他們解決成長路上的種種困惑,讓每個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都是積極快樂的!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經歷的途徑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學校、家庭和學生自我教育三條途徑進行: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採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
2、 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物件,也接受學生的主動諮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需要專業化,老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老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環境佈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彷彿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
3、 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入。個案的物件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物件,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老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採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老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物件。個案教育一定要做好記錄,儘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4、 測試與矯治。採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後找出存在的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採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設計心理調查表。測試的資料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資料都不可全信,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資料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現的問題,分別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樂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展。
5、 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心理健康教育試點班嘗試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試點班取得經驗以後,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全校開設。老師根據各班的不同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二、家庭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驗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後要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堅持不懈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2、 幼稚的心靈更需要關心。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要傾聽孩子說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說話,讓孩子聽話。在學校裡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主要也就是老師說,小學生說話的機會相對少,說心理話的機會更少了。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理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鼓勵孩子多說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
3、 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則寡愛。學校提倡多鼓勵、表揚學生。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快樂的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4、 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學校組織的學生社會實踐和郊遊是集體活動,不能替代學生個體的社會活動,家庭教育要鼓勵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放學後讓孩子在開放的空間盡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讓孩子在藍天下草地上,晒太陽,弄一身泥,親近大自然。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為他人服務的行為與愛心,體驗不同的學校角色、家庭角色、社會角色,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完善人格。
三、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 學會放鬆。要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
2、 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裡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物件,如心理諮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3、 學習寫日記或週記。小學生要學習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祕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已。
總之,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目標是奠定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當然,對於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個人的責任,更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為構建和諧社會創設平安社會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想只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小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重視他們的內心世界,就一定會培育出他們的健康心理。